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3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哈尔滨5月28日电(记者辛林霞)大庆油田正在小规模推广“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实验技术,并在已关闭13年的区块成功实现了第四次采油,初步突破了如何经济有效地实施第四次采油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

目前该技术正在试验中,有望有效延长大庆油田超高含水期的经济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经济采收率。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在“新一代油气开发技术”研讨会上披露的结果。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系和黑龙江省科技厅主办,于26日至27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行。

本次试验选择的第四个采油区块于1998年开始注入聚合物溶液,2004年含水率达到98.2%。停止注入聚合物,关井。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平均降低77.2%,平均油水比4.13,比施工前低15.3倍,采出液含水率大幅降低。

“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技术解决了大量开采地下水和注入水无效的技术难题。改变了现有的开发模式,由地下大循环注水改为地下小循环有效注水,由高含水采油改为低含水采油。

“多杯等流量重力驱动”井下油水分离装置是该项新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在短时间内将井下高含水液体分离成合格水和低含水油进行回注。通过井下泵系统,水被重新注入地层,低含水率的油被举升到地面,从而达到预期的测试结果。

王德民表示,三次采油后,满足或接近废弃条件的区块越来越多,但此时这些区块约有一半的地质储量尚未回收,因此需要一种经济有效的三次采油方法来继续开发这些废弃油藏。“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工艺可提高采收率5%-10%,开采原有不可利用储量,延长含水98%后关井的开采周期,从而提高产能,降低开采成本。

“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技术作为中国石油的一项重大矿场试验项目,在大庆油田采油一厂水驱试验区的17口井中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试验。在产油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油井产液量和含水率大幅下降。目前,在与回注层相连的52口油井中,有37口已经见到了增液、增油、降低含水率的初步效果。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大庆油田一项新工艺突破四次采油难题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