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2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iFlytek的“智能医疗助手”机器人在合肥庐阳区正式开始“实习”,每天协助基层全科医生完成诊疗工作。

据了解,“智能医疗助手”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是由HKUST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能够快速生成电子病历,并根据医患对话进行疾病诊断。在看到“智能医疗助理”的诊断后,医生可以通过“智能医疗助理”查看患者的病史,还可以查询类似病例、临床指南和对症用药。

据IFlytek官方介绍,通过智能语音技术,“智能医疗助理”可以在医患沟通过程中生成电子病历,并根据医患沟通信息自动提取病情。

“智能医疗助手”通过认知智能技术,全面学习了大量的医学专业教材、临床指南和经典案例,掌握了大量的医学知识,为医生提供了鉴别诊断,从而帮助医生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

此外,对于慢性病等重点人群,“智能医疗助手”将根据家庭医生制定的随访计划自动对患者和社区居民进行随访,协助医生跟踪居民的病情和健康管理,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等医疗大数据。

据宜邦电力网介绍,上一次出现“智能医疗助手”机器人是因为它通过了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综合笔试考核,成绩超过合格线96分,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讯飞的“智能医疗助手”机器人通过了笔试,从两个方面验证了科达讯飞取得的显著进步:

1.知识学习能力:利用“多语义深度学习”算法,从人民卫生出版社五年制医学本科的所有教材、临床指南、经典案例等资料中获取医学概念的知识表示和关系表示,使机器拥有庞大的医学知识库;

二是使用知识的能力:采用多尺度融合推理算法,包括“关键点语义推理”、“上下文语义推理”和“证据链语义推理”,机器具有段落和文本的多层次推理能力。

IFlytek医疗执行副总经理陆曾向宜邦电力网描述,IFlytek设想的人工智能诊疗新模式是:在医患沟通过程中,通过智能语音技术将医患沟通从语音转变为文本,并从中提取信息,结合机器学习和医学图像处理的能力,结合深度学习的决策能力,为医生的诊疗提供建议和思考。

这种模式在讯飞“智能医疗助手”的应用中得到了体现。

科大讯飞很快就进入了医学领域。

早在2016年6月,HKUST讯飞与安徽省医院就建立了“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依托HKUST讯飞的多项技术创新和安徽省医院的医疗资源开展联合科研。

一年后,iFlytek与安徽省医院联合建设了安徽省智慧医院,并与安徽省医学影像云平台、安徽省医院医学会远程会诊平台对接,正式连接全省41家县级医院。

登陆智能医院的产品包括:智能诊断导航机器人“孝义”、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门诊语音电子病历、口腔/超声语音助手、云医疗语音移动医疗工作站等。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科大讯飞机器人落地 和基层医生一起坐诊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