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3字,读完约3分钟
当前,中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并重、跨入世界科技强国行列的新阶段。公开、平等和理性的讨论,甚至批评,应该是所有各方都乐于看到的规范
新出版的2018年第二期《中国计算机联合会通讯》(cccf)发表了黄铁军教授的文章《谈强人工智能》,对周志华教授的《谈强人工智能》和李国杰院士的《走实用人工智能发展之路》进行了批评和反驳。对此,李国杰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在《百家争鸣搭建学术平台》的《编者按》中大加赞赏:“我一直希望cccf能成为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我很高兴看到这种局面多年来出现的一些迹象。”
不能说李国杰的声明充分显示了一位资深科学家的宽广胸怀和深刻见解。
科学没有禁区,真理越来越清晰。公开、平等、理性的科技同行对话、讨论甚至批评,无论是国家科技计划和管理政策,还是具体的科学发现和技术成果,都是一个国家科研环境和科学文化健康的重要体现,也有助于减少科技决策的盲目性,有利于科技自身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一些部门和单位,科技领域的自由辩论和公开争论的气氛还不够浓厚。无论是科学技术政策、评估方法、奖励制度,还是有争议的科学发现和技术成果,即使科学技术同行有不同的意见,大多数都是“窃窃私语”,并没有多少人敢公开说出来。
这种尴尬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这是免费说”,也许你会“穿上一只鞋。”虽然有些部门和单位在开展科技决策前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要么发表意见的专家范围有限,缺乏代表性,要么“不同意见”被忽视甚至忽视。此外,提出异议的研究人员被视为不听话的“好斗的头脑”,在设立项目和评估奖项时,他们要么“阻挠”,要么“设置障碍”。
第二,“人面”,怕得罪同龄人。近年来,成果不可靠、宣传夸大、涉嫌欺诈的科技成果时有出现。然而,考虑到我们都是同龄人,我们很少有公众的怀疑和批评。“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质疑和批评是科学研究活动的应有之义,“人做事情是不对的。”双方都应该只遵循科学,不应该混淆人与物,更不要说制造矛盾。
一些科技同行的“沉默是金”的结果是,名义上的伪专家愚弄人民,不可靠的“重大发现”误导公众,不应上马的项目仓促上马,不应完成的项目混为一谈...从长远来看,它将影响中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与公共话题相比,科技创新是相对“利基”的,只有业内的小同行才能辨别真假,分清是非。科学界的自由辩论和公开辩论是不可或缺的。当前,中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并重、科技强国向世界迈进的新阶段。公开辩论、理性质疑和平等讨论应该是所有各方都乐于看到的规范。我希望《中国计算机联合会通讯》和李国杰院士在新年伊始所取得的良好开端能够得到保持和发扬。
《人民日报》(2018年3月19日,第23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人民日报:让科技争鸣成常态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