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8字,读完约2分钟

不久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在创新排名方面,德国改变了前几年未能进入前三名的局面,被评为世界上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这一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多年来使用的评价标准的修订,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重新定义。

在以数字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创新的概念包含了更多的新元素和不同的权重。在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中,创新能力已经从之前的7个评判因素扩大到3个主要项目和10个次要项目。与R&D的投资、研究机构的质量、专利论文的数量等传统考虑相比,这份报告更注重创新的商业实现能力,这正是德国的优势所在。

众所周知,德国是一个领先的制造大国,也是工业4.0概念的支持者。在制造业,特别是在智能制造领域,有大量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其产品和创新能力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这也是“德国式创新”的核心力量。在德国看来,专注于制造业的创新是基础。在这样的土壤里,德国不是互联网创新的领导者,也没有像脸书和谷歌这样的高科技明星企业。人们仍然使用大量现金和纸质信件。这一现象导致其创新能力经常被低估。

“德式创新”着眼制造业

不断变化的评估标准将原本低调的“德国创新”推向了舞台。这种低调务实的态度非常符合德国的民族性格和经济战略。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德国企业正面临着全球竞争,创新更注重提高制造质量,而不是创造概念或金融套利。这也是许多德国企业的生存之道,专注于他们熟知的领域和市场,在R&D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升级。

因此,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用产品实现创新目标,成为“德国创新”的一个突出特征。因此,创新活动可以迅速转化为市场利润,进一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模式甚至在发达国家也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发挥企业的自主性,德国政府还投入了大量精力帮助企业应对时代的巨大变化,着眼未来。早在2006年,德国政府就将推进“高科技战略”作为国家意志。根据最新战略,提出了六个优先领域:数字经济与社会、可持续经济与能源、创新工作环境、健康生活、智能交通和公民安全。

这些领域也是德国创新的挑战和不足,尤其是数字经济。同样在上述报告中,德国在国家数字化能力方面仅排在第16位,移动宽带和高速光纤的普及率在世界上超过50。由于德国在自主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比较保守,中小企业对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缺乏敏感性和转化能力。为此,德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中小企业创新支持项目,通过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应对数字化、全球化和价值链重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德式创新”着眼制造业

不难看出,德国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并且始终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和及时的反应,这可能是德国能够始终保持竞争力的秘诀。

《人民日报》(2019年1月11日,第16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德式创新”着眼制造业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3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