本篇文章531字,读完约1分钟
新华社合肥6月19日电(记者徐海涛、董瑞峰)中国科技大学潘剑伟、袁振生教授首次实现了光学晶格中1250对高保真原子的同步制备。这是超冷原子量子计算和模拟的一个重要进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19日在网上公布了这一成果。
记者从中国科技大学了解到,基于上述进展,研究小组将连接几对纠缠原子,制备几十到几百个原子比特的纠缠态,用于进一步的量子计算和模拟研究。
量子计算和模拟被认为是未来促进高速信息处理的颠覆性技术。实现量子纠缠的比特越多,量子计算的能力就越强。实现大规模纠缠态的常用方法是成对制备大量的纠缠粒子对,然后将它们横向和纵向连接,形成多粒子纠缠,使它们整体移动,形成多比特纠缠态。
近十年来,国际科学界研究了许多技术路线,光学点阵超冷原子钻头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技术路线之一。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多年来与海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解决基于超冷原子光学晶格的可伸缩量子信息处理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最近,他们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冷机制“利用交错晶格结构将处于绝缘状态的冷原子浸泡到超流态”,并通过实验实现了这一制冷过程。制冷后,系统的熵减少到1/65。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2位高速纠缠门,获得了1250对纠缠原子,纠缠保真度为99.3%。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我国学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计算和模拟研究中取得突破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1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