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9字,读完约3分钟

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赵)记者从国防科技局和国家航天局获悉,中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13日在轨交付并正式投入使用。第13颗卫星投入使用后,将被列入“中兴”卫星系列,命名为“中兴16号”卫星。

实践13号卫星突破了制约我国航天技术跨越式发展的诸多瓶颈技术,在轨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航天强国”和“宽带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被视为我国技术实验、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成功结合的典范。

在该领域创造多项“第一”

石坚13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轨道技术测试卫星。2017年4月1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轨测试期间,成功完成了平台技术和负载技术、高效热控技术、锂离子电池技术、电力推进技术、高轨激光通信系统和ka波段宽带通信负载系统等11个测试项目。

13号卫星的实践创造了许多中国和世界通信卫星的“第一”

――中国通信卫星首次应用ka波段宽带技术,通信总容量为20千兆位/秒,超过了中国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的总容量,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进入了高通量时代。

——全球首次开展高轨道卫星与地面双向激光通信实验,最高速率达到5gbps,表明中国在空之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前沿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

――我国高轨道长寿命通信卫星首次在工程上应用了地球传感器、ka波段宽带接收机等国产产品,改变了相关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实现了卫星关键核心单机的自主控制。

――首次在中国卫星上部署电力推进子系统,完成全寿命周期的轨道定位定点工作,推动中国卫星平台技术全面进入电力推进时代。

“宽带中国”的重要力量

实践:第13颗卫星主要为中国和其他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可以实现对偏远地区和其他行业的移动通信基站的接入。它广泛应用于企业专用网、远程教育、医疗保健、互联网接入、数字新闻采集、机载船舶通信和应急通信。该卫星可方便用户快速接入网络,下载和返回速率可达150mbps和12mbps,可满足空航空、航运和铁路互联网用户的接入要求。与传统的C、ku波段通信卫星相比,第13颗卫星的终端设备更小,更易于使用,按流量计费的业务模式比传统波段卫星更灵活。此外,石坚13号卫星具有部署迅速、建设周期短的优点。

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投入使用

在轨测试期间,第13颗卫星运营部门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推进远程教育、企业用户、新闻采集等领域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等15个教学点开展了“利用高通量宽带卫星实现学校(教学点)全网覆盖试点工程”,有效解决了上述学校因地理位置偏远而无法宽带上网的问题,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使上述学校的学生能够共享信息成果,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此外,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利用石坚13号卫星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新华社的相关项目进行了示范应用。

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投入使用

与普通通信卫星相比,高通量卫星具有大容量、高速度、低价格、便携终端和快速组网等独特优势。在后续行动中,中国还将部署超大容量高通量卫星。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接近200gbps的通信能力,有效满足“宽带中国”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对宽带通信的迫切需求。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投入使用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3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