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9字,读完约5分钟
人民网北京7月10日电(赵)近日来,“垃圾分类”的话题已经席卷了很多人的朋友圈。7月1日,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性时代”,北京、南京等许多城市也加快了垃圾分类。当整个人都在“练习”垃圾分类时,我们不禁要问:垃圾分类后会去哪里?做什么处置?城市如何“消化”这些分类垃圾?
垃圾分类后去了哪里?
根据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垃圾按“四分法”分为四类。
条例规定,可回收材料将移交给可回收材料利用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害废弃物采用高温处理、化学分解等手段进行无害化处置;湿垃圾通过生化处理、沼气生产和堆肥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干垃圾应通过焚烧无害化处理。
记者注意到没有“填埋”,这是因为上海将在2020年基本实现一级生活垃圾的零填埋。尽管填埋仍是全国处理城市固体废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填埋这种相对落后的废物处理方式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正逐渐被淘汰。
垃圾焚烧作为填埋的一种有效替代方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中国逐步实施。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占总处理能力的50%以上。
垃圾处理能力将逐步提高
虽然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置率接近100%,但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中国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仍然落后,尤其是餐厨垃圾的处理."对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回收研究所所长刘建国表示,随着废物分类的逐步推广,中国还将加快湿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预计在未来几年,生物处理设施将成为中国废物处理整个技术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记者还了解到,如果干湿垃圾不分开,垃圾在焚烧过程中由于含水量高,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因此,无论是垃圾填埋减少还是焚烧标准化,都有必要在前端对垃圾进行分类。
"垃圾收集应该以利用率为导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巡视员周洪春表示,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点,湿垃圾回收后再生产沼气和化肥是不可能的。有必要对资源进行分类,适应当地条件,充分利用一切。
整合两个网络,建设一个没有垃圾的城市
如何减少、回收和无害化城市垃圾?周洪春介绍说,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资源回收网络和垃圾分类网络的整合,这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回收效率。卫生系统向前延伸,可再生资源产业向后延伸,希望走向产业一体化。
“这是中国产业形式转变和制度逐步完善的必然结果。”周洪春说道。
当然,在新的城市化形势下,两个网络的融合也面临着许多现实挑战,如商业模式、利益分配等。
“今后,我们应该真正解决社会化、专业化和分工问题,然后解决收费问题。只有形成商业模式,形成长效机制,行业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实现“零垃圾城市”的目标。”周洪春认为,企业运营有助于降低成本,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周洪春表示,随着城市化的逐步完成,城市运营需要计算成本,但东西方的文化背景、能源质量、技术条件和产业结构不同,未来的市场需要大量探索。
新兴技术促进循环产业升级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文件精神,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基本完成垃圾分类系统,到2025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完成垃圾分类系统。
对此,各地都在探索一些有效的垃圾分类方法。记者看到,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成为挖掘可再生资源领域多重价值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北京的某个地区放置了一个可以自动报警的智能垃圾桶,并为居民打开了一张“智能绿卡”。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你可以“抢购”生活必需品;重庆两江新区批量使用垃圾分类智能设备,通过大数据平台管理实现动态监管;湖北省宜昌市在垃圾袋上安装了“电子眼”,并全程监督居民家庭餐厨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在处理站进行微生物发酵后,它被转化为生物肥料。
国务院2016年颁布的《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或整合可再生资源信息服务平台。
“推进可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规模化、绿化化和优质化发展,已成为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吴雨风表示,近年来,国家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包括科技投入,需要从技术、制度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商业驱动,这已成为提升循环发展水平的核心驱动力。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垃圾分类了,然后呢?详解垃圾处置和回收利用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3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