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5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西宁,4月29日,初夏即将来临,西北地区的花歌手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从初夏到深秋,西北地区每年举行100多场花卉活动。"年轻的鲜花歌手索娜姆·孙斌29日介绍。
被誉为“中国西北之魂”和“活诗经”的华尔,是中国西北地区一首颇具特色的民歌,广泛流传于甘肃、宁夏、青海、新西兰等省。
2006年,华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花卉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5岁的索南·孙斌说:“当我七八岁养牛的时候,我从同一个村子的老人和父亲那里学到了简单的花。那时,我们只在田野里唱歌,没有特别的表演场所,更不用说专业的花歌歌手了。”后来,在专业学习音乐后,索娜姆·孙斌成为了青海省马骏华尔艺术团的花歌歌手。
“花王”马军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花是人们娱乐自己、表达感情、表达思想的一种歌唱和娱乐形式。没有人靠唱歌来谋生。
改革开放后,西北花卉开始进入文化“市场”。“像朱仲禄老师这样的老一辈鲜花歌手把鲜花从田野推向舞台,我们的第二代鲜花歌手需要做的是让鲜花与市场接轨,走产业化道路。”马军说道。
杨全旭,现在是一名专业的花卉歌手,十几岁时就听过朱仲禄和马军的花卉录音带。他喜欢花,并不断从磁带上播放的花中学习。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偶然加入了华尔表演艺术队。
今天,杨全旭成立了自己的花卉艺术团,在从事花卉表演艺术的同时,培养下一代花卉歌手。“除了教艺术团的歌手唱歌,我还向正在学习的孩子们普及花卉知识。教花儿唱歌。”
随着青海省第一个华尔艺术团的成立,在青海其他地区设立了民间专业华尔剧院,开展文化经营活动。“华尔剧院在本质上类似于剧院和电影院。除了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内容不同,商业模式完全一样。”马军说道。
随着专业花卉歌手的出现和花卉表演艺术队伍的增加,花卉登上了高雅的殿堂,许多相关的影视作品相继出现;花卉与旅游业的融合已经成为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花卉。
“西北花卉与市场接轨,与经济挂钩,使花卉能有一条更加规范的发展道路。在继承和发扬“非遗”花卉的同时,花卉也为西北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马军说道。(卢丹阳)
:张嘉诚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卉的产业化发展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