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4字,读完约4分钟

五月的厦门,蓝花楹在街头巷尾绽放,蓝紫色的精灵随风起舞,成为这座海洋花园城市独特的城市景观。

从日出到日落,人流从未停止在厦门岛东北角的婺源湾湿地公园。在这个自由开放的湿地公园里,人们散步、跑步、散步来改变风景,享受大自然的魅力。

“我基本上每天下班后都来这里跑步,在婺源湾跑步,有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放松感。”经常来这里锻炼的厦门市民陈告诉记者。

这个12.57平方公里的“城市绿肺”约占厦门岛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公园主要由滩涂、海湾、池塘、林地、农田、水库、草地、灌木等各种生态景观改造而成。这是一个各种生物觅食、栖息和繁殖的地方。公园里经常有成群的白鹭。

“过去,婺源湾有大片滩涂、脏乱的鱼塘和垃圾。由于人工筑堤养殖,该地区滩涂淤塞严重,厦门岛东北角风口的发展不容乐观。”湖里区副区长林崇河回忆起15年前的婺源湾。

婺源湾的“改造”与环岛路的建设联系在一起。当时厦门环岛路的建设有两个方案:一是直接利用原有的旧海堤,节约了工程成本,但面临海堤外大型滩涂景观需要整治的问题;第二,跨海大桥和婺源湾内湾的扩大,可以增加生活海岸线的质量。经过反复论证,最终选择了跨海大桥方案,形成了该区域的整体发展思路——环岛路跨海大桥、原外湾疏浚及两岸填海造地、扩建海湾;将内湾送回大海,打开海堤,将水引入海湾。

生态高价值城市在花园里

如今,在厦门婺源湾的水域,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美丽的中华白海豚在海上快乐地跳舞。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海域河口的盐与淡水交汇处。厦门白海豚主要分布在厦门西港和同安湾。

多年来,厦门坚持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率先颁布《中华白海豚保护条例》,牵头实施《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了“立法先行、规划先行、科技支撑、精细管理与保护、区域合作、公众参与”的厦门国家级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厦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洪荣标博士表示,中华白海豚是沿海水域生物食物链中的顶级物种。从生物学角度看,某海域有中华白海豚,表明该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生物资源丰富,环境质量良好。因此,中华白海豚被视为海洋生态的指示物种和沿海水域的“旗舰”物种。

他很高兴地说,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加强科研支持和鼓励国家保护,厦门海域被称为“海上大熊猫”的白海豚数量趋于稳定。

厦门东海域的下滩围滨海湿地生态公园,涨潮后,茂密的红树林被海水半淹没。七八个红树林“岛”吸引了三五群白鹭栖息,形成了一种不同的风景。

该公园是厦门“蓝湾整治行动”的三大项目之一,总规划面积约404公顷。

厦门市海洋开发局项目负责人余艳丰表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由于填海造地、海洋文化和海洋污染,厦门原有的红树林遭到破坏。近年来,厦门对原有红树林进行了生态恢复,建立了湿地公园,并在海沧湾沿岸和华东海域种植了红树林。这座城市种植的红树林总面积超过100公顷。

秋茄是厦门的主要红树林物种,被称为“海洋森林”,有利于底栖生物和海鸟的生存,形成生物多样性。森林根系发达,能保护海岸线,被称为“海岸卫士和消浪先锋”。红树林具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厦门下滩围滨海湿地生态公园已成为厦门碳排放的中性点。

记者了解到,2019年是厦门实现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行动目标的关键一年。厦门将继续完善城市间治理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补偿体系、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绿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提高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向凯莱、苏杰、阎智宏)

:张嘉诚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生态高价值城市在花园里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