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3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国-意大利创新合作周、北京-特拉维夫创新大会和第二届中国-以色列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精彩的中外科技合作使北京的国际科技创新朋友圈越来越大。
“国际科技合作是北京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应有之义。”北京市委书记、市科委主任徐强说,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科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了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国际科技合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打造科技合作品牌
企业产品要创造品牌,国际科技合作也要创造品牌。在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北京市科委全力打造科技合作品牌。
由科技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市科委承办的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已成功举办八届,成为中国国际创新合作和跨国技术转移领域的第一品牌。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00多名与会者,停靠了8,400多个跨境项目,有2,300多个重点合作意向和205个项目合同,合同金额超过630亿元人民币。
作为北京市科委与意大利开展科技合作最重要的品牌活动,自2010年10月以来,中意创新合作周已在罗马、南京、那不勒斯、北京、米兰等地举办了9次,共有6000多人参加,促进了双方企业5700多次技术对接,达成近1000个合作意向。
搭建创新合作平台
国际科技合作离不开一个承载能力强的合作平台。2012年,北京市科委与海淀区在中关村西区联合成立了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cittc),推动北京成为连接全球创新资源、展示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枢纽和窗口。近年来,cittc聚集了120多个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服务机构,1000多个国际合作渠道,40多个合作国家,累计服务企业10000多家。
此外,北京市科委积极推进重点国家、重点地区或重点城市创新合作中心建设。截至目前,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中国-意大利技术转移中心、中韩企业合作创新中心、北京-特拉维夫创新中心等五个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已经建成,已为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进行了8000多次技术对接,达成1000个合作意向,并在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了460多项技术成果。
培育边境合作基地
为了充分连接全球科技资源,承接海外高层次科技成果在北京落地,不断加强首都的国际科技合作条件和能力建设,北京市科委于2011年启动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北京已培育和确定了370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单位与美国、意大利、以色列等53个国家的595个机构开展了合作,签署了338项跨国科技合作协议,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等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此基础上,北京积极向科技部推荐“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依托基地,北京市科委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和技术转移,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巩固北京全球技术转移枢纽地位,大力支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同时,北京市科委还积极推进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ittn)建设,全面推进北京创新主体务实合作。“目前,北京已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民间参与、机构互动、产学研结合的对外科技合作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北京市科委副巡视员刘辉表示,今后,北京市科委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与有关国家达成的合作机制和平台作用,积极对接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国际创新交流和互动发展,推动北京一批企业和技术“走出去”, 引进一批国际优秀项目和创新企业,加快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为北京建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2019年4月2日,第11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北京扩大创新的国际“朋友圈”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35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