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7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隆重发布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向人们展示了事件视觉望远镜(eht)的威力。它结合了来自不同大陆的观测设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虚拟望远镜,其集成能力超乎想象。然而,这项尖端技术目前正在更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天文学项目“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将引领未来的射电天文学研究。

斯卡曲风是以总接收面积约1平方公里命名的。它由2500个直径15米的碟形天线和100多万个低频天线组成,预计在2030年后完工。它的任务包括:揭示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测试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探测引力波,宇宙中的暗能量,暗物质和探索外星文明。

与eht一样,ska采用无线电干扰测量技术,即通过计算不同天线接收的电磁波的相位差来计算天体的空分布。这就像一个人通过判断声音到达耳朵的时间来判断发声点的位置。这项技术有很高的分辨率,可以识别光学望远镜看不到的东西。他能区分纽约和北京报纸上的文字,这是真正的“千里眼”。

斯卡曲风具有更宽的观察范围和更好的灵敏度。eht的八个望远镜有几十个天线,ska有几千个天线,可以看到更远更弱的物体。就像在远处听蚊子的声音一样,如果一双耳朵不够,就用一万双耳朵听。

对如此多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需要一个超级大脑。对斯卡来说,这个“大脑”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干扰天线之间的距离越远,由于不同的环境,越有可能出现相位误差,并且处理数据越困难。从数据采集到图像发布,观察黑洞花了两年时间。主要问题在于开发一种新的基于海量数据的图像重建算法。斯卡曲风处理的数据是eht的100多倍,其计算速度相当于中国最大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的光是30多倍。这种计算量及其能耗对于当前技术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千里眼”助力探秘浩瀚宇宙

幸运的是,我们正在进入物联网时代。在物联网世界中,网络的快速升级极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能力;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出现,计算能力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据估计,20多年后,ska面临的问题将得到解决,我们将真正进入物联网时代。甚至地球上的射电望远镜也可以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观测网络。那时候,一旦泰空的异常事件被监测到,比如黑洞合并、疑似外星文明的信号等等。,我们可以迅速调动全球望远镜进行联合观测,准确定位和跟踪目标,并在第一时间给出预警和反应。

“千里眼”助力探秘浩瀚宇宙

在世界十多个参与国家中,中国作为创始成员,于今年3月签署了《斯卡天文台公约》。Fast是中国拥有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是北半球最敏感的设备,可以补充位于南半球的ska。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斯卡国际科学合作,有望成为新时期天文学研究的领导者。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人民日报》(2019年7月23日,第18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千里眼”助力探秘浩瀚宇宙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3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