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9字,读完约1分钟

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营养不良引起的“富贵病”正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了解到,中国科学院8年来成功应对的“小麦糊粉层产业化工程”,利用气旋涡旋分离技术将最有营养的“糊粉层”从麦麸中分离出来,可以大大提高面粉质量,为小麦加工和国民健康带来无限可能。

中科院攻克小麦糊粉层分离技术将造福大众餐桌

跨境技术引发小麦加工革命

中国小麦糊粉层战略R&D集团负责人、中科院嘉兴中俄科技转化中心主任吴亮介绍,小麦糊粉层是介于小麦胚乳和种皮之间的一层细胞壁,占小麦品质的7%-9%,但小麦中70%以上的养分都集中在糊粉层中,糊粉层是小麦的精华,也是小麦中的软金。

"小麦糊粉层是国际公认的最好的全谷物食品."吴亮说,富含烷基间苯二酚的小麦糊粉层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癌作用;膳食纤维的比例极高,30克小麦糊粉层含有约10克膳食纤维;此外,它的蛋白质、维生素b2、烟酸、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都比普通主食高出几倍。

“由于传统技术极难分离,在小麦加工中通常将其与小麦种皮一起剥离成麸皮。作为一种饲料,其营养价值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吴亮表示,研究人员受俄罗斯火箭发射功率原理的启发,开发出了独特的气旋涡旋分离技术,在世界上首次解决了小麦糊粉层工业化纯物理分离的技术难题,拥有世界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我们的分离方法和设备都是自主开发的,可以高效、高质量地获得安全、无污染的天然小麦糊粉层。目前已申请了12项发明专利。”

中科院攻克小麦糊粉层分离技术将造福大众餐桌

他说,该技术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许多财富500强食品巨头的合作兴趣,是中国科学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战略转型以来,食品工业取得的重大科技突破。

给国民健康带来新机遇

18日,“小麦糊粉层的战略意义”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邀请专家讨论小麦糊粉层的分离技术——气旋涡旋分离技术和小麦糊粉层的战略意义。

国家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学认为,我们的食品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从过去对味道的追求发展到现在对营养的追求。"小麦糊粉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小麦分会副会长李庆龙表示,这项技术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但从技术到应用,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要考虑,这需要一个过程。

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和经济司副司长方舟子表示,从人类营养和健康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约80%的糖尿病患者集中在中国,而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所以我特别希望中国科学院的一些技术能在农业上结出果实。”

中国粮油学会会长、原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表示,希望这一科技成果能尽快推动工业化,造福行业和社会。她还指出,不仅要继续加强这一领域的基础研究并形成专题报告,还要尽快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小麦糊粉层行业标准。另外,在工业化方面,我们应该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的产业化进程一直在不断推进。中国科学院山东泰安工业基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千吨糊粉层小麦产业化示范线”;今年5月,世界第一家“万吨小麦糊粉层产业化示范厂”在全国粮食产业化示范城市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开业;今年7月,与山东省小麦核心产区菏泽市签署合作协议,建设万吨小麦糊粉层产业化示范工厂,计划今年全面投产。

中科院攻克小麦糊粉层分离技术将造福大众餐桌

研讨会由《小康》杂志主办,中国科学院嘉兴中俄科技转化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中国小麦糊粉层战略R&D集团负责人、《小康》杂志编委张志表示,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突破性技术的应用,《小康》杂志和中科院嘉兴中俄科技转化中心联合成立了中国小麦战略R&D集团,十多位专家参与了此次活动。“我们准备开展从粮食加工环节到后端应用领域的研究,让更多人认识到小麦糊粉层的价值,充分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中科院攻克小麦糊粉层分离技术将造福大众餐桌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