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0字,读完约2分钟

如今,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但它也给了许多骗子一个机会。有时,当防欺诈措施松了,手颤抖了,不该转移的钱就转移出去了。最近,微信和支付宝推出了延迟到帐功能,帮助被骗者弥补。

7月底,济南赵女士发现自己的一个游戏平台账号被屏蔽,并迅速找到一个自称能够屏蔽的“客服”。在赵女士按要求通过支付宝将“运营费”转移给对方后,对方进行了勒索。幸运的是,在转账过程中,支付宝的风险控制系统提醒用户使用延迟到达。在发现自己被骗后,赵女士迅速报案并冻结了交易。几天后,支付宝收到了警方停止付款的命令,转账按原路返回。

转账被骗有“后悔药”?微信、支付宝可延时到账

事实上,通过延迟到达来防止电信网络欺诈已经在银行自助柜员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2016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个人通过银行自助取款机向不同账户转账,资金在24小时后到达。

据专家称,随着银行的自助渠道增加了对电信网络欺诈汇款的甄别和防范,犯罪分子开始更多地瞄准第三方支付。有些人利用他人的头像和昵称进行欺诈,有些人以“异常交易”为由冒充客服人员进行欺诈...转移的延迟到达会给被骗者留下报案和公安机关与第三方支付拦截资金的“黄金时间”。

为此,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引入了延迟到达功能,用户可以选择在2小时或24小时后到达。

应该提醒的是,延迟到达不会取消交易。如果处理不及时,到时候还是会通过第三方支付到对方的账户。

「面对防止电讯网络诈骗,银行与警方的沟通日趋顺畅,而调查及控制系统亦已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查询及冻结涉案资金的效率。相比之下,第三方支付机构、警方和受害者之间的沟通效率相对较低,办案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一位第三方从业者说。

“要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与警方合作,优化反欺诈流程。”蚂蚁金服副总裁芮熊文表示,如果选择迟到的用户发现自己在到达前被骗,应及时报警,并将相关报警证明上传到支付机构,转账将被暂时冻结。一旦警方判定这是欺诈,转账可以同样的方式返还。

专家建议,依靠大数据,第三方支付机构抵御电信网络欺诈的防线应该进一步向前推进。一方面,支付机构需要增加与警方的风险客户数据共享,建立风险黑名单数据库,并自动实施拦截;另一方面,当用户转移的资金超过一定数额时,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验证,如让用户填写假名等。,以保护用户资金的安全。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转账被骗有“后悔药”?微信、支付宝可延时到账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