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7字,读完约4分钟

年底时,辛勤工作一年的贫困家庭会有什么收获?贫困村的工业发展如何?带着疑问,笔者走进了金街镇万和村的农家大院,听着贫困家庭和驻地干部认真计算“贫困账户”。

贫困家庭的“经济账户”

“万和村位于沙滩地区。过去基础设施落后,工业薄弱,发展落后。村民们主要以种植玉米为生,他们广泛种植玉米,但收获很少。但今年,我们村变得富有了,村民们也变得富有了。”市委书记一开始就暴跳如雷。

村民李俊明听了作者的意图后,张开手指算了算:“光伏红利5800元,公益性岗位7200元,最低生活保障每月2040元。加上养殖收入,今年总共将有5万元。”数着自己的“经济账户”,李俊明笑了。对他来说,今天的生活就像一场梦。

2012年,李俊明外出工作时受伤,并有六处骨折。经过几次治疗后,她仍然患有残疾,并被确定为二级残疾。我的儿子患有精神疾病,他的日常开支主要依靠他和他的妻子务农。这种转变发生在2017年,当时李俊明一家被列为贫困家庭。考虑到他家庭的情况,常驻团队为他的家庭制定了一个工业发展计划,建造了一个新的羊圈来引进绵羊,在光伏产业中取得了股份,申请了一个公益职位,并建造了一所新房子。2018年,李俊明一家挣了大约3万元,所以他们脱下了贫穷的帽子。

算上农舍里的“扶贫账户”

尽管有好的政策,但李俊明并没有躺在温床上。他积极研究农业技术,扩大养殖规模。“现在我家有30多只羊。今年,只有务农才能挣到2万多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使李俊明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他说:“今年我们必须买鱼来庆祝新年。已经一年多了,更快乐的一天还在后头。”

万和村的“振兴账户”

村民们完全依靠工业带迅速致富。万和村的村庄账户是一个“工业振兴账户”。

“我第一次来村子的时候,村子里的土地很分散,利用率很低。村庄的面貌也很差,许多房子都很旧,大多数村民选择外出工作。”这是第一书记刘强初来万和村时看到的。

啃骨头越难,就越需要咀嚼。万和村不仅要“脱贫”,还要“振兴”!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产业,而常驻团队为万和村设定了这样的目标。

2017年10月,该村开始实施土地流转,将村内5500多亩耕地转让给村集体,并通过改良土壤和开垦荒地来改善土壤质量和缩小土地类型差异。之后,在保持农民原有承包数量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一户一场”的原则,对改良耕地进行再分配,将“零星种植”改为“连片大面积种植”,提高机械化效率,增加作物产量。整理后剩余的600亩土地出租给大的粮食种植者和新的商业实体,租金计入村集体收入。村民不仅可以分享土地经营权的红利,还可以在基地工作增加收入。

算上农舍里的“扶贫账户”

2018年5月,该村新建了一座光伏扶贫电站。与此同时,大规模种植油葵发展集体经济,并建立了自己的榨油厂。“过去,我们种植的玉米每亩利润不到1000元。种植油葵后,每亩利润可达2000-3000元。村民米爱琴告诉提交人。

“现在,村里贫困户的收入渠道也很丰富,主要包括退耕还林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农民工分红和村集体经济。2018年,万和村摆脱了贫困,摘下了帽子;2019年,该村的贫困人口减少到12户17人,贫困发生率减少到1.1%。”刘强说道。

包满堂表示,下一步,将在该村新建两个大棚,发展果蔬种植,并利用贡博海等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型乡村旅游,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从实现扶贫到振兴农村,一步一步的措施将使万和村的环境变得更好,资源将得到生存,收入将增加...

神木市的“民生账户”

扶贫是最大的生计,振兴万和村离不开强有力的产业扶贫政策。按照“抓特色、享受补贴、循环利用、扩大规模”的思路,神木鼓励贫困家庭依托城市资源禀赋,发展适度规模的循环农业模式,并对贫困家庭实施产业扶贫“三补一奖”的补贴政策,鼓励贫困劳动力家庭因地制宜发展养殖“生态位产业”。到目前为止,神木市24个贫困村都建立了村集体产业,其中包括12个农场、8000亩山地苹果、1170亩杂果园和211亩大棚蔬菜。有1,680个家庭和3,901人在扶贫。

算上农舍里的“扶贫账户”

真正的工业扶贫措施不仅扩大了群众的口袋,也凝聚了他们共同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力量。目前,神木市2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8079户18338人脱贫。(牛)

纪爱玲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算上农舍里的“扶贫账户”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