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22字,读完约7分钟

海洋观测浮标站。新华社

海洋气象观测平台。

100度

2012年8月4日,中国探险队员在挪威海域部署了中国首个极地大型海洋观测浮标。新华社

7月18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预报了今年台风“丹娜5号”的行进时间和路径,以及南海热带低气压对东南海域可能产生的影响。很多人听到这个预警消息都松了一口气,因为之前的预报信息显示,“丹娜”可能会“分裂”成两个台风,形成与两个台风“共舞”的破坏力;18日的预报显示,南海热带低气压的强度在未来不会有太大变化。

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据我们所知,台风预报和预警信息的发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建立的“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观测网是一个大型系统,包括国家海洋站网、海洋雷达站网、海底观测网、水面漂流浮标网、剖面漂流浮标网等。通过这些网络,可以随时获取海洋温度、海流、海浪等海洋环境因素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及时发布台风、飓风、风暴潮和海啸预警,为渔业、海洋运输、海洋石油开采等生产活动服务。

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从卫星上可以一览无余

最近,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迎来了两颗“星”,即海洋一号C卫星和海洋二号B卫星。2018年9月和10月,他们相继发射了l . 空,然后完成了在轨测试,并正式交付给用户进行商业应用。卫星海洋观测(监测)测量系统作为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海洋卫星组成,兼顾其他卫星数据应用,服务于海洋观测(监测)测量业务系统,主要由一系列海洋卫星(包括有效载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海上校准和真实性检验站点等组成。

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海洋卫星可以携带各种遥感器探测海洋环境信息,可以大规模、长时间地观测全球海洋,提供其他观测方法无法替代的数据源。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以“海洋一号”、“海洋二号”、“高芬三号”系列卫星为代表的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和海洋监测系列卫星,建立了优势互补的海洋遥感卫星观测系统。

根据《海洋卫星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开发发射10颗以上的海洋卫星,为海洋环境资源、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海洋生态和海洋安全提供丰富的不同分辨率、不同时效性、不同种类的多源海洋环境信息,广泛服务于气象、环境、交通、农业和水利等领域。

进入极地观察冷源

2019年,中国首艘极地科学研究破冰船“龙雪2号”成功交付,这无疑是世界极地科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交付意味着中国形成了“双龙极地考察”新格局,“雪龙”与“雪龙2号”合作进行极地考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现场支持和保障能力。就中国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的建设而言,“双龙探索”的新格局无疑将把极地水域的观测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作为地球的两个主要冷源,南极和北极控制着全球变暖和变冷的过程。包括极地海洋在内的极地区域立体观测能力的形成,对于掌握全球气候变化和分析主要气象过程的产生和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一直致力于极地考察和极地科学研究的能力建设。

在南极科学研究方面,自1984年派出第一个南极科学研究小组以来,中国先后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南极罗斯海地区的第五个科学研究站已进入建设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进行了35次南极考察。在北极科学研究中,2004年7月,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森地区建立了北极黄河。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进行了9次北极科学考察。海洋观测是中国极地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已经在极地地区建立了一个三维海洋观测网络,该网络由基地、海洋基地、空基地和冰基地组成。特别是在2018年中国第九次北极考察期间,中国科研团队在冰区成功部署了两套海冰-空气无人冰站观测系统,首次实现了北冰洋、海冰和大气的全要素观测,为研究北极海冰变化过程和机制,准确预测北极气候和海冰变化趋势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在2018年第34次南极考察期间,中国考察队在南极罗斯海的特罗瓦湾进行了地球物理调查,获得了海底地形、海洋重力和磁力数据。这是“雪龙”首次通过全覆盖调查获得南极洋海底地形地貌数据。

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制度保障整合力量

系统建设是建立海洋立体观测系统、提高观测能力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范,包括《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国家海洋观测网络规划(2014 ~2020年)》和《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 ~2025年)》,增加了海洋的数量。对观测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观测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建设海洋观测系统、规范海洋观测管理、积极参与国际观测计划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将“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列为重大项目,要求统筹规划国家海洋观测(监测)网布局,推进国家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和海洋外貌(监测)站建设,逐步形成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监测)系统,加强海洋生态、海流和海洋气象的观测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海洋观测已经初步走上了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的雏形。目前,它拥有海洋观测能力,包括海洋站(点)、雷达、海洋观测平台、浮标、移动应急观测、志愿船只、标准海洋断面测量和卫星等。沿海和近海观测已初步覆盖管辖海域,极地和海洋热点得到有效开展,卫星遥感观测方法成熟,海洋观测数据传输效率大大提高,海洋立体观测系统更加完善。

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是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络的总体技术单位。据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开局是进一步提高中国海洋观测能力的重要时间节点。此后,有关方面有效整合了国家海洋观测(监测)能力,建成了布局合理、规模适宜、体系完备的中国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监测)系统。形成覆盖中国管辖海域和重点海域的业务观测(监测)和测量能力,将满足海洋经济发展、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预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上航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海洋观测(监测)和测量需求。

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为互利共赢而共同努力

海洋观测作为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基础,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993年,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并组织实施了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方案,该方案现已发展成为13个区域观测系统,针对不同的要素,包括全球海平面观测、全球海洋漂流浮标观测、全球阿尔戈浮标观测和国际海洋碳观测。

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据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副研究员王说?介绍了在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等全球项目的指导下,国际海洋观测进入了多平台、多传感器集成的三维观测时代,呈现出业务观测系统与科学观测实验计划相结合、区域与全球一体化、“天堂-空-”多手段、国际合作数据贡献与共享的特点。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正在逐步建立,全球海洋观测能力正在稳步提高。

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王?他说:“中国将深入参与国际观测计划,重点建设覆盖台风活跃区、太平洋厄尔尼诺变化等重点领域的长期观测(监测)系统,改善海洋环流、台风生成和传播、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珊瑚礁退化、海洋酸化等重要海洋、气候和环境变化过程。”实时监控和预测能力。”

此外,中国将与参加“中国-小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并达成协议的小岛屿国家共同建设和维护岛礁生态联合测量系统;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和维护海洋观测(监测)系统,提高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海洋灾害预报和观测能力,实现合作共赢。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中国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观测网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37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