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00字,读完约9分钟

1995年,华为进入程控交换机市场,用新开发的“万门机”打开了市场缺口。

面对行业龙头企业上海贝尔,华为采取迂回包抄的策略,以利润为补贴,以低价为策略,先占领东北、西北、西南等落后地区,然后占领农村市场,再以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低价反击城市,从而降低了空对上海贝尔的利润,最终取而代之。

此时,在中国程控交换这个火热的时代,原本应该坐以待毙的任,在企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在内部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的交换市场饱和,华为会吃什么?

次年,任任命李莉为海外市场部总监,开始策划国际市场拓展。低价仍然是出海的最佳策略。华为率先以低价打开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然后以三分之一的价格和竞争对手更多的信号支持攻击葡萄牙,并逐步占领欧洲市场。

商业规则总是在流通。20多年后,中国手机制造商面临着国内市场的快速饱和,他们和任一样心存疑虑。随后,国内手机跟随华为的路线走向大海,并再次接手手机业务。

国内制造商在过去几年占领了印度和东南亚之后,欧洲终于成为了国内制造商的下一个聚集地。华为在布局上领先,小米紧随其后,而三星和苹果在欧洲市场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

欧洲不是印度,东南亚和发达地区对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不敏感。对于许多国内制造商来说,征服欧洲的意义不仅在于销售的扩大,还在于对品牌价值的肯定。美国束手无策,而欧洲是国内手机制造商走向世界之前的最后一站。

欧洲手机市场的模式是什么?

美国远离海洋,而欧洲则穿越高山和山脉。欧洲的手机市场比美国的要陌生得多。然而,主要国际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足以勾勒出欧洲的轮廓。

根据statista提供的2015年至2017年各品牌手机的季度销量,我们大概可以看到过去几年欧洲手机市场的变化和起伏。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三年里,欧洲手机市场有以下特点:

三星苹果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三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作为诺基亚倒台后的新霸主,三星在欧洲、北美、拉美和除亚洲以外的中东地区的市场份额约为30%,这是三星近年来稳坐世界第一的基础。

然而,在欧洲等发达市场,三星总是与苹果玩裸机游戏,双方的竞争可谓生死攸关。从数据来看,每年第四季度是三星全年销量最低的一个季度——每年9月份上市的iphone对三星的销量有直接影响。

去年发布的iphone x尽管价格很高,但仍在销量上击败了三星的旗舰产品。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提供的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iphone x的全球销量为1600万部,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手机产品。三星s9+在全球销量排行榜上仅排名第六,销量为530万台。显然,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三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iphone的压制。

双方殊死搏斗,但欧洲市场的第一阵营仍牢牢掌握在三星和苹果手中。当国内手机制造商打入欧洲市场时,未来几年最大的困难将是如何抢占两大巨头之外的市场,进而蚕食对手。

欧洲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中国手机市场的马太效应已经非常明显。从数据来看,欧洲手机制造商在未来几年将面临同样的局面。

近三年来,欧洲手机市场领先品牌的比例逐渐上升,并被列为其他阵营的品牌,总销售额的比例也逐渐下降,从最高的45%下降到27%。这意味着欧洲手机市场与国内手机市场具有相同的趋势。在过去的几年里,它在整合方面逐渐成熟,高品质的品牌也在不断扩张。空的终端品牌生存将被不断压缩,要么站在第一阵营,要么消亡,品牌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残酷。

攻占欧洲 是华为小米们打入全球市场的关键战役

这意味着国内品牌进入欧洲市场后,需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迅速占领市场,这样才能在欧洲生存。

华为的先发优势已经站稳了脚跟

通信领域的成功已经成为华为手机在市场竞争中的最大砝码。在中国,华为凭借其在通信业务上的技术优势,抓住了民族自豪感的品牌形象,迅速提升了华为的品牌价值,成为国内销量最高的高端手机。

在欧洲,华为在通信领域提前铺平了道路,为手机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过去的三年里,华为的销售份额从2%上升到13%,在欧洲市场排名第三,被认为是国内手机在欧洲市场的先锋。

相比之下,曾经在欧洲拥有一定销售份额的中兴、联想和tcl却出现了下滑。未来几年,小米和oppo将取代它们,成为本土品牌进入欧洲的另一股力量。

国产品牌攻击欧洲之路

对于国内品牌而言,当国内人口红利消失、市场饱和时,进入欧洲市场是争夺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作为一个发达市场,欧洲的价值远不止是简单地增加销量。

目前,除华为外,小米和oppo都明确提出了进军欧洲的战略计划。过去一个季度,小米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根据canalys提供的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华为以38.6%的销售额增长和16.1%的市场份额继续稳坐第三位;另一方面,小米继承了国内和印度市场的快速态势,从2017年开始占据了5.3%的市场份额,增长率高达999%+,可谓来势汹汹。

华为和小米的成功表明,国内手机制造商在战略上获得了积极的反馈。如今,经过十年的动荡,中国品牌已经在智能手机浪潮中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成为全球市场上最重要的力量。如今,进入欧洲市场将成为国内制造商以品牌、质量而非价格取胜的重要一站。

根据canalys统计的欧洲产品趋势,2018年第一季度,欧洲手机市场与主流市场没有什么不同:

18: 9全屏逐渐成为主流;双卡双待式增加更受欢迎;配备4g以上内存的机型增加82.7%;双摄像头和三摄像头型号同比增长155%。

显然,国内手机对市场趋势的反应可以说是迅速甚至激进的。华为率先推出“三个摄影师”,其意图并不明显。与徕卡的合作也成为华为在手机摄影领域最强有力的代言。

除了华为,小米和over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增加他们在欧洲影响力。

不久前,小米宣布了上市招股说明书,并正式推出了在香港上市的计划。后来,雷军拜访了李嘉诚,给他看了小米的手机,并达成了合作。长江和记黄埔和小米结成全球战略联盟,将小米的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生活用品引入长江和记黄埔在全球的电信和零售部门。

长江和记黄埔在全球拥有超过17,700家零售和电信商店,在11个国家拥有近1.3亿活跃的移动电信客户,欧洲是长江和记黄埔的重要市场。这一合作将使小米能够解决进入欧洲市场的渠道问题,并赶上作为后来者的华为。

与华为小米相比,oppo在进入欧洲市场方面没有明显优势。在高通公司2018年合作峰会上,oppo正式宣布将进军日本和欧洲。目前,日本市场运行明显,但欧洲市场运行不多。

与国内和东南亚相比,欧洲市场发达的地域属性使用户对价格不敏感,购物相对理性,因此oppo良好的营销风格不适合欧洲市场。同时,oppo在欧洲市场的产品劣势相对明显,oppo需要在配置、工业设计和创新功能上有更强的产品支持。

然而,根据新闻报道,oppo已经关闭多年的find系列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作为oppo的旗舰系列,find无疑将成为oppo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作为oppo的兄弟,vivo早在2017年就宣布进入欧洲,但迄今为止它还没有看到vivo在欧洲市场的作用。然而,在今年年初的mwc上,vivo以一个apex模型吸引了国际媒体的注意,而离屏指纹技术也是最成熟的vivo。显然,vivo在产品技术储备方面已经做好了全面进入欧洲的准备。

中国四大手机品牌巨头华为和小米在征服了国内和东南亚市场后,终于在2018年吹响了征服欧洲的号角,分别在欧洲市场寻求优势和突破。未来几年,欧洲将成为中国品牌市场表现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附言

对于华为、小米和ov来说,在销量令人担忧的情况下,进入欧洲是全球扩张的重要一步。然而,与印度和东南亚不同,国内品牌成功占领了欧洲市场,这不仅缓解了销售焦虑,也缓解了品牌焦虑和产品焦虑。

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文化上与发展中国家大不相同。消费习惯的差异以及对品牌和产品的要求显然要高得多。仅仅依靠价格战很难在欧洲市场有所作为。

这一困难是国内品牌在之前的市场扩张中从未遇到过的新困境。如何让欧美用户了解任何国产品牌的产品质量和创新实力,将是华为小米OVs的重要一步。然而,从今年许多刘海屏和立式相机的产品形式来看,国内厂商还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产品实力,“山寨”的最后一口气正等着各大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文化升级来摆脱它,从而真正采取强硬立场,与三星和苹果对抗。

攻占欧洲 是华为小米们打入全球市场的关键战役

过去,华为和中兴一直被美国拒之门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利阴霾仍将是国内手机的敏感领域。然而,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前,国内制造商将在欧洲战场上经历一场“发达国家的客场之战”,形成一场进军北美和未来打入全球主要市场的演习战。

对于国内制造商来说,欧洲市场将是一个艰难但有利的一站。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攻占欧洲 是华为小米们打入全球市场的关键战役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