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59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2日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65年前成立以来,在新疆的繁荣发展、科技进步、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一个为新疆工业奠定基础、引领中国现代农业的计划单列的特殊组织。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促进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边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贫瘠的土地变成了一个“花园”

70年前,90岁的第一代军垦战士刘从普随王镇军队进入新疆,后来驻扎在新疆的阿克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部边缘,天山的南部。

当时新疆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各族人民生活贫困。为了加快发展,减轻地方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经济负担,驻新疆部队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生产运动,以实现自给自足。

刘聪普和他的同志们正在远离人们的沙漠里清理土地和修建水利工程。他回忆说,在那个时候,人们缺少食物和衣服,但是每个人都不怕受苦。每天,他用一根杆子挑两个土筐,一个人平均一天要挑三个土。一年冬天,为了给土地开垦找水,他们组成了一个侦察队,走了一天。天黑时,他们在沙漠中迷了路,周围都是野生动物,情况危急。幸运的是,他们的火被发现了,他们顺利逃脱。

三代军垦人民见证了新疆70年的变迁

“当时,所谓的外勤部是一片荒凉的沙漠,没有生活设施。士兵们住在他们挖的窝里。因为鸟巢是在地下挖的,所以外面看起来是一样的,没有标记很难找到它。你自己的‘家’。”刘聪普说。

现在,刘从普为土地开垦而战的地方,变成了一座城市——阿拉尔城。

在天山南北,万和刘丛普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的创建者,发展垦荒事业。65年来,新疆兵团通过从无到有的开发建设,在新疆辽阔的土地上增加了新的绿洲。全团从无到有,建成了9个城市、11个建制镇和170多个小城镇,人口集聚取得显著成效,不断发挥保边固疆的稳定器作用。

农业的“旧风格”已经从手工变成了机器

谈到新疆兵团的现代农业,棉花总是不可或缺的。新疆兵团作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棉花产量和机械化程度多年来居全国首位,许多工人把棉花视为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

石河子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秦江红,五十多岁。从事棉花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棉花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近30年。自1953年新疆兵团在新疆天山北坡打破了棉花不能在北纬45度生长的奇迹以来,新疆兵团农业科技人员坚持不懈地研究和形成了以良种和地膜覆盖为基础的棉花种植示范体系。

培育一颗成熟的棉花种子通常需要8到10年。为了缩短新品种的育种时间,尽快带来效益,秦江红和他的同事们采用了一年两个夏天的方法,即在新疆度过夏天,冬天搬到海南继续他们的研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终于成功培育出两个早熟新品种——新陆早36号和新陆早46号,并在北疆和南疆早熟棉区广泛推广,帮助棉农增收。

三代军垦人民见证了新疆70年的变迁

做完科学研究后,秦江红经常去帮助棉农回答问题。他注意到,在20世纪90年代,进口采棉工人开始活跃在主要垦区的棉田里。

“棉花生产已经从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转向机械化和智能化。从塑料薄膜机、配有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播种机,到喷洒农药的无人机,它已经成为人们的好帮手,种植棉花也变得越来越容易。”秦江红说道。

近年来,新疆兵团鼓励4个国家级、20个兵团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与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新疆兵团在现代装备和规模技术上的优势,结合新疆本地资源、劳动力和资金优势,实现互补互利发展,帮助当地农牧民增收,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边防共进”的良好局面。

从落后发展到“走出去”

新疆天野集团总部设在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由一家濒临破产的玻璃厂发展而来。近年来,越来越多来自中国和欧洲的列车离开该企业的铁路专用线,装载“天业”牌聚氯乙烯树脂和烧碱,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新疆独特的地理优势凸显出来,新疆兵团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国家、自治区和新疆对外贸易发展局的支持下,天业集团加强了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目前,天业产品已销往世界108个国家和地区,年工业出口量居新疆首位。

天业集团凭借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灌溉设备和产品,成为首家走出国门的节水设备企业。新疆天野节水灌溉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林作为第三代军垦者,谈起天野滴灌技术,无法掩饰自己的骄傲。

“我们致力于生产农民负担得起且使用良好的节水设备。世界上最先进的以色列滴灌技术因成本高而令人望而却步。”陈林表示,为此,天野节水公司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为自己的责任,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灌溉设备和产品。节水设备的一次性投资约为每亩500元,成本仅为以色列的五分之一,使“贵族农业”的节水技术成为民用。

三代军垦人民见证了新疆70年的变迁

目前,天业节水技术已在哈萨克斯坦、津巴布韦等17个亚非国家得到应用。

同时,该技术也在新疆推广,实现了生态改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多重效益,起到了良好的节水示范作用,有助于建设更多高效节水的现代化灌区。

截至目前,新疆已建成200万亩高效节水灌区,建成22个大型灌区和19个中型灌区。(潘英丽志浩)

:张静文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三代军垦人民见证了新疆70年的变迁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