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45字,读完约6分钟
如果你用你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你不担心死吗?
这篇文章是由授权《我是黑马》的作者凯索发表的。
3月8日是妇女节。罗吉思维的收购在北京召开了知识支付沟通会,分享了一年来的运营经验。然而,在目前世界上列出的19个付费专栏中,只有一名女性的男性作家中没有女性。
罗吉思想的创始人罗振宇认为,获取是一种零散学习的服务,因此他必须明确零散学习是真实的。他的理由包括:首先,知识生成的过程是支离破碎的。当一个理论和一个体系形成时,知识就过时了;第二,整个中国文化是支离破碎的知识。例如,《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之间零碎对话的片断记录,没有系统;第三,人们在学习和研究时留在脑海中的也是零散的知识;第四,今天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分散;第五,这一代人普遍存在知识焦虑,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就是终身的碎片化学习。
这些理由中有太多似是而非、牵强附会的理由。虽然知识的生产是分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的学习必须是分散的和分散的。
整个物理学,从古埃及的金字塔设计者到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到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到现代的爱因斯坦和海森堡,已经从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的零散物理学,丰富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现代科学体系,涵盖不同的范畴和领域,如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只要我们研究碎裂,我们就能掌握碎裂的物理学?
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在出生后的9个多月里经历了整个生命进化的历史,在出生后的20年左右经历了整个人类文明史。后一个过程是学习,从义务教育到大学教育的系统研究。孔子的理论当然不是系统的理论,圣经和佛经也不是系统的理论。唐诗和宋词更远离这一体系。即使只是为了了解和增加一点说话来炫耀,也很难通过零碎的学习来掌握这些零碎的知识。
如果你花了很多时间仔细阅读一本书,你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些知识的片段,然后让别人给你读,然后挑出这些片段,花5分钟告诉你,岂不是省时省力,收到同样的效果?别说,这种事情真的是有人做过的。几十年前,有人制作了《世界文学名著缩略丛书》(共10卷),据说销量不错。
罗振宇说,反对分散学习的人有两种。一个是根本不学习的人;一个是特定知识领域的既得利益者,如教师。相反,我可以说有两种人支持分散学习,一种是他们根本不学习,另一种是他们在特定的知识领域有既得利益,比如罗振宇就是这样做的。
我的一个朋友正在给小孩子做英语教育,他跟我谈了他对学习的基本看法。首先,自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懒惰和逃避学习是人类的本能,除非有强烈自制力的人和普通人只能通过系统的、强制性的教学来学习;其次,先进和个性化的一对一教学似乎是不可能的。应该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学习都是极其枯燥的。老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时候都会感到累。只有有同学和竞争才能形成学习氛围。
当然,你仍然可以说,这个在特定知识领域也有既得利益的人自然会尽一切可能维护自己的利益。然而,我的朋友暂时不是既得利益者。他刚刚进入学前英语教育领域。在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和小规模的产品测试后,他得出了结论。
我不反对分散学习。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新知识并没有经历一个特殊的学习过程,而是受到个人主观意愿的驱动,所谓注意力无处不在就是学习。我相信大多数人每个月都可以抽出时间看书,但无论如何,他们一年中每天都抽不出时间读五分钟的专栏。后者的成本太高,难以承受。这就像每周打两个小时的羽毛球,大致可以做到。每天锻炼一刻钟代价太高,让人无法忍受。此外,每天5分钟的学习模式真的是分散学习吗?
我一直认为,在这一轮的内容收费趋势中,赢家是那些更早察觉到并做得专业的人,而罗振宇一直扮演着内容行业的向导角色,这也让他受益匪浅。
在具体操作上,罗振宇更注重头部内容和注意力,即驱动力最强、利润最大的部分。这有点像绮优。com,它放弃了长尾,专门研究头部,制造爆炸,并大量制造小品种。来自传统媒体的人们对头像、精品和爆炸有着特殊的喜好,而且他们也非常擅长。但在我看来,互联网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在乎头脑、精品和爆炸,而是更在乎机制。
谷歌不喜欢从搜索结果中删除作弊网站。相反,它更喜欢通过欺骗网站来发现机制中的漏洞,然后修复这些漏洞,以防止更多的网站利用这些漏洞。微信公共平台不推荐公共号码,做分类导航,做内容操作。它通过授权公共数字的作者和提供工具,为高质量内容的增长创造了一个合适的生态环境。我认为这是互联网的方式。
年初,我在朋友圈子里分享了罗记思维首席执行官的一篇演讲,其核心是把握头脑内容,注重操作。我在分享的时候附上了一条评论:我做得很好,但是从内容平台的价值来看,中国目前还没有内容平台,相当于微信公共平台价值的十分之一。这正是分权化、长尾化、非运营化等特点。,它决定了内容平台的价值。罗振宇在下面评论道:不是我不喜欢。但这种机会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并不存在。
事实上,它不是。我不想让它成为微信的公共平台。我只想谈谈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无论是技术、媒体、分权还是集权。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的人都会接受中央集权的理念:我是精英,我比公众更了解公众的需求。相信科技和互联网的人更喜欢权力下放的想法:我们想建立一片森林,让所有生物自由生长,但它们不是我们培育的。
2000多年前,当罗马将军凯撒漫步在被他的军队烧毁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时,他想起了曾经存在的70万册书籍。我想知道他是否有任何智力上的焦虑。如果有人每天花5分钟告诉他10本书的零碎摘要,他的焦虑会减轻吗?然而,庄子老师早就说过,我的人生有极限,我的知识也有极限。用无限追随无限。如果你用你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你不担心死吗?
所以,往好的方面想。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即使你每五分钟都花在支离破碎的学习上,你仍然学不到九根牛一毛,这让你的生活特别悲惨。为什么这么麻烦?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碎片化知识和碎片化学习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