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2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在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茶叶实验室)接受采访时,我不时听到专家们谈论“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往往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效益,但它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加强相关基础研究将有助于振兴茶业。”茶叶实验室的夏涛教授说。
不久前,经过十年的努力,实验室成功破解了中国茶树的全基因组信息。茶叶实验室主任万教授说,有了这些“密码”,茶叶之谜就可以逐步解开。"这项基础工作是值得的,即使它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
正是由于成功破译了茶树的基因组信息,才发现了茶的进化史,澄清了茶的起源。更重要的是,由于茶叶的品质、风味和口感依赖于茶叶基因组信息及其表达,这将极大地促进茶叶风味的调控、分子育种、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以及保健功能的研究。
茶叶实验室的张教授非常清楚中国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中国茶叶种植管理粗放,亩产量低,平均亩产量仅为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等产茶国的一半左右;出口产品主要是出口价格低的低档生茶;质量和安全存在隐患..."这些似乎是工业发展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基础研究的薄弱."
我国传统绿茶产地主要生产名优春茶,夏秋茶的鲜叶大多因原料粗糙陈旧而被丢弃,但夏秋茶是制作黄达茶的原料。茶叶实验室在世界上首次发现,黄达茶与绿茶和红茶相比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一旦研究结果公布,黄达茶就从“无人问津”变成了“炙手可热”,而且价格还涨了好几倍。"这是基础研究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张对说道。
酯型儿茶素是造成茶叶苦味的主要原因,但其合成机理一直困扰着学术界。茶叶实验室首次发现酯型儿茶素合成的关键酶,证实了儿茶素合成途径的存在。因此,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可以影响酯型儿茶素的合成量,并且可以控制茶的苦味。
茶叶实验室的研究集中在茶叶基础领域的主要问题上,已成为实验室研究的四个重点方向,包括茶叶生理生态与种质创新、茶叶次生代谢与品质化学、茶叶保健功能与作用机理、茶叶品质安全与加工利用。"这与当前国际茶叶研究的趋势高度一致."茶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韦朝领教授说。
“要让中国茶在世界上散发出芳香,我们必须有一个国际视野,用一个世界视野来观察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夏涛说,茶叶实验室已经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并与新泽西州立大学和马歇尔大学建立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外国进行联合研究将有助于我们采用最先进的国际概念和技术来理解茶和发展茶。”
《人民日报》(2018年6月15日,第18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围绕茶叶基础领域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创新故事)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