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马岩、盖伯明)记者了解到,面对疫情,北京各科技主体从各个角度不断努力抗击疫情。
“根据传统的医学方法,肺炎患者需要进行ct扫描来制作500多张胶片,医生应该逐一查看以做出诊断。但是,人工智能可以在10秒钟内绘制3d模拟图像,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接收大量患者的医院而言。”数码坤(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马春娥表示,如果调整日期,可以清楚地看到3d肺部图像上红色块区域的扩张或收缩,从而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
据悉,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除夕夜开始研发,并于2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在许多治疗COVID-19肺炎患者的重点医院得到应用,如雷声山医院和武汉市中心医院。
在客流量大的北京西站,通常会有大量的乘客不停车通过车站出口。在工作人员的显示屏上,每个出境旅客的体温都显示在头部。如果温度异常,系统将自动发出警告。
“这是我们专门研制的双光源疫情检测设备。它有一个红外热像仪和一个可见光摄像机。它集温度测量和视频监控于一体,每分钟可检测200多名过往乘客,便于及时检测异常体温。”北京歌苓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赵勇说。
在疫情期间,北京市政府向科技企业寻求解决方案:在一些拥挤的地方,尤其是火车站,温度测量较慢,容易造成人群拥挤,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格林深瞳的30多名R&D员工放弃了他们的假期,在元旦那天投入到紧张的R&D工作中。
“我们的研发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如何将红外热像仪测得的体温与可见光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结合在一个屏幕上,以及戴口罩、帽子和眼镜的人如何让人工智能系统识别出这是一张人脸。为此,我们在真实场景中收集了大量数据,进入系统,反复调试,直至成熟。”赵勇说,除北京西站外,该设备已在北京其他100多个人流较多的地方投入使用。
2月27日,北京卓成惠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准上市。该试剂盒只需要90分钟就能产生结果,并且在获准上市后,它已被用于诊断疑似病例和筛查高危人群。
截至3月中旬,卓成惠生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生产能力已达到每天10万人,已有40多万人的试剂盒被送往武汉等疫情防控一线。
面对疫情,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在快速诊断、药物筛选、疫苗研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智能测温系统开发、医生在线咨询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在与病毒赛跑。,相关技术设备正逐步出口海外。
目前,北京市科委等部门已制定并发布了10项措施,以“加强COVID-19肺炎的科技研究”,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提供服务,帮助打赢防疫和控制的战斗。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北京科技企业持续输出战“疫”创新力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