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不再“用尺量到底”——中国农业科学院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有效性综述
新华社记者董军
"如何缩小与国外玉米产量的差距?"
"如何有效保护野生稻资源?"
"你开发的高通量基因分型平台有多准确?"
……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举办了一次科研人才成果评比活动。台上,三年前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评估录用的19名研究人员和2名“青年人才”依次介绍了他们的成果;台下,评委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与我们的专家一起,不时地向他们提问,并逐一打分。
评分标准已经从传统的论文、职称、教育背景、奖项等发生了变化。而是根据不同研究者的不同研究情况进行分类和评价。这是为什么?
“农业科研工作具有周期长、量化指标少、公益性强的特点,很难对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鲁祥说。
例如,从事资源保护和功能挖掘等基础研究的人员很难写出具有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并获得重大奖项,传统的评价标准也不能涵盖科技支撑产业的要求。说白了,即使农民从中受益匪浅,传统的科研人员评价体系也很难反映这一点。
玉米栽培技术专家研究员是“记者”之一。他深有感触:“高水平的栽培技术论文很难发表,这是影响收入和科研经费的主要因素。缺乏技术推广的量化评估指标,但如果不把结果推广到生产中去,这项研究就是“跛脚鸭”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了"农业人才计划",改变了以往"用尺量到底"的评价机制,推进了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的分类评价,尤其注重绩效贡献和发展潜力。这些人才在参加考试时可以优先考虑他们擅长什么。
当李被评为学院“一流人才”时,他选择了技术推广区域、培训示范次数、科普效果作为评价标准。去年,李下乡150天左右,进行了58次培训,这在他以前是无法想象的。李也把这项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研究团队开发的玉米密植机械收获技术已在全国约10%的玉米种植面积上得到应用,并被评为去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推广的十大新技术之一。“现在它不去乡下了。”他说。
作为新引进的人才,李良三年内都不用参加考试。他曾是国际知名种子公司中国大田作物研究与开发的主管。今年,他作为“年轻人才”被介绍到研究所,并成为一名研究小组组长。过去,如果没有论文和奖项等“硬杠杆”,他不可能进入农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然而,李良丰富的育种经验、研究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正是国内育种界所需要的。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1位院士和一批顶尖的农业科学家在60多年的历程中产生了。但是,近几年的人才形势仍然让刘鲁祥感到一种危机感。“未来三至五年将是整个学院新老人才的密集期。培养具有农业、农村、农民情怀,熟悉农业生产需要的青年人才,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说。
按照刘鲁祥的说法,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证件、资格或帽子。在全院实施“农业人才计划”的基础上,科技学院结合学科特点,进一步进行了更加精细化的人才分类选拔和评价,在薪酬、科研条件、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加大了倾斜力度。该研究所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以改善年轻研究人员的收入和待遇,并向已工作五年的年轻研究人员提供额外的每月补贴。
目前,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基础分析、育种技术创新、主要品种的创制、推广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并用自己的实践在地球上写论文。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中国农科院分类评价人才机制成效综述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3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