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86字,读完约11分钟

“在东莞,如果你错过了胜利,就不会有高薪”。

12月4日上午,《经济观察报》记者来到东莞市长安镇金霞社区金盛智能(300083.sz)的子公司东莞华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成金属”)时,厂门口的招聘广告上写着:随后,记者在距花城3公里的金盛智能坪前工厂看到了同样的场景,那里的招聘横幅和展板被墙壁和工厂大门覆盖。

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金盛智能平前厂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解释说,金盛智能的所有业务部门目前都在招聘一线生产工人。“春节期间一般有100-200人失踪。目前的招聘主要是为春节前后的人员流失做准备。”

然而,当记者当天再次来到金盛智能金霞厂时,却是一片混乱:工厂里堆满了凌乱的设备、废纸和纸盒,只有垃圾清理人员可以看到。工厂门口张贴的通知显示,由于数控二生产(金霞厂)工厂租金到期,为了集中资源优势,增强盈利能力,公司决定整合边肖平前厂和数控二生产的资源,数控二生产的机械设备搬迁至边肖平前厂集中生产,搬迁工作于10月底完成。

手机供应商们的年底:产品转移、员工何去何从?

近日,广东金盛智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盛智能”)因“假日门”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1月底,一封关于金盛智能运营遭遇重大困难、部分员工休假五个月的通知信在网上流传,引起了关注。随后,金盛智能证实了假期的真实性,但表示“在操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误报”,并表示:“只有18名员工参与了暂停工作。”

手机供应商们的年底:产品转移、员工何去何从?

集中在工厂进行资源整合被认为是提高智能成本降低的另一种方式。

“行业正处于低迷时期,金盛智能肯定受到了影响。最大的感觉是订单量减少了。与2016年的高峰期相比,今年的订单量下降了30%-40%。”金盛智能的一位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在订单量下降的情况下,金盛智能一直在压缩成本。

除了金盛,全球领先的光电子产业欧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菲科技”002456.sz)也因“搬迁传言”而备受关注。

智能手机行业已经进入库存发展时期,与手机制造商关系密切的供应链制造商也迎来了大考验。性能上的滑铁卢、工厂的搬迁、主要产品线的转移以及手机业务比重的降低构成了手机供应链制造商的普遍生命。

金生“假日门”背后

关于“假日门”事件,上述金盛智能平前厂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推进业务重组,降低运营成本,精简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的部分人力,共涉及18名员工;与此同时,他“解雇”了一名绩效不合格的员工。

“我们公司的厂区非常分散,每年的物流成本和场地成本都被浪费了。搬迁金霞厂区也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和降低成本。”上述金盛智能平前厂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

对于金盛智能人力和厂区的调整,一位电子元件分析师认为,这实际上反映了手机供应链行业的现状:由于手机厂商销售不佳,手机供应链企业压力很大,为了获得新的增长势头,供应链厂商都在尽力降低成本。

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业务是金盛智能成立于2003年的主要业务之一。其主要客户是华为、oppo、三星等手机制造商。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衰退等原因,金盛的智能性能受到了影响。

根据《经济观察报》关于金盛智能的年度报告,金盛智能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9月的收入分别为51.36亿元、64.22亿元和41.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4.61亿元和-1.02亿元。

2018年,金盛智能业绩遭遇滑铁卢,业绩逐季下滑:财务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5.16%,上半年同比下降91.40%,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24.35%。

关于净利润大幅下降,金盛智能在第三季度报告中表示,2018年前三季度,由于消费电子行业持续低迷,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市场竞争加剧,整体订单量下降,导致公司精密结构件产品销量下降,对精密结构件产品销售的毛利率产生了一定影响,造成了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大幅亏损。

根据预期产业研究所向《经济观察报》提供的数据,2013年至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呈上升趋势,2017年开始出现拐点。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59亿部,同比下降3.97%;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3亿部,同比下降15.12%。

“随着智能手机热潮的逐渐消失,供应链受到了影响。2018年,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制造商的手机业务呈现疲软状态。”未来工业研究所的研究员徐硕说。

金盛智能秘书长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结构件业务的表现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司今年的战略调整就是基于这一考虑。一些相关的金属零件资产将在常州投资,因此将有搬迁行动。

根据天研查工商信息,今年9月20日,金盛智能与其子公司东莞市友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常州成加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赵。

产品转移

赢得情报布局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还有传言称,华为将从光学和光电行业的全球领导者、华为和小米的供应商欧菲科技迁走。

12月4日下午5时许,《经济观察报》记者来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龚铭街白松路法华路的欧菲科技园。公园被"留在门前",公园干净整洁,办公楼和厂房已经放置了很长时间。“没有人去里面工作。有的原生产工人搬到了南昌,有的搬到了陈工业园区那边的厂区,而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也搬走了。”欧菲科技园的保安告诉《经济观察报》,科技园已经建立了将近一年,公司的具体计划还不清楚。

手机供应商们的年底:产品转移、员工何去何从?

随后,记者来到距科技园约2公里的陈工业园区,这里是科技在深圳的另一家工厂,员工称之为“第二工厂”。

在第二个工厂里,每隔几百米就有三五个穿着黄色和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坐在地板上。从大门直走最显眼的方式是位于工厂深处的法律咨询点。“从12月1日起,公司设立了一个法律咨询点,称其为我们的员工提供法律援助。”一名欧菲技术员工表示。

欧菲科技的另一名员工表示,公司与员工之间出现“僵局”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搬迁未依法与员工协商”。根据该员工向《经济观察报》记者提供的署名为“欧菲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委员会”的书面说明,由于公司有明确的搬迁意向和计划,依法有必要与劳动者协商,依法确定安置方案。

另一位员工提供的“关于欧菲科技深圳业务转移的通知”中提到,为了提升公司竞争力,优化资源整合,我公司决定在11月份将深圳工厂业务陆续转移,并在12月中旬结束深圳工厂生产业务。

对此,欧菲科技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提到:“公司目前没有搬迁工厂的计划。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由于今年第四季度触摸屏产品的变化,公司深圳园区受到设备、技术等因素的制约,订单量波动较大。公司管理层已尽力稳定深圳园区的订单,以减少市场冲击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的利益损失。”

根据欧菲科技2018年12月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2018年11月30日,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下,欧菲科技深圳工厂发生了一起400多名员工集体上访的事件。事故发生后,光明区政府、光明劳动部门、工厂所在地街道办事处等政府部门立即成立了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与公司管理团队密切合作,尽快解决事故。从12月6日的白班开始,深圳工厂的订单已经完全恢复,生产已经恢复。

手机供应商们的年底:产品转移、员工何去何从?

欧菲科技表示,公司在深圳、南昌、苏州、广州设有生产基地,南昌是公司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

据公开信息,近年来,欧菲科技在南昌成立了南昌欧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涵盖了触摸屏、摄像头等多项主要业务。最近一家是南昌欧菲华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29日。“工厂搬迁和主要产品线转移等举措已成为手机供应链制造商的大方向。”第一移动电话研究所所长孙延彪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欧菲技术产品线转移和金盛智能工厂内迁就是典型案例。

手机供应商们的年底:产品转移、员工何去何从?

上述金盛智能高管解释称,手机供应链制造商向内地转移主要有两个原因:内地政府的投资和优惠政策,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

孙延彪表示,中国终端手机产业链的发展和迁移离不开政府支持、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受成本控制和财务压力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应链制造商近年来选择了向长江三角洲和中国西南地区转移。”

布局新字段

“受同行业竞争激烈、手机变化缓慢、经济疲软等因素影响,手机供应链厂商明年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孙延彪认为。

面对激烈的竞争,手机供应链制造商已经开始开拓新的领域。

金盛智能也于2017年开始业务调整。据公开信息,金盛智能于2017年转让了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东莞华清光学技术有限公司等全资子公司的股权,并取消了许多子公司和孙辈。

公开信息还显示,2018年上半年,金盛智能成立了自动化和数字化服务团队,对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进行自动化改造,同时为3c行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服务业务。

“未来,我们还将考虑探索与智能家居领域相关的业务。”上述金盛智能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未来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杨硕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目前,许多手机供应链企业已经开始在汽车电子行业部署,预计该领域将成为继消费电子之后的第二个增长极。

其中,包括虞舜光学、欧菲科技、新万达、德赛电池、深南电路等供应链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公告等公共信息。都提到了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和发展。

自2015年以来,欧菲科技公司也在规划其智能汽车业务。“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先后发展了智能中央控制业务、adas业务(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和车身电子业务,并获得了国内20多家汽车制造商的供货资格。公司推出的新产品包括汽车显示模块、仪表中央控制集成主机、流媒体后视镜系统、汽车指纹识别系统等。,并通过引进人才和投资研发领先技术,已经具备了园区自动停车的大规模生产能力。”欧菲科技回应经济观察。

手机供应商们的年底:产品转移、员工何去何从?

欧菲科技提到,在深圳和光明区政府的支持下,公司计划在凤凰路附近新建一家工厂,占地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未来,公司将使用最新的设备和最先进的技术生产新一代技术先进的产品。

就在上个月,深圳常颖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颖精密”)在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表中提到,公司从2018年开始重点发展非手机业务,并计划在三年内将非手机业务的比重提高到50%左右,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和工业智能设备业务。

据了解,常颖精密的主要客户包括oppo、vivo、华为和三星。今年,常颖精密进入了苹果的供应链。

“目前,手机业务在公司业务中的比重约为70%,我们计划到2020年将手机业务的比重降至50%。此外,我们还引进了大量海外客户,包括苹果和亚马逊。2016年,常颖的海外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的10%,2017年增至14%。今年我们预计将增长到30%。”常颖精密的秘书长胡玉龙告诉《经济观察报》,常颖精密的布局可以概括为非移动产品和客户国际化。“除了向产业链以外的领域转型之外,手机供应链企业还采取内部转型的方式,即整合手机产业链中的成熟产业,通过并购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根据杨硕的说法,这种转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横向扩张,比如通过并购获得新业务。目前,手机产业链中的许多上市公司,几个主要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都不是原企业;二是收购其上下游相关领域。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手机供应商们的年底:产品转移、员工何去何从?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