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9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合肥6月16日电:力争“第二次量子革命”第一名

新华社记者董瑞峰,徐海涛

由潘建伟教授等组成的中国科学院联合研究小组16日在合肥宣布,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首次实现了数千公里的“量子纠缠”。这一成就回答了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百年问题”。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被称为“里程碑研究”。

我们在空的时间是连续的吗?爱因斯坦、玻尔和其他科学巨人描述的宇宙中,哪一个更真实?一些基本原理的测试不能在地面实验室的条件下完成。正如数百年前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开启了天文学的新时代一样,墨子的实验结果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手段,这将为物理学的未来打开一扇门。

从量子卫星到量子计算机,再到这一最新成果,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量子研究领域相继取得了世界级的领先成就,站在了“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前列。

自上世纪初量子力学理论提出以来,一直得到实验的不断支持,由此诞生了一系列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如激光、晶体管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被称为“第一次量子革命”。新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制定计划,投入巨资,把量子科学作为未来的战略制高点,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帷幕拉开了。

中国的量子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注重布局,许多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一些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

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计划中,量子信息被视为“颠覆性技术引领产业变革”的关键发展。最近,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制定并公布了《国家基础研究“十三五”专项规划》,将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作为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

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取得更大的技术突破和更多的应用成果的前景更加广阔,中国科学家从信息技术的追随者和模仿者转变为未来的领导者的信心更加坚定。

利用形势,争取第一。坚定地拥抱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浪潮,抓住变革的历史机遇,中国科学家有能力在科学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中国人民有信心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奋勇争先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