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1字,读完约5分钟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第41次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7.72亿,其中学生占25.4%。更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们越来越小,甚至不到3岁。
在多彩的虚拟世界中,既有高质量的资源,也有垃圾信息。一些令人上瘾的网络游戏、邪恶漫画、不良小说和网络赌博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做好网络工作,给孩子一片互联网的蓝天,对中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和迫切的。
上网变成了“每天”
“今天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孩子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互联网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互联网老化是正常的,而使用互联网也是青少年必备的技能之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研究所所长孙鸿雁认为,学校和社会不应该把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反对互联网伴随儿童成长,而应该正确引导互联网。
“中小学生的心就像一片广阔的田野。使田地不生杂草的最好方法是种一种金色的‘水稻’。”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罗淑庚建议,要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让孩子们更加注重有效的学习、户外运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吃了“精神盛宴”之后,孩子们自然可以提高他们对互联网上不良内容的免疫力。
“对于年轻人的网络行为,学校不应该封锁。与其被动地防止不良上网,不如积极引导青少年上网,健康上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齐认为,目前许多学校的规定,如“在课堂上不准使用手机”,仅限于是否允许使用,而缺乏如何使用手机和上网的有效指导。事实上,最重要的是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观念和认知,教会他们如何合理、合法、适度地使用网络。例如,网络安全、网络道德等内容可以纳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父母是“标杆”
“指导、履行职责、教好、区别对待。陪伴、热爱、热爱和重视日常生活. "教育部近日发布了三个字的《网络游戏预防》和《给中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要求家长引导教育,以身作则,注重陪伴,引导心理,与学校合作,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防止中小学生沉迷网络。
父母的指导和陪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你让你的孩子做这件事,父母必须先做。"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裴涛建议,家长首先要看自己上网的方式是否合理,接受的内容是否积极,为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们学会健康地使用互联网。
"家庭应该是抵御网瘾的第一道防线."孙鸿雁还认为,父母应该每天花一点时间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在业余时间做什么,鼓励孩子和朋友交往,了解朋友,培养一两种常见的家庭运动。如果你想上网,尽量陪孩子上网。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开始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喜欢上网。事实上,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是因为他们讨厌学习。如果学习任务太重,使孩子感到疲劳,就会给沉迷于网络的孩子一个机会。”裴涛提醒家长要培养孩子健康广泛的爱好,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增加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享受假期,拓宽健康的兴趣,培养文科”,如读书、下棋、锻炼、做家务、探亲访友、全家旅游、参观博物馆、欣赏音乐会等。,让多彩的现实生活吸引着孩子们。
齐心协力保护“幼苗”
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生活习惯仍处于形成阶段。面对开放的网络,他们缺乏辨别力和自制力。为了防止网瘾教育和引导工作取得成效,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打“组合拳”。
在2017年寒假和2018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寒假“保苗”活动,重点整治非法直播、网络游戏和“邪教”动画视频,采取多种措施推广“保苗”?网络安全课”,引导青少年绿色安全地上网。
政府应进一步规范网络运行,实施科学的信息分级制度,制定行业标准,加快网络立法进程,依法完善监管措施,有效化解网络风险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永江建议。
学校能做什么?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引导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做好预防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方尽最大努力,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确保做好预防工作的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是加强对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基本情况的了解,要求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全国中小学负责任的督学应将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育正在打一场‘注意力之战’。我们的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价值,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校园生活,引导中小学生走上积极健康的成长轨道。海淀区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校长董红军说。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开发、发布和运营适合儿童的、积极健康的、充满乐趣和想象力的游戏,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孩子“触网”低龄化净网护苗宜疏不宜堵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