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23字,读完约13分钟

也许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在2000年左右,京东也被称为京东多媒体。当时,刘刚刚搬到硅谷电脑城对面的北大资源大厦,在那里他先后租了三间办公室:2425、2426和2427。

巧合的是,百度的李彦宏在2000年还在北京大学资源大厦租了两个小房间来创业。

2001年,一个稍微有点胖的男孩从锦州买了一辆绿色皮火车的硬座,一路游荡到北京,时间超过10个小时。他在北京大学资源楼转了几圈,找到了2426。自从刘打开门,第一次看到这个旅途劳顿的小男孩,已经快19年了。

据说,在京东工作五年的员工被称为“大兄弟”,工作十年的员工被称为“超级大兄弟”。在京东呆19年怎么合适?我在面试的时候就在想这个问题,但是我找不到合适的词汇,直到我写下来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他是一个“专业的京东人”。

他叫彼得,是京东三号的员工

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人具有双重特征。他们在时尚与传统、进取与保守、张扬与稳健之间玩游戏。他们喜欢尝试新事物,似乎遵守一些规则。

经过12天的努力,我自学找到了京东多媒体网页

2015年出版的《打造京东》一书,清晰地描述了刘、、京东崛起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2003年春天,非典的阴影笼罩着长江的南北两岸,从北京到广州的街道上几乎没有人,依赖客运的零售业受到重创。当时中关村所有电脑的价格都下调了,京东多媒体以1000多元(当时市场主流产品是400多元)的价格购买的高端雅马哈刻录机失去了买家,全部积压在办公室。在21天内,JD.com损失了800多万元,当时有很多传言说非典需要半年或一年才能生存。

京东3号员工:曾蜗居城中村 月薪1000块每天工作14小时

刘担心自己的员工可能感染病毒,关闭了京东多媒体的所有12个柜台。一些员工在高速公路关闭前离开了北京,而其他人则留在了办公室。老刘为他们做饭,彼得也在其中。根据他的回忆,虽然老刘在美国的家里做饭庆祝上市后的里程碑,但他不能忘记的是他正忙着在出租房的阳台上做饭。

“你准备的东西,是老刘直接过来的还是他自己做的?”我问过了。

“他全靠自己了。那时我们不能出去。外面的气氛很糟糕。我每天都呆在家里等他。他买食物的时候,在那里很忙,不需要我们的帮助。”

那是一个非常焦虑的时期,刘还不到30岁,更不用说比他小几岁的彼得了。他从来没有经历过一个小河沟,一个峡谷就在他面前,这让每个人都很难过。

无奈之下,一位同事指出,客户不能见面和交易,那么为什么不通过互联网交易呢?所以你们不必面对彼此。所以京东多媒体的员工开始在网上发布推广光盘的信息。在cdbest论坛上,主持人留言说京东多媒体是他所知道的唯一一家不卖假CD的公司。五年的真诚坚持和五年的口碑积累,换来了版主的一句话,只获得了21位网友的初步信任。因此,JD.com在网上零售领域迈出了第一步。

京东3号员工:曾蜗居城中村 月薪1000块每天工作14小时

几天前被偷的“地板和闹钟”的故事就是在那个时期诞生的。

半年后,刘突发奇想,决定做一个独立的网站来销售产品。当时,京东多媒体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但他们一点也没有退缩,这与目前流行的一句话或态度是一致的:结束了!

”刘一向毛躁,网上独立网页,他自己的时间也就两个星期。这一次,说实话,现在不容易实现,更别说我不是专业人士了。现在,当一个系统或应用程序启动时,每个人都会谈论评估和调度。当时没有食物可吃,所以不可能考虑这些。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的一条出路,所以我们不得不这样做。没有时间犹豫了!自从我2001年来到这里,老刘总是说什么都不能做,但是复杂性是不同的。我听着,我确信。”

京东3号员工:曾蜗居城中村 月薪1000块每天工作14小时

人们经常嘲笑京东的基因非常直截了当:直接、坚韧、缺乏美感。如果你和刘以及他的兄弟们接触密切,一切都会解释清楚。在电子商务热爆发的时代,半犹豫、半摇摆、半喘息都有可能跌入深渊。

你会越来越有感觉。京东真正强硬的是所谓的信仰。

就这样,依靠自学,彼得在12天内推出了京东多媒体的第一个独立网站。确切地说,这是一个独立的网页:jdlaser。当它推出时,只有十几个SKU。与目前的京东网站相比,页面效果非常初级,只有展示功能,没有互动。只有文字和简单的产品参数介绍,每个产品页面上有两三个产品图片,没有任何感人的描述或品牌介绍。网页上线后,即使是最简单的系统补丁和防火墙也没有完成。该网站上线后不久,就遭到黑客攻击,留下一条消息称“京东网络经理是个大傻瓜”。紧急修复后,黑客在网站上留言:京东网络经理仍然是个大傻瓜。

京东3号员工:曾蜗居城中村 月薪1000块每天工作14小时

很难想象,15年后的今天,JD.com这个当初技术如此薄弱的国家,今年第一季度竟然投入37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同比增长54%。15年前的2004年,JD.com开始在618期间开展周年推广活动。今天,JD.com 618不仅仅是购物,它还在不断为消费者、品牌、行业和整个社会创造全新的、无与伦比的价值。可以说,618见证了京东的成长,京东也通过618见证了中国消费升级的步伐。

京东3号员工:曾蜗居城中村 月薪1000块每天工作14小时

“那时候,我们上班的时候不怎么看表。工作完成后,我们离开时,根本没有下班的概念。”

彼得说当他第一次来这里时,他每月挣1000多元。他经常从早上8: 00工作到晚上10: 00以后,他只能在周末休息一天,有时甚至不休息。为了省钱,他和其他几个年轻人一起在海淀桥以西两公里处的村庄六郎庄分摊租金,每月租金280元。上下班的路很长。我该怎么办?一个人买了一辆60元的自行车,除了铃以外,到处都响,所以他不得不把链条锁好几次,以免丢失。

京东3号员工:曾蜗居城中村 月薪1000块每天工作14小时

“十多年前,当我爸爸问我在北京做什么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在早期没有这样详细的分工。当我来住的时候,我密切关注配送,拿着仓库网络电缆,整理货物,打包货物,然后搬家。我做过送货、拍视频、拍商品照片,甚至金融业务。”

为了口碑和体验,我们建议用户不要先在京东买东西

令彼得至今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11月,京东的仓库面积不够,订单量超过了生产能力,发生了仓库爆炸。京东不得不在网站上发布公告,阻止用户在京东下订单,并建议他们去别处消费。如果用户继续下订单,他们将因严重延迟交付时间而遭受巨大的声誉损失,这远远大于因关闭下订单功能而造成的暂时销售损失。

当时,大家都很着急。每天晚上6点,在银丰大厦工作的员工开车赶到仓库,接收货物,包装好并放到货架上。他们不得不匆忙吃盒饭,这样不好,所以每个人都买了很多辣酱拌饭。晚上一两点钟很忙,公司安排了一辆车回市里,第二天仍然准时上班。负责包装的员工用刀片包住他们的手,嗖嗖嗖地切断胶带,所有人都冻伤了,被割伤了。冬天仓库比室外冷。如果在货架上,它会流汗发烧。一些员工凌晨三点出门,却发现羽绒服被汗水湿透了。打印快递单、站着不动的员工晚上下来可以取暖,即使他们的脚有电暖气,他们也可以回家用热水泡很长时间。

京东3号员工:曾蜗居城中村 月薪1000块每天工作14小时

后来,刘得到这笔投资后,有人把刘描述为一只狮子和一群羊搏斗,当他们搏斗时,羊变成了狼。

当我被刘责骂时,我觉得我哥哥在家里说了几句话

刘经常提到的大胆和急躁。彼得和他一起工作了19年,在这件事上他也有发言权。

“快点,他真的很着急。他在银丰的时候,办公室很小。一旦他发现问题,他会立即出现在你面前,尖锐地指出你的错误。他很少绕开或隐藏它。在“但是”之前没有“是”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它非常直接。说了就走。”

"那么,当别人说你的时候,你会感到委屈吗?"

“有一种委屈,可以说,这和我哥哥在家里说的是一样的。”

彼得承认,他和刘一直尊重人才,与性格兼容,长期以来一直很好,并相信性格这么多年。

他给了我一个例子。最早,京东采购的材料报销是手工填写的。没有发票,只有购买胶带和工具店的收据。把它拿回来,然后邮寄到财务部。财务流程是如此的原始和粗糙,但是没有人会聪明到多填50美分和1美元,因为他们通常看到的老刘是一个有诚信的人,而信守诺言的老板从他当柜台的时候就坚持要正宗的特许产品,赢得了很好的行业声誉,而且业务回报也是成比例的。

京东3号员工:曾蜗居城中村 月薪1000块每天工作14小时

君子一言,五岳皆光。“诚实”的种子已经在彼得心中生根发芽。

据说京东有三把刀,第一把是“价”,第二把是“费”,第三把是“思”。任何不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的想法都应该被切断。彼得告诉我,刘的逻辑是,一切都要从客户体验开始,而不是从公司成本和利润开始。如果消费者需要它,他们必须解决它。由此产生的成本是你的事,你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

很多年前,他们没有“顾客第一”的口号,但他们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如果我服务好顾客,顾客将成为回头客,并继续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JD.com已经从电子商务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涵盖零售、数字技术、物流、医疗、保险、云计算等多元化业务的集团公司。其价值观中不变的“顾客至上”来自1998年中关村的一个小柜台。

从争夺体力到争夺智力的“专业京东人”

彼得一直是京东产品详情页面的“交易者”。在过去的15年里,用户一直被电子商务“侍候”,并从早期的惊讶发展到通常的使用。在熟悉的体验中,他们越来越需要被尊重和个性化,他们的焦点已经从商品属性逐渐转移到视觉美感和服务体验。

作为电子商务行业最早的潮流引领者和当前的领导者,京东商城互动功能的不断细化、可视化和变化反映了互联网消费者行为的演变。

根据彼得的回忆,当他拍第一张产品照片时,他用的是佳能a80的一台小型卡片机,它没有反光镜,也没有吸顶灯,所以他把它放在桌子上,打开窗帘,让光线更好。当时的标准是用户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品的外观、属性和信息。在没有米托秀秀的时代,彼得不太擅长P-pictures,产品照片可以在上线前简单地进行拍摄和剪切。

后来,云起电子商务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彼得认识到,京东的业务细节页面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并有提高转换率的利器。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不断优化业务细节页面,并建立了一支专业的拍摄团队。2015年京东总部竣工时,大楼里的一个loft空房间是他们的单人工作室,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还有几个专业工作室。

后来,为了不断改善用户的购物体验,彼得把注意力转向了拍照以外的事情,并尝试了很多新的商品展示方式,比如现在流行的全景展示、3d展示和短片展示,效果出奇的理想。

在“视觉世界”中旅行是不够的。不久之后,他开始跨越技术领域的边界,做了几件事,比如:

去网上试试化妆,让女人发现她们的美丽;

闪电般的智能创作平台能在一秒钟内生成数千份文案,让文案立即“失业”;

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工作室,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一个产品视频。

JD.com 618已经开始了。peter表示,随着每年JD.com平台上成千上万个品牌的增加,JD.com用户不仅是消费者,也是与JD.com关系密切的企业。在当前的大促销时期,它不仅是营销人员的主战场,而且设计师和文案围绕商品的主地图和细节页面所做的调整和修改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巨大”的工程。但是,传统的手工创建费时费力,尤其是在促销期间,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商家在修改页面时往往供不应求。因此,他的团队推出的闪电智能创作平台,一秒钟可以生成数千个产品介绍文案,已经成为数百万商家的“神器”,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逐步实现了机器文案和系统页面布局。

京东3号员工:曾蜗居城中村 月薪1000块每天工作14小时

5月30日,彼得和他的团队在京东云(鹤壁)数字经济产业园落户第一个智能工作室基地。拍摄业务除了服务入园企业外,还将辐射中原,帮助企业降低电子商务投入成本,提升产品展示形象,加快数字化进程。京东智能工作室是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拍摄设备,自2018年底开始试运行。截至2019年5月,签约服务单品数量已超过7000个,服务品牌包括李宁、interight、苏品、七匹狼、新秀丽等众多自营品牌和京东商户,为商户提供高品质的电子商务平面拍摄和电子商务短片制作。通过该智能控制系统,拍摄成本降低了50%,拍摄效率提高了60%,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标准化的电影制作。

京东3号员工:曾蜗居城中村 月薪1000块每天工作14小时

京东智能彭颖

可以看出,将技术转化为应用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用户改善了他们的体验,更有可能购买合适的产品;商家提高了转换率,增加了收入;该平台提升用户粘性和品牌声誉,进而提升市场份额和收入。

结局:很多人在四十岁的时候并不困惑,但是彼得,快四十岁了,总是有更多的追求和目标。作为“专业的京东人”,他有着鲜明的京东文化品牌,真诚、执着、热情、勤奋,每一次压力都会激发他更强的拼搏精神。当被问及在京东的19年中最难忘记的事情是什么时,他说,2008年汶川地震中,刘前往灾区救援,失去了联系。10天后,当他回到北京进入公司时,他拥抱了胡子拉碴的老刘,说:“回来真好。”。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京东3号员工:曾蜗居城中村 月薪1000块每天工作14小时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3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