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3字,读完约6分钟
林杰创建的第一家无人便利店“简24”开业已经三个多月了。
据宜邦电力网报道,虽然目前只有一家店铺,但林杰在今年年初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投资。他选择不披露具体金额,因为会有资金跟进。
看到其他无人经营的便利店以“商品识别”为名迅速复制并登陆,或者抛出开数百家店的豪言壮语,林杰并没有惊慌。他向亿邦电力网解释说,这种信心来自于他对零售本质的理解,所以他坚持要慢慢来,但要坚定。
重力传感器多少钱?无人便利店的技术改造要花多少钱?林杰告诉宜邦电力网关于他的珍24和无人便利店的逻辑。
亚马逊标杆管理:识别商品和匹配人有多难
2017年,亚马逊的亚马逊go无人商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没有线,没有现金”的计划让业界叫嚣亚马逊将给线下零售业带来巨大冲击。
没过多久,这股风就吹倒了中国。
林杰自信地告诉宜邦电力网,珍24是最类似亚马逊go的无人便利店。
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比较:
面积:目前建24的第一家店铺面积为100平方米,不同于市场上5平方米、10平方米的无人便利店。亚马逊go占地160平方米,包括一个与商店隔离的约30平方米的座位空间。
Sku: Jane 24目前有1500个Sku,其中40%是新鲜产品,40%是酸奶、盒饭和广东菜,其余是常规商品。目前,市场上只有200 ~ 300个单品的无人便利店。
技术:视觉识别。林杰介绍说,目前,中国的无人便利店普遍使用rfid技术或扫描码来完成交易。简24不仅能识别商品,还能把商品和人配对。
林杰认为,公众对视觉识别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刷脸”上,事实上,“刷脸”是视觉识别中最简单、最容易的功能。
“对于无人管理的便利店来说,这并不像出门时刷脸进门付钱那么简单。还有很多问题:例如,如何识别同时进入的多人?如何识别戴帽子的消费者?消费者的面部与他所拿的商品如何匹配,等等。”
林杰承认,完成商品识别和人体匹配太难了。
商品识别主要涉及计算机视觉,即识别货架上商品信息的变化。
易邦电力网(Yibang Power Network)称,亚马逊go利用传感融合技术,通过手势识别、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设备和负载传感器,来判断用户购买了哪些产品,又退回了多少产品。
然而,亚马逊go的技术成本太高了。为了以有限的成本完成商店的翻新,简24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的研发和升级中。
据林杰介绍,目前,Jane 24拥有一支50人的技术团队,第二代门店从视觉到硬件的所有技术都是独立开发的。
珍24的第一家店有30多个摄像头,分别负责面部识别、消费者姿势识别和商品识别。
商品货架上的重力传感器是林杰在淘宝上花了几美元买的。他说精确到毫克的重力传感器会更贵,但对货架精度的要求并不高。经过技术团队的功能部门的测试和组装,独立的架子是在设计了集成电路板之后建造的。"自行设计的架子是为了确保架子能容纳传感器线."林杰解释道。
因此,在提货后,消费者可以通过位置和货架重量感应来识别商品,这是第一道防线;视觉是保证商品识别准确性的第二道防线。
技术或经营无人便利店的门槛在哪里?
尽管技术的独立所有权似乎为Jane 24设置了自己的障碍,但林杰认为,无人便利店真正的技术障碍在于“思考”。
“有一千种方法来匹配人和货物。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本、不同的实现途径和不同的效果。所谓理念,是指你能否找到一种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方法。”
在当前技术的瓶颈下,林杰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极客。他认为,如果技术暂时不能解决,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操作来解决。
例如,困扰许多无人便利店的“多人场景”问题是许多企业头疼的问题。如果很多人不能同时识别一个货架上的产品,我该怎么办?林杰说,亚马逊的200多名科学家花了三年时间没有解决这个场景问题。你为什么要挣扎?
“让经营者引导消费者排队,单位购物时间还是很短的。”
这也反映了林杰自己对“无人便利店”的理解。
他告诉宜邦电力网,无人管理的便利店不是“无人管理的”。
“说白了,我是一家便利店,卖的是100平米的广东料理。必须有清洁和整理架子的工作人员。我只是没有出纳员。”
据林杰称,目前珍24店有5名员工,其中2人定期工作(偶尔3人在午餐高峰期工作)。
此外,根据林杰的说法,Jane 24拥有非常完整的用户浏览数据和视觉数据,这不仅仅是用户面部的肖像,而是他对商品的整体姿势和反应。“我们将根据这些数据慢慢进行一些营销和推广。同时,我们还制作了一个全面的货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在每个货架前的热图来调整货架上的产品。”
成本控制:不能快速复制的原因
无人经营的便利店听起来“很贵”,各种生物识别、视觉和重力感应技术让它们感觉“很贵”。
然而,在林杰看来,现在无人管理的便利商店将被复制并在未来作为便利商店解决方案登陆,而单价为百万的无人管理的便利商店没有多大意义。
针对三个月内只开了一家线下店的情况,林杰告诉宜邦电力网,简24可以不计算成本而快速复制,但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要保证准确性并不容易。"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迭代算法."
“你用的是一台15000元的相机和一台500元的相机。效果肯定不一样,但在零售店使用高价硬件是无法收回投资的。”
同时,rfid技术方案的每个标签需要0.5元左右的成本,这对于普通便利店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林杰指出,一些同事为了更好地识别商品,将原本应该是5-6层的货架设计成4层,这样楼层就更高了,可以提供更多的摄像头和商品识别硬件。“但这非常有损便利店的效率。便利店本身的面积并不大,少一个货架会减少库存。这种不值得损失的行为不适合零售业。”
因此,在林杰的规划中,将便利店的改造成本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10万元是合理的,规模较小的店铺,如5平方米以内的店铺,改造成本不应超过4万元。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简24注定要“缓慢成长”。林杰说,2018年,Jane 24的目标是拥有200家线下商店。"我们必须改进技术和经验,以便在可以复制时迅速扩展."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对话简24林捷:我说的无人便利店是什么?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