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56字,读完约8分钟
基金规模小,不花钱,所以基金的功能等同于名存实亡。在这种情况下,它怎么能抛弃教育的未来呢?
这篇文章是蓝鲸教育的第五个专栏。此前,我们与新东方在线首席运营官潘新、全球雅思和鲨鱼公园创始人张咏棋进行了交流,分享了他们对教育行业的看法。
近日,蓝鲸教育与移动互联网教育产业基金创始合伙人魏志道坤进行了交流。在最后一篇文章《魏志道坤:教育巨头不担当领导角色,行业不会有新的发展》中,魏志道坤围绕教育发展阶段、教育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发展网络教育以及2017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独立思考。
这些“教育之外看教育”的观点引起了教育界许多人的热烈讨论。有些人认识到“你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当前的教育巨头身上,因为他们的惯性思维不能停下车来,应该重新创造。”有些人拍拍砖头,认为他们只是在给教育行业泼冷水。这些观点普遍适用。
本文是下一篇,主要讨论上市公司的跨境教育和对教育产业的投资。魏志道坤曾担任tcl集团首席战略官,负责战略研究、文化教育产业投资以及许多教育项目的投融资。目前,他是移动互联网教育产业基金的创始合伙人和国家远程教育公共服务系统的运营商。同时,他也是许多上市公司的战略顾问和许多企业孵化器的导师。
结合多年投资教育的经验和教育行业的预期,他建议投资教育基金时,不要总是想着“拔尖”,而应该投资技术、前瞻性和引导性的公司;另外,在围绕生态圈进行投资布局时,你可以跳出教育,走向生态,而不仅仅是在教育中走向生态。
以下是《蓝鲸教育》独家专访魏志道坤的口语内容。这是下一部分。
跨境教育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并购或设立教育产业基金进行跨境教育。然而,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把教育的概念和提高股票价格,而不是用工业的方法来提高教育业务的含金量,提高教育行业的水平。
从纯货币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贡献非常微弱,对其产业的振兴几乎没有影响。教育要成为这些上市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行业做教育,它成功的机会很小。原因如下。
首先是战略问题。教育在企业中的地位是牵引还是从属?如果我们把教育作为经营的附属品,即使公司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它也不会成长。
第二个是遗传问题。做生意的基因与做教育的想法完全不同。例如,在评估一个项目时,教育项目和工业项目的指标是不同的,所以不能放在一个组中进行评估。如果每个人都被放在一起进行评估,那么教育行业可能永远是被排除在外的一方,或者根本没有所谓的发言权。
所有的错误都是教育应该是女性第一,但她必须是一个配角。因此,我认为教育不能是一个附属品,但顶层设计应该用教育思想来做,这样才能引领产业发展。这是一个在线教育的机会。
投资时,你不能总是想着“精明”
教育缺钱。
在其他行业,如信息技术、医疗保健、体育和电子商务,设立了100多个基金。然而,目前只有30多个教育基金。许多投资者认为教育有意识形态,不愿意介入。
综上所述,目前有几种类型的教育基金。
首先是投机基金。也就是说,什么是热门话题,追求所谓的风口,从o2o,一对一,直播,人工智能...,没有明确的投资方向,没有深入的行业研究,完全是投机取巧;
二是私募基金。也就是说,以并购或首次公开发行(IPO)为目标,无论是由教育类上市公司发起的,还是以传统产业转型为目的的,基本上都是收获、掠夺优质教育资产,为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配置的理念;
第三是风险投资基金。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风险投资或风险投资,似乎有大量的教育基金,总规模超过100亿元,但大多数都是不专业的,个人资金少,投资方向分散,很难孵化出有质量和规模的项目。
如果基金规模小,不花钱,那么基金的功能就等于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能抛弃教育的未来呢?
显然,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这些上市公司正在进行最大的投资,即寻找收入在几百万美元或以上、成立了两三年的公司。也许在投资并购之后,这些目标贡献了一部分收入,但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他从股票市场赚钱,上市公司没有再投资于被收购的教育企业。
当基金投资时,它应该有一个更长远的眼光,而不是总是想着去掐顶,它应该投资于那些技术性的、前瞻性的、在这个领域指导整个行业的公司。也许所有的基金都有一定的进入和退出年限,他们可能渴望快速成功和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教育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应该站在稍高的层面上引领行业的发展,倡导那些具有前瞻性的良好前景和发展方向,倡导良好的舆论和投资氛围。
目前,教育领域的天使投资或风险投资仍然太少。
我们应该向其他行业学习。迪迪没赚钱,为什么有人扔迪迪?当淘宝没有赚钱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人投票给淘宝?当许多企业似乎不赚钱时,他们也可以有资金来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教育行业需要的就是这样一批资金。这样,行业就有了机会。
现在有想法的人没有钱,富人没有想法。教育经费的规模仍然太小。如果规模更大,数量更大,投资范围更广,网上教育仍有很多机会。否则,我们的网络教育只是五到八年前外国网络教育的反映,这是他们几年前玩后留下的。
基本上,如果一个行业没有两三百个基金,它就不能形成一个规模。在教育行业,我预测在五到八年内达到这个规模是可能的。
投票还是不投票?
当我进行投资时,我对一家公司有什么样的判断余地?
第一个维度可以称之为起点理论,也就是说,这家公司现在所做的事情可以处于萌芽状态,但我需要判断它是否能在三年或五年后成为行业标准。例如,农村电子商务和海涛几年前都有机会,但现在投票就没意思了。
第二,这家公司能增长50倍和100倍吗?这取决于教育领域是否有视频人工智能技术、以评价为中心的自适应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核心技术。如果它有这样的核心技术,它表明它可以走得更远。
第三是商业模式,即能否在客户、渠道和产品之间形成稳定的指数增长模式。这并不是说拉面的商业模式,卖拉面就叫生意,今天卖100碗,明天还是一样多。企业需要增长。例如,如果今天每个人贡献5美元,那么员工人数可能后天增加50倍,或者平均每个人贡献500倍,这与指数模型一致。
第四是经营控制,即企业是否有良好的经营控制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如果控制跟不上,不管它有多好,都无法实现。组织部门是否有内部绩效管理体系?围绕关键指标和关键节点是否有跟踪系统?如果有,就意味着即使团队被替换,它也能保持正常运转,而这种企业能走得更远。
让教育成为跨行业的入门级应用
我投资的时候,也是围绕生态圈布局的。但我理解的生态圈是跳出教育,成为生态圈,而不是教育中的生态圈。
投资内容、渠道等。都是为了形成一个小生态,这只能解决发展问题,却不能解决增量问题。我希望从增量的角度加大投资,拓展行业,比如如何服务半导体行业、汽车行业和轨道交通行业。
以铁路行业为例。很少有人利用教育占领铁路市场,大多数人利用企业学习和培训。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学分银行机制,开放职业院校、应用型大学和企业员工培训的课程体系,并使其具有一致性和终身性。具体来说,学校大三学生的课程就是企业内部培训的课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可以形成一套成绩单,可以被企业终身认可,从而打开校内外的关系。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做职业培训,但这叫做订单生产或委托培训。经过培训,学生只能去这个企业,这是一对一的线性关系。我说的是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关系,从源头上为这个行业培养人才,最好成为整个行业的人才输送端。例如,可以将20多所大学和铁路局联合起来,开发一套为学生和铁路系统工作人员服务的课程。
我希望建立这样一个公共服务体系,这就是所谓的跨境。这样,教育就是这个行业的主导地位。
一般来说,投资是最难做的事情,有三至五年的模式和布局,将来赚钱。如果你现在不赚钱也没关系。我希望在三到五年内形成一个递增的教育市场。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热 专访尉迟道坤:教育基金做投资时 不能总想着“掐尖”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