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69字,读完约9分钟

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联网卫星成功发射。

中国火星探测器火星表面示意图。

本文中的图片是由新华社发送的

古典交响乐总是有动人的序曲,传世名作总是有非凡的序曲。6月23日9时43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载着北斗三号之星升上天空,在辽阔的空台为中国航天力量的交响乐谱写了壮丽的序曲,谱写了中国航天力量史诗的壮丽序曲。

2016年12月27日,中国发布了第四次太空白皮书,首次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太空发展愿景是“全面建设太空强国”,并从自主可控的创新和发展能力、以尖端科学探索和研究能力为重点、强有力的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航天强国,有一套严密而复杂的指标体系。在中国建设太空强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飞跃。然而,对于公众来说,有一个更直观的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一个强大的航空航天国家,也就是看它在主要航空航天领域的表现。通过考察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特别是美国,不难发现航天大国有“三个标准”:独立、稳定和可靠的全球导航系统、自建和运营的空站系统、成熟的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和其他深空.

北斗三号建设完美收官 向全面航天强国挺进

据此,当我们观察中国的航天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北斗三号尾星的成功飞行,标志着中国经过26年的建设和几代人的努力,北斗导航系统终于完全完成了全球星座建设的任务;将世界一流的空间基础设施奉献给国际大家庭,这标志着中国不仅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空间大国,而且在全面建设空间强国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北斗三号建设完美收官 向全面航天强国挺进

从为自己服务到环游世界

“北斗”走向综合时间空服务系统

对中国人来说,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两个事件。一个是1993年7月的“银河”号事件,当时卫星导航服务被关闭的中国商船“银河”号被迫在茫茫大海中抛锚。二是2008年5月汶川地震期间,北斗一号设备从震区发出第一条信息,救灾单位携带的北斗一号终端通过独特的短信不断从前线发回各种灾情报告,为指挥部指挥抗震救灾提供了信息依据。

北斗三号建设完美收官 向全面航天强国挺进

上述事件坚定了中国建设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决心,并从正反两个角度加快了建设进程。在“银河”事件的第二年,“北斗”正式成立。经过六年的艰苦努力和紧张准备,第一颗和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成功发射。双星形成了北斗导航卫星测试系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03年,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测试系统备份卫星发射进入轨道。中国的“北斗”开始以稳定而有特色的短信服务展示其对自身发展的支撑能力,并赢得了国际关注。

北斗三号建设完美收官 向全面航天强国挺进

汶川地震后,北斗建设进入快车道。到2012年底,北斗二号系统已经建成,可以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17年11月,第一套北斗三号双星成功发射,北斗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截至今年3月9日,共有29颗北斗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全球北斗星座仅在等待最后一颗。6月23日,在亿万人民的众目睽睽之下,北斗三号圆满落幕,“中国北斗”真正成为“世界北斗”和“一流北斗”。

北斗三号建设完美收官 向全面航天强国挺进

从无到有,从实验系统到全球星座,北斗的发展史是中国航天追求卓越的缩影。科技进步没有尽头。在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北斗”的目标是实现一个更宏伟的发展目标:建立和完善一个更加普遍、综合和智能的综合时间空系统。

不能建立独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不能被称为太空强国。拥有独立卫星导航系统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国家将在激烈的国际空间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并最终与空间强国失之交臂。实现全球星座网络的北斗,为中国空间力量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它将继续以抓住每一分钟的进取精神,为空间力量的建设而奋斗。

从单人到多人一个月在轨道上

华泰空的家已经准备出来了

空站具有体积大、功能强、运行时间长的优点,因此被称为“泰空航母”。目前,空站被认为是最适合长期载人航天和开发台空资源的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台空超重力、超洁净和超真/。

建设和维护空站是世界航天科技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多年来一直努力的目标。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获准实施,命名为“921工程”。同时,确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建设初步配套的载人飞船实验项目,开展空应用实验。第二步是在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突破载人飞船与空飞机的交会对接技术,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造并发射一个空实验室,解决具有一定规模和被短期照顾的问题。第三步是建设载人空站,解决空站的大规模、长期运行的应用问题。从神舟一号的问世和首次飞行的成功,到神舟五号实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再到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从“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的发射以及与神舟飞船交会对接的完成,到“天州号”在轨推进剂补充技术的验证,再到“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飞船,中国载人航天一路迈进了空站时代的门槛。

北斗三号建设完美收官 向全面航天强国挺进

根据计划,中国空站的核心舱将在2020年前后发射,然后两个实验舱将与之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第三个战略目标将在此基础上完成。届时,中国将与其合作伙伴一起在泰空宫探索科学的奥秘,并朝着成为太空强国的目标大步迈进。

从“缠绕”和“下降”到取样并很快返回

目标是载人登月和建造月球基地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是人类研究宇宙和地球本身的最佳平台,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太空强国必将引领世界探月事业,取得卓越成就。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航天大国都把月球探测作为航天工业发展的重点。

中国的探月工程嫦娥工程于2004年正式实施,分为三个阶段:“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虽然起步较晚,但嫦娥工程进展迅速。从2007年10月至2019年1月,中国先后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实现了绕月飞行探测、受控与月球碰撞探测、定点登月和巡逻探测。根据计划,嫦娥五号将于今年发射,实现该地区的软着陆和采样返回,并继续完成“盘旋、下降、返回”的三步目标任务。

北斗三号建设完美收官 向全面航天强国挺进

“无人探月”只是嫦娥工程的一小步,而下一个“载人登月”和“建月球基地”可以称为中国的太空梦。前者是美国和苏联在载人航天工业上取得的突破,而后者则是等待人类实现突破的空壮举。迈向这两个梦想的过程无疑是建立太空力量的过程。目前,嫦娥工程的这两个目标和任务的实施时间表尚未公布,但从其他航天任务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例如,中国最近发射的新一代宇宙飞船试验船被认为有两种型号:近地和深空.深空版本重达21.6吨,可以载人进入月球轨道。因此,它被认为是未来中国载人登月的主要航天器。

北斗三号建设完美收官 向全面航天强国挺进

稳步前进是中国航天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嫦娥工程也深刻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位探月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近日表示,在“绕月、降月、返月”技术成熟后,我们将考虑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科研基地,逐步实现嫦娥工程的目标。

从搭便车到“到处走”和“摔倒”

第一次自主火星探索有一个很高的起点

深入空探索对于人类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化历史和现状,进一步了解地球环境的形成和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积极开发利用きだよ0/1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月球探索是人类探索的起点。对建立太空力量感兴趣的国家肯定不满足于月球探索,而是应该探索太阳系的恒星和海洋以及更广阔的宇宙。火星与地球在自转周期、自传体倾角、季节变化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它已成为月球以外探索最多的天体,也是中国航天一直致力于探索的目标。

北斗三号建设完美收官 向全面航天强国挺进

2011年11月8日,根据中俄达成的协议,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虫1号”搭载俄罗斯火星取样返回探测器发射“空号”,开始了火星探测之旅。它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火星的磁场、电离层和粒子分布between/きだ 0。然而,在发射的第二天,消息传来,俄罗斯探测器未能进入轨道,萤火虫1号没有达到目标。

萤火虫1号是中国在没有大推力火箭的情况下通过搭便车实现火星探索的努力。从那以后,中国开始自主探索火星。2016年1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获得批准。随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和复飞的成功,中国从根本上解决了火星探测运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将探测器发射窗口定在今年7月。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即将实施的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有一个很高的起点,不仅要实现火星周围的探测,还要实现火星表面的软着陆和进行巡逻探测,即实现“盘旋”和“下落”的一体化。根据目前公布的相关信息,中国的火星探测器装备精良,将对火星的全球地形、岩石成分和分布、地质结构和内部结构进行广泛的探测。届时,由中国首先描述和定义的火星将呈现给人们,进一步揭示这颗红色星球的秘密,并突显中国努力成为太空强国的成就。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北斗三号建设完美收官 向全面航天强国挺进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1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