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4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向阳红09”轮船5月31日电“震龙”眼中的深渊动物世界

新华社记者刘石平

“蛟龙”载人潜水器将于今年6月1日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最后一次潜水,设计深度为6700米。

海沟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域是极端环境下的深渊区域。在没有光的黑暗世界里,伴随着极高的压力、极低的温度和频繁的地震,在如此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蛟龙”号近日发现许多动物生活在深渊区域。这些动物如何承受海底的巨大压力?生存的方法是什么?

极端环境中生命的存在

“向阳红09”号科研船载着“蛟龙”号和中国远洋考察队成员38次航行的水面下,是马里亚纳海沟的万米深渊。如果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建成,它将会下沉到海平面以下2000多米。

在这个沟渠的最深处,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超过一吨。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很难想象会有生命。然而,当“震龙”近日潜入深渊区时,人们发现生命不仅存在于极端条件下,而且以一种优雅的方式存在。例如,在5月30日进行的深海潜水中,可以看到两只狮子鱼在6600多米的海底漫游。

在海沟的深处,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和一些肉眼可以看到的大型生物和巨型底栖生物。蛟龙带回的生物样品和现场拍摄的视频中有常见的海参、海星、海绵、海葵、鱼、虾等。

据专家称,深海区域的特点是高压、低温、无光和相对封闭的生态。有大量的特有物种和一些“活化石”物种。它是研究生命进化的天然实验室。同时,虽然蛟龙看到的一些常见动物在浅海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但一旦它们生活在深渊中,它们看起来就和生活在浅海中的同类一样,但它们在外貌、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惯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蛟龙”号眼中的深渊动物世界

在“马沟”深渊地区发现的海绵肉

海绵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后生动物,可以适应各种生活环境,从淡水到海水,从热带水域到极地,从浅海到深海海沟。“蛟龙”号今年在马里亚纳海沟的第一次潜水和5月30日完成的第四次潜水分别从4800米和5600米处带回了海绵样本。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事海绵分类学研究的助理研究员龚琳博士说,大多数海绵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些甚至连个体都不清楚。深海海绵通常有一定的形状,有管状、杯形、球形等。;浅海海绵有各种颜色,如红色、蓝色、绿色和紫色,而深海海绵大多是白色的。

根据龚琳的说法,海绵是最常见的深海生物之一。海沟中海绵的数量相对较少。最常见的海绵是松骨海绵,通常包含一个长手柄,像蘑菇一样容纳海绵。今年来自马里亚纳海沟第一个海底带的海绵样本,就像去年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渊区域发现的海绵一样,是松骨海绵。

“在今年第四次潜水中收集到的一小块海绵样本,根据其针状形状,初步鉴定为一块肉海绵。据我所知,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海绵肉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马里亚纳海沟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龚琳说。

海参深渊中的生存之道

日本海洋与地球科学技术研究学会的Taro藤冈博士和Dukar Lindsay博士写道,在8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拖网捕捞的动物98%以上是海参。在今年的马里亚纳海沟蛟龙6000米潜水中,获得的样本和科学家在现场看到最多的动物也是海参。

“海参适应性很强。动物需要适应高压、低温和黑暗等条件,才能在深渊的极端环境中生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张海滨说,深海海参不同于浅海海参。适应深海压力的海参不能在浅海生存,就像浅海海参不能在深海生存一样。

为了研究生物对深渊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张海滨今年利用生物原位固定装置在深渊区域成功采集并固定了一只海参,生物原位rna (RNA)信息得到了完整的保存。

塔罗·藤冈博士和杜卡尔·林赛博士说,在这个深藏不露的秘密世界里有一个凝胶状的身体,它缺乏食物资源,所以动物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来产生一个坚实的身体。海参水体与环境的完美协调是频繁适应的结果。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蛟龙”号眼中的深渊动物世界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