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63字,读完约11分钟
[摘要]除非航空摄影无人机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大大提高,技术成本大大降低,否则在航空摄影领域很难出现同类竞争企业。
《时代周刊》记者卢义夫来自北京
作为无人驾驶飞行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大江并不担心融资问题,但其发展布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过三年的再融资,大江以另一种姿态重返公众视野。4月20日之后,机构投资者陆续收到大江新一轮融资的卖空通知,标志着近一个月10亿美元融资的结束。然而,这一轮融资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江采取了“b+d”的融资方案,即投资者必须认购一定比例的非回报D类普通股才能获得B类普通股的投资资格,这让很多投资者反感。
至于融资和上市的传言,大江告诉时代周刊,它不会发表评论。
事实上,融资和上市背后是大江近年来的发展挑战。那些曾经需要绕过大江才能生存的无人机制造商,近年来已经找到了自己相应的细分领域,成为了主导者之一。当大江试图进入这些子领域时,人们发现它不能简单地在无人驾驶飞机上复制它的成功。原因是大江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企业市场的决定性因素。
“除非空中无人机大大提高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大大降低技术成本,否则很难看到有竞争力的类似企业出现在空中摄影领域。”无人机行业分析师杨浩告诉《时代周刊》,在其他无人机应用领域(如警察和农业等)。),可能会有产品、技术和份额超过大江的企业。
独角兽很受欢迎
根据大江的要求,机构投资者只需认购一定比例的非回报D类普通股即可获得B类普通股的投资资格,D类普通股实质上是一种“无息债务”,锁定期最长为三年。更重要的是,大江的竞价模式更注重投资者认购D类股的比例。认购丁类股的投资者比例越高,获得参与资格的机会越大。
这种新颖的融资方式也引发了风险投资界的震动。在众多投资者眼中,大江跳出了以往由专业财务顾问撮合大型基金的做法,选择了“出价最高者胜出”的竞价排名模式来吸引中小投资者。另一方面,大江并未主动披露财务数据,投资者也无法根据公允价值方法对大江进行定价。
但这样的游戏规则并没有吓跑投资者。大江宣布,融资计划发布后,已收到近100家投资机构的融资融券申请,各机构的认购总额比原计划高出30倍。4月15日,DJI创新向部分认购比例较高的投资者发送电子邮件,显示5亿美元的最高平均d /b认购比例已达到1.61,即认购1万美元的b股和1.61万美元的D股。
“本质上,大江希望在融资的同时,不要让原股东和控制者稀释对公司的过多控制权。”chansons Capital执行董事沈梦向《时代周刊》记者表示,大江目前可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上市计划和退出机制,而采取这种融资方式是为了提高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换句话说,大江更倾向于寻找长期战略投资者,而不是短期金融投资者。”
从股权结构来看,以王涛为首的大江管理层仍持有大量股份。据融资文件显示,DJI创新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高达74%,其中红杉、彭凯华英、accel partners等机构投资者持股12%,香港科技大学等个人投资者持股14%。
从外界来看,大江在融资方面表现强劲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独角兽”的追逐。据融资文件显示,DJI的投资前估值高达150亿美元,在国内独角兽估值排行榜上名列前十。此外,DJI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垄断全球无人机市场的高科技企业之一,这使得DJI在资本市场大受欢迎。
进入企业市场
事实上,大江并不缺钱。根据融资记录,10亿美元的融资将成为大江历史上最大的金额。据公开资料显示,DJI自成立以来已进行了四轮融资,融资总额不超过2亿美元。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中国、众恒星光、源展资本等。accel partners的最新投资发生在2015年,融资金额仅为7500万美元。
三支军队没有动,粮食和草先来了。这笔融资被视为大江拓展新业务的储备弹药。据媒体报道,此次融资的主要目标是向三个新方向扩张,包括医学影像、教育和新兴产业,其中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机器人。
在融资文件中,大江透露,在现有的两个行业中,无人机行业(包括消费者和行业层面)在2017-2021年将累计达到88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规模,而成像行业的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以上。
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大江必须在企业市场上发挥自己的实力。虽然大江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中占有70%的份额,但近年来,由于许多“黑飞”事件和监管政策的收紧,无人机热潮正在降温,大江将逐渐触及这一轨道的制高点。
相应地,企业级市场有/0/的巨大增长,特别是植保无人机已经成为空中无人机的新高地。据第三方机构艾瑞咨询(iResearch)预测,2025年国内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其中农林植保约200亿元,安防市场约150亿元,电力检测约50亿元,航空摄影及娱乐消费市场约300亿元。
“尽管近年来非常流行,但农村地区的实际普及率不到2%。”吉飞科技的联合创始人龚泰勤说,去年吉飞服务了1500多万亩农田,而中国有20多亿亩耕地。按每年每亩至少喷洒农药3-4次计算,市场当量为80亿亩,仅喷洒药物的服务成本就能创造800亿个市场。
在龚看来,植保无人机只是打开智能农业市场以及农村地理信息、农业数据服务和农业机械共享等大规模产业变革的一把钥匙。“空的利润比植物保护高出几个数量级。”
从收入结构来看,大江在企业市场的影响力明显小于无人机。据Caixin.com统计,去年大江总营业收入为175.7亿元,同比增长79.6%;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123.2%;其中,消费无人机业务占大江总收入的85%。
发动价格战
自2015年底第一台农业植保机械mg-1发布以来,大江全面正式进入企业级市场。当时,DJI创新公共关系总监多利告诉《时代周刊》记者,2016年将是DJI正式进入2b市场的第一年。“无人机的技术优势是我们的核心,DJI将依靠这一优势进入各行各业。”。
在过去的三年里,大江一直保持着“每年迭代”的节奏来推出新产品,试图打入这片沃土。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有11000架植保无人机,其中包括大江7500毫克系列。《极限飞行方向》告诉《时代周刊》记者,目前,该公司在中国共有7562架植保和测绘无人机。
然而,现实情况是,在植保无人机领域,一度被大江逼入绝境的极限飞行技术占据了主动优势,进而打破了大江的攻势。虽然大江销售的农业无人机数量超过了极限飞行,但极限飞行去年的销售额达到了3亿元,被认为是这一细分市场的强势玩家。
对于植保无人机的市场分析,大江和奇飞有非常两极的判断。据大江称,国内植保无人机的总市场容量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达到饱和,因此大江认为未来的制造商很难通过销售硬件来盈利。
但是,齐飞认为,中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仍然很低,广阔的农业区域需要大量的植保飞机作业。龚秦雨告诉《时代周刊》记者,目前中国农业无人机的实际普及率还不到5 %, 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吉飞的计算,中国至少有12亿亩耕地适合无人机完成植物保护,前提是有rtk和高清地图等基础设施的支持。
龚透露,2016年菲菲的收入约为4700万元,而2017年则超过3亿元,接近8倍的增长率。他表示,目前处于全国小麦统一防控阶段,赤壁飞植保无人机日均作业量超过15万亩,相当于2014年全年作业量。“根据这一估计,赤壁飞今年的收入规模将至少增加三倍”。
为了打败菲菲,大江首先牺牲了一场价格战。去年10月底,继奇飞推出三款新的P系列产品后,大江还发布了mg-1s高级和mg-1p系列(mg-1p、mg-1p rtk)植物保护无人机。除了额外的保险和护理计划,mg-1s高级版的国内价格比上一代低了近12000元,降价幅度接近40%。
与此同时,DJI总统罗振华也表示,DJI不应该考虑农业行业的利润,而应该让农业受益,让植保队和提供服务的农民受益。“当你在大江开发农业无人机时,你必须在两三年内盈利吗?你一定要靠卖硬件赚钱吗?没有人证明这种模式。”他说,农业在大江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大江的业绩还在继续增长,可以承受一定的投资和损失。
从2c到2b的艰难跳跃
“客观地说,大江发起的‘价格战’是一种好钱赶走坏钱的行为,对行业和社会都有好处。”龚表示,大江降低植保无人机价格,对其他中小型无人机制造商是一个重大打击,“这将加速淘汰那些没有技术积累、没有商业运营能力、依靠政策分红和国家补贴生存的无人机制造商。”
"但是大江和菲菲之间的竞争不是一维的."龚认为,虽然两人都在探索植保无人机领域,但奇飞和大江推动行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却完全不同。
这里的区别主要是指农业无人机的使用。在转型之初,菲菲决定不卖无人机,只卖服务,并为农民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大江继续遵循无人驾驶飞机的想法,并把它们卖给代理商或农民。
无人机行业分析师杨浩表示,成熟的航拍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是大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种技术的积累会帮助大江开发其他行业的产品,但这种帮助并不是决定性的。“在许多方面,飞行控制必须结合飞行环境和任务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这不是一般的技术联系。”
他介绍说,无人机在一个领域的成熟使用涉及到多种因素,如技术成本、人才规模、行业成熟度和行业本身的产业链成熟度。以农业为例,无人机系统在技术应用、产品化和商业模式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应用条件。
“无人机是根据任务设计的空机器人系统。一旦任务改变,环境特征、飞行功能、载荷组成等。必须结合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重新设计,因此存在很大的差异,几乎在所有地方都不同。无人机技术在不同行业间的转型并非易事。”杨浩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这意味着国内外无人机公司在其他应用领域仍有空。除了极限飞行,他们曾与大江在便携式无人机领域拥有零度智能控制,最近宣布将调整公司的安全方向。在侦察飞机上用于检查工业;另一家无人机巨头怡航航空公司也在调整其战略方向,重点是载人无人机和无人机物流。
经过三年的探索,大江也在调整企业市场战略。去年底,大江首次公布了其未来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计划,称在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大江也开始从销售硬件转向销售服务,并通过销售服务获得收入。
杨浩认为,从长远来看,大江将在全球无人机领域占据垄断地位,但包括大江在内的国内外无人机公司将转向其他应用领域或发展到其他领域,如农业、电力、警察、测绘、遥感、军事等。“除非空中无人机大大提高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大大降低技术成本,否则很难看到有竞争力的类似企业出现在空中摄影领域。”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大疆不惑:无人机王者飞入深水区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