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8字,读完约3分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这一要求的全面落实将有助于中国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抢占科技伦理的制高点。

科技伦理治理不仅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好消息,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挑战。一些新兴技术带来的科技伦理问题,涉及人类生命、健康与安全、隐私保护、家庭与社会关系、生态安全、资源配置等。,使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面临巨大挑战,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社会风险,并影响科技本身的持续健康发展。面对日益复杂的科技伦理问题,新兴科技的伦理规范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不再局限于道德层面。许多国家已将科技伦理规范纳入其制度和法律,并不断加强其治理。科技伦理治理作为一种审慎的、可控的治理,不仅鼓励科技创新,而且从伦理道德上对科技创新进行约束或控制,从而保证科技的健康发展,达到更好地造福人类的目的。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新知新觉)

实现治理模式的转变。对于科技的伦理治理,传统的治理模式是以“先做后说”为原则的。现代治理模式是基于预防原则,强调密切关注科研开发和应用的前沿,不断完善风险评估和加强监管,是一种“适应性治理”模式。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研究不能完全验证现代科学技术不可预测的风险,传统的“先做后说”的治理方法往往难以有效应对一些破坏性新技术带来的社会风险。因此,要完善科技伦理的治理体系,就要推动治理从传统的“做与说”向现代的“适应性治理”转变。

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新知新觉)

完善监管体系。随着生产、教育和科研的深度融合和综合发展,越来越多的空地区出现了真正的科技伦理监督。一些案例表明,制度内的监督不完善和制度外的监督缺失很可能导致科技伦理领域的“灰犀牛”事件或“黑天鹅”事件。因此,要建立严格的科技伦理监督体系,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加强监督机构的横向联系,不断扩大监督覆盖面;完善伦理规范和监督程序,使监督过程有据可依,有机衔接。完善科技伦理监督体系,实现新技术从基础研究开发到工业应用的全过程监督,实现对科研工作者伦理问题的终身问责,有效防止科技伦理违规事件的发生。

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新知新觉)

建立自律机制。研究人员能否遵循科技伦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自律。为了防范新兴科技的滥用等风险,在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同时,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科技伦理自律机制。例如,在大型技术企业内部建立伦理审查机制,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规范;相关行业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科技伦理培训,引导科研人员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增强各学术团体的监督意识,确保自律规范的落实,营造注重伦理道德的创新环境和学术氛围。

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新知新觉)

推进科技伦理法制化。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必要借助法律的刚性约束,推进科技伦理的法制化,加强科技伦理的治理。将科技伦理中的一些重要道德规范提升为法律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技伦理的法律化治理。我们要善于通过立法,依靠法律的权威,进一步巩固科技伦理治理的成果,增强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的伦理意识,使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在面对科技伦理问题时有一个明确的行为选择依据,更有效地调控科技发展及其后果。

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新知新觉)

(作者是杭州师范大学纪委书记,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民日报(2020年2月19日09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新知新觉)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