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5字,读完约4分钟
如果实体经济不好,那是阿里的“功劳”。
本文由尹生发表,作者受尹生价值观的委托。
也许这一波批评仍然不会有太大的实质性影响,但对阿里来说,从交通经济向工业经济模式转变,建立一个有利于长期良性循环的生态,提高生产力对公司核心目标的贡献,而不仅仅是沉溺于公关的技巧力量,才是长期价值的关键。
阿里巴巴再次受到传统经济的批评。在这两次会议上,一位来自传统行业的企业家代表公开挑战阿里巴巴,称阿里应对实体经济的失败负责。
虽然这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受到传统行业的批评,过去所有的批评似乎都没有对阿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这一波批评的背景显然与过去大相径庭,投资者必须认真审视。
在之前的批评中,传统零售业是核心力量。如苏宁的创始人张,几年前是最活跃的批评家之一,他的批评主要是针对阿里商人的假冒伪劣和税收问题。然而,阿里巴巴后来以283亿元的价格成为苏宁尚云的主要股东之一,苏宁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
在去年以来的新一轮批评中,虽然批评的依据没有多大变化,但生产性行业的标杆企业家宗、、董明珠等已经成为骨干,而这次两会上攻击的企业家也属于生产性行业。
由于生产性产业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核心力量,承载着中国政府目前关注的许多关键指标,如gdp、出口和就业,这些批评可能会在政府决策层产生比过去更多的博弈筹码。
此外,阿里身上发生的、多年来因种种原因未能突破的税收和知识产权问题,在当前中美之间可能爆发贸易战、经济放缓和减税压力、实体经济整体状况不佳以及中国社会对互联网造成的财富集中效应的反思等情况下,可能会从政策层面承受更大压力。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它不可能总是像阿里那样做出很多积极的努力,或者传统品牌企业也应该管理自己的渠道,或者他们认为除非同时取消税收和假冒这两项超国家待遇,否则任何一项都不足以对阿里造成太大伤害:
取消税收待遇将增加阿里商人的成本,从而降低阿里生态的短期竞争力。然而,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用户支付物流费用的意愿不断提高,以及淘宝网的许多长尾产品在线下零售店都买不到或找不到的事实,商家仍有一定的提价能力。与此同时,这可能会加速他们向假冒伪劣产品的转移,从而降低成本,稳定盈利能力。
如果是针对第二种治疗,最好是明白这个问题已经有一两年不存在了,每年政府(甚至美国政府)都会做出不同的施压姿态,但这个问题仍然存在。除非政府认为阿里必须对商人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即使是作为第一责任人,并且一旦发现问题就决心阻止阿里破产,否则阿里在短期内受到的损害仍然可以忽略。
这种可能性显然不存在。阿里不是滴滴,后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一些超国民待遇,因为其司机不必像传统租赁业那样承担巨额的执照费和钱,这必然导致传统租赁业的反弹,最终政府的天平回归到传统租赁业。
滴滴只是一家从风险投资家那里吸收了巨额资金的初创企业,而阿里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中最大的单一组成部分和最大的增量来源。去年,其交易额超过3万亿元,预计将占当年中国所有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
然而,这将提供另一个思考维度:尽管阿里在政策层面上仍有足够的游戏筹码,但逐步主动转变为后超级国民待遇可能更符合阿里的长期利益。当一家公司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且处于敏感的零售端时,它的未来将越来越与该国经济的命运密切相关。
因此,对阿里来说,从交通经济向工业经济模式转变,真正开始营造一个有利于长期良性循环的生态,提高生产力对公司核心考虑目标的贡献,而不仅仅是满足于目前的规模和市场价值狂欢,沉溺于公关技巧的力量,这可能是长期价值的关键,因为任何不利于这一指标的行为最终都会反映在长期业绩中,投资不就是公司未来业绩的一项业务吗?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传统经济的批评伤不了阿里 它的敌人来自内部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