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8字,读完约7分钟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处于陕西、甘肃、宁夏、蒙古的交界处,与靖边县、安边镇并称“塞纳河三边”。该县总面积6920平方公里,总人口352100人。

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然而,它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表层土壤干旱贫瘠,生态脆弱,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据统计,定边县有79个贫困村,9790户,贫困人口36253人。

2018年9月,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定边县正式脱贫脱帽,退出贫困县行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68%,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19个贫困县中陕西省唯一的典型案例之一。定边县脱贫的关键是培育和发展以脱贫为核心的富民产业。

种植业和养殖业与工业扶贫相结合

杨静镇杨湾村位于定边县东南40公里处。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498户,1984人,总土地面积40.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00亩,适宜机械化作业。2019年,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理工作最终批准了132户534人设立卡。

“我们所有的村民都是合作社的股东。合作社只为村民提供机械服务,以支付石油和司机的劳动力成本。为村民节省的费用相当于股息。自2017年以来,他们为村民们节省了31.84万元。”杨湾村党支部书记郝占光表示,该合作社承担了农业和农村事务局的一些农业服务项目,并向附近的村庄提供机械劳务输出。两年来,累计耕地近2万亩,净利润30多万元。

黄土地脱贫的“边缘经验”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定边县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集体经济。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有效盘活村集体资源和资产,吸引贫困户通过实物、货币、劳动力投资等方式合理配置股份,提高贫困户的收入和创业热情,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杨静镇党委副书记王德志表示,杨静镇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脱贫产业,补贴和鼓励贫困家庭发展养羊、养猪和种草。只有南庄村有7000多只羊,饲养了10000多只羊。通过这一行业,44个家庭中的191个贫困家庭都摆脱了贫困,只有一个家庭和一个家庭获得了五保供养。

像养羊业一样,许多特色产业已经在广阔的定边沟壑间生根发芽。

林下农业给整个村庄带来财富

定边县石东沟镇郑寨子村,采访组经过的地方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但却是一个土地贫瘠的贫困村。郑寨子村辖6个村民小组,其中377户1402人,34户贫困家庭128人建档。近年来,该村利用人口稀少的条件,建立了林下自由放养基地,用铁丝网围住了400亩森林,饲养了2万多种不同的鸡,成为全村致富的希望。

今年11月,郑寨子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刚刚成立一年,但这个合作社已经成为该县农村“三改”改革的典型。郑寨子村第一书记高瑞红表示,该合作社以五个养鸡户为代表,以村党支部为主导,以合作社为载体的“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积极参与“三改”和产业扶贫。

目前,郑寨子村的农场主要生产白色、红色和绿色的生态土鸡蛋。据估计,每年将产120万个蛋,年收入150万元。土鸡蛋已经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金蛋。村民人均收入从4800元增加到8300元,目前已有32户126人成功脱贫。

2017年以来,定边县委、县政府先后下发了《定边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定边县农村“三改”改革指导意见》、《定边县发展集体经济扶贫“三改”改革试点》。按照文件精神,全县安排500万元实施“十村试点、百村推进”活动,开展10个省级试点村

“三兄弟”扶贫之路

在黄土高原腹地的沟壑之间,一条长达12.2公里的崭新沥青路蜿蜒曲折。这条同村路每十到几十米有一个弯道,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三兄弟路”,是扶贫干部用自己的生命摆脱贫困的道路。

受到当地群众尊敬的“三兄弟”是新安边镇后桥仙村定边县公安局的扶贫干部张海生、吴三伟、陈云天。后桥仙村总人口726人,有192户贫困户,接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著名的当地贫困村庄。

2017年7月14日清晨,三名扶贫干部开车回家,但不幸在土路上翻车,发生事故。那次严重事故导致吴三伟6级残疾,他从刑警队退下来,后半生不能正常行走,另外两名干部也不同程度受伤。

后桥县村在扶贫干部出事的拐弯处竖立了“三兄弟路”纪念碑。在远处蜿蜒的土路上,当油轮经过时,仍然尘土飞扬。何董鹏/照片

侯桥仙村九个村民小组的同村路是一条沿山沟绕行的土路。路面崎岖不平,又宽又窄,晴天行驶时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遇到原油泄漏尤其危险。

2017年9月,张海生、吴三伟和陈云天在伤势好转后,立即协调县扶贫办对后桥县村的道路进行修复。前期修建了8.2公里,11月又修建了4公里,全长12.2公里的柏油路,惠及100多户500多人,被命名为“三兄弟路”。沥青路修复后,后桥仙村修复了水窖,改造了高压线,改善了村民的饮水和用电。

张海生介绍说,根据当地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后仙县村有3000多亩红花荞麦,一年可赚234多万元;另外24个贫困家庭发展了水产养殖,包括16个养羊人、7头驴和1个养蜂人。截至2018年底,全村已有39户189人脱贫,目前有3户10人登记为贫困家庭。

“六个领域”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定边县以扶贫攻坚为抓手,着眼于实现贫困县和贫困县脱贫“两个保障、三个保障”的目标,强化精准识别、精准救助、精准退出和使用制度。思考,协调实施“菜单式”服务、“列表式”提问效果、“账户式”管理、“哑式”证据、“大数据”

在工业扶贫方面,定边县投资9310.3万元,支持贫困家庭建设塑料大棚、发展马铃薯产业、购买农业机械、缴纳种植保险、补贴畜牧业和种草养畜、实施深松补贴、肥料薄膜补贴、“一亩田”工程等。辐射贫困村,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等新形式;实施“电子商务下乡”运动,通过电子商务扶贫,引进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2018年,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到6577万元,工业项目将覆盖农村,惠及千家万户。

黄土地脱贫的“边缘经验”

创新扶贫资金,与县乡商业银行合作投资5000万元设立扶贫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通过免抵押、免担保、全额贴息等方式,共发放贷款14419笔,贫困家庭平均贷款58600元,贷款覆盖率64.32%。

在光伏扶贫方面,固定边缘投资3.2亿元,实施光伏项目46.7兆瓦,人均年收入增长1000多元,惠及全县所有贫困家庭。收益将用于对贫困农民的直接补贴、救济和产业支持,以及村级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在就业和扶贫方面,定边县按照“五批”自主创业、教育培训、公益性岗位、劳务输出和企业解决方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1693人,转移就业6575人,培训贫困人口19351人。在生态扶贫总体规划上,全县投入845.57万元,在贫困村实施雨季退耕还林和柠条林,利用生态补偿和天然林管护资金推进扶贫。

在社会扶贫方面,定边积极构建全民动员、广泛参与的大规模扶贫格局。省市各级配套单位投资3400万元用于定边援助,实施援助项目310多个。此外,定边县吸收民营企业扶贫资金4.5亿元,积极协调推进苏陕合作、3+X等扶贫项目推进扶贫。(刘斌)

纪爱玲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黄土地脱贫的“边缘经验”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