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6字,读完约2分钟
“家庭经济”是企业依靠互联网提供新供给的积极探索。有必要解决“家庭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痛点,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在疫情期间,“家庭经济”迅速升温,来自电子商务和外卖等在线平台的订单激增。过去,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帮助下,一些线下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也在网上销售。一些购物中心已经将恢复工作和生产转移到互联网上,并开通了“云购物”;一些卖家和中介将看车和看房转移到互联网上,通过“云带观察”进行预定销售服务;一些教育机构已经将课程转移到互联网上,以帮助消费者在“云教室”中“收费”...“家庭经济”推动的新消费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住房经济”已经变热,反映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劲反弹。在疫情期间,居民外出人数减少,汽车、家具、建材、家用电器、住宿、餐饮等行业和业态的销售和客流明显减少。同时,网上生鲜、远程办公和“互联网+医疗+药房”的发展逆势而行,呈现出中国消费市场长期稳定、不断升级的大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2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总额达到11233亿元,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5%,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
事实上,“住房经济”并不是这场流行病的产物,它早在几年前就出现在中国的消费市场。归根结底,“家庭经济”是在中国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商家依靠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化供给侧改革,提供新供给的积极探索。这些早期的尝试不仅为“住房经济”在流行病期间变得火热奠定了基础,而且表明“住房经济”得到了实际市场需求的支持,并将进一步发展和增长。
目前,“住房经济”虽然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新需求,但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困难和痛点。例如,在流行期间,一些公司发现,使用“云办公”软件时,一些远程办公软件的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经常会出现掉话和噪音,从而影响在线会议的效果;当一些家长帮助孩子使用在线教育软件时,他们发现有些课程是不够的,只是简单地将线下教学转移到了网上,导致学习效果打折扣;当一些消费者在商场参与“现场销售”服务时,他们发现过程繁琐,影响了购买体验...只有解决了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家庭经济”才能稳定和深远,才能给消费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人民日报(2020年3月25日,第19版)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让“宅经济”行稳致远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