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13字,读完约10分钟
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大的人事变动。东芝怎么了?
本文内容由三刀英雄授权的《我是黑马》发表,作者为杨。
钟声为谁敲响?
东芝成立于1875年,长期以来一直是日本制造业的代表。日本的第一个电灯泡、第一台洗衣机和第一台冰箱都诞生在东芝的车间里。相比之下,日立、松下和索尼只是后起之秀。但是经过140年的辉煌,东芝似乎已经走到了崩溃的十字路口。
我还记得电视上那个东芝、东芝、东芝新时代的女合唱!广告?当时,东芝电梯在中国的高层建筑中随处可见;东芝开创了许多家用电器,拥有东芝家用电器成为时尚;东芝笔记本电脑是值得骄傲的。当年的东芝品牌,多漂亮啊。
东芝上世纪广告
20世纪80年代的东芝dvd播放机
拥有142年的历史,190,000名员工和著名的日本企业,这些标签都突出了东芝的过去历史。自11年前收购西屋电气公司以来,曾经辉煌的东芝大楼开始倒塌。现在东芝正在一个接一个地出售高质量的资产来拯救自己。
破产倒计时:百年日本企业巨头自救
2月15日,东芝董事长何忠帆引咎辞职。此前,2015年,由于财务欺诈,东芝总裁田中久雄、东芝副董事长佐佐木哲普和顾问西田厚聪相继辞职。这种换人节奏与岛首相的非常相似吗?
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大的人事变动。东芝怎么了?
2月14日,原定于同一天发布的财务报表突然表示将推迟一个月,因为东芝的美国核电业务发现了新的可疑违规行为,所以它改为发布了财务预测。
根据其预测,东芝2016年整个财年的净利润将连续第三年出现亏损。从最初估计的利润1450亿日元(87亿元人民币)到亏损3900亿日元(234亿元人民币),债务将超过资本1500亿日元(90亿元人民币)。此外,根据2016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其美国核电业务亏损7125亿日元(428亿元人民币),其股本降至负1912亿日元(115亿元人民币)。这些天文数字的损失足以创下纪录。
东芝最近在运营利润方面的努力被63亿美元的减记所消耗
第二天,何忠帆董事长正式辞职,各方猜测原因恰恰是核电业务的损失。
在空遭受如此巨大的财务损失的情况下,东芝的强人急于出售其超过50%的芯片业务股份,不排除全部出售的可能性,并计划停止建造新的核电站。
半导体一直是东芝最后的生命线,这无疑是一个自助的举动。
根据东芝2016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芯片业务部门的净收入占总收入的30.8%。然而,芯片事业部的营业利润有绝对优势,营业利润为241亿日元,而东芝的整体营业利润只有201亿日元(因为其他事业部基本上都在亏损)。
经济专家一致认为,东芝只能尽快出售最后一个有竞争力的半导体部门,以便及时止血,这样它才能在未来继续坚持下去。然而,一旦半导体部门被出售,东芝还剩下什么?
谁毁了这个有百年历史的基金会?
1.一次巨大的并购打败了一代英雄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难以置信。为什么这么大规模的公司不能说不?事实上,东芝的衰落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也不是一个单一的因素。
首先是10年前对美国核电巨头西屋电气的收购。当时共有15家公司和财团参与投标,投标价由25亿美元飙升至50亿美元,最终东芝以54亿美元胜出。
此外,在日本国内核电市场饱和的前提下,东芝迫切需要开拓国外市场。当时,黑田厚聪总裁对此收购非常满意,并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一高价交易将带来长期回报。在他看来,这种投资甚至可以在几十年后实现收益。
然而,有不可预见的情况。2011年,日本爆发了福岛核危机,核能推广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政府甚至选择减少核能的开发,或者完全放弃,转而开发可再生能源。日本的反核声音也非常强烈。
东芝的核电业务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日本媒体当时报道称,东芝损失高达9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47.5亿元)。
早在2011年,国际核电业务就遭受了更多的损失和更少的利润,它渴望像东芝这样的公司来接管。果然,东芝率先在2016年底通过西屋电气收购了美国核电工程公司芝加哥桥和钢铁公司/十味公司(cb&i,s&w),这也成为东芝破产的导火索。
从最近两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来看,它更为直接。其净销售额在2015年第四季度达到顶峰,然后开始跌落悬崖。特别是,根据2016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预测,它将从最初估计的1450亿日元(87亿元人民币)的利润减少到3900亿日元(234亿元人民币)的亏损,债务将超过资本1500亿日元(90亿元人民币)。核电业务将损失7125亿日元。
为什么要输?专家认为,美国工程和劳动力的额外成本已经上升,总成本已经大大超出了收购时的预期。事实是相似的。美国核电厂建设的效率一直非常低,政府在检查和处理法律文件时需要停止工作。如果太晚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它将不得不支付巨额违约金,但这是不值得的损失。
核电厂数据图
2.金融欺诈:偷钟的工匠精神
当你挖一个洞时,你会热泪盈眶。如果我的表现不好,我该怎么办?东芝的总裁们想出了金融欺诈的花招!
事实上,东芝的基础设施和核电损失已经存在。根据第三方反欺诈委员会发布的会计业务违规调查报告,从2008年4月至2014年12月,东芝的虚假利润总计1562亿日元(折合人民币78亿元),相当于税前利润的30%。
此后,东芝发布了2014财年(截至2015年3月)的合并财务报告以及2009年3月至2014年12月的修订财务报告。受虚假利润影响,整个财年的净亏损为378亿日元(约20.2亿元人民币)。根据税前损益计算,过去财务报告的利润减少增加到2248亿日元。此外,2014年整个财年的最终亏损为378亿日元,盈利恶化浮出水面。
根据这份报告,三代总裁都以挑战的名义强烈要求提高公司的利润。一些日本媒体的采访也表明佐佐木时代也对各个业务部门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提高业绩。很有可能西田对佐佐木在任期间的经营业绩不满意,而佐佐木不想被西田指责,所以佐佐木强烈要求做假帐。
当然,一些日本媒体分析说,这是东芝内部斗争的结果,因为前两代总裁西田厚聪和佐佐木独断专行,互相反对,而田中久雄软弱无能。此外,一些媒体分析师认为,2008年是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2011年又发生了一次东日本大地震。东芝为了稳定市场、股票价格和团队信心做了虚假报道。
事实上,这已经严重暴露了东芝的内部管理混乱。标准会计审计包括公司内部审计和外聘会计人员审计。如果说双重保险有问题,那只能说是内部管理体系混乱,而在丑闻发生后,东芝的内部高层管理人员也进行了一次大的清洗。
丑闻曝光后,东芝的业绩受到很大影响,家电项目也遭受了惊人的损失。此外,东芝自己的家电业务利润并不大,所以东芝干脆把白色家电业务卖给美的来拯救自己。
2015年7月,东芝的三位总裁为欺诈丑闻道歉
3.东芝丑闻再次让人们对日本企业文化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东芝有着特殊的企业文化,其下属只能完全服从上级的命令。愚蠢和忠诚严重伤害了公司。
在日本公司中,索尼被认为是最接近美国公司的。其董事会的透明度在日本企业中并不多见,但普通日本企业深受家族企业运营模式的影响,融资大多是通过银行贷款实现的,因此董事会缺乏透明度,股东利益会被稀释。此外,日本企业通常直接投资于固定资产,然后以固定资产为抵押向银行借钱,有时还会成立自己的金融公司,以进一步降低贷款成本。
因此,日本公司一直对为股东创造利润不敏感,他们强调公司的长期发展,允许许多长期无利可图的投资。
这种文化有利也有弊。一般来说,日本公司重视长期投资和家庭管理(其中个人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优势必须建立在一个完全诚实的体系中,也必须有一些卓越的领导者。
日本公司最好的例子是稻盛和夫的京瓷和索尼。稻盛和夫的自身素质不言而喻,但他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伊布卡(Masaru Ibuka)和管理大师盛田昭夫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密。同样,他们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大河典雄就像一个家庭成员。这种关系使他们在彼此和公司的低潮和危机中坚定地相互支持,并最终取得胜利。
稻盛和夫的成功完全来自他的才华、一丝不苟和运气,而绝对不是他的理论。
众所周知,当今市场竞争激烈,业绩波动很大。为了使年度业绩看起来漂亮,首席执行官和许多高级执行官会私下里掩盖漏洞,或者越来越急于求成。日本企业文化中强调的忠诚会导致企业越是老牌,派系越是牢不可破,员工越是忠于上级而不是公司,更不可能考虑股东和消费者的利益。
东芝事件恐怕增加了一个反映上下级之间这种忠诚关系的重要案例。
4.日本经济实力的下降和中国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日本经济一直在下滑。据统计,日本经济第三季度出现萎缩,这是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
著名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指出,日本金融的市场化和自由化阻碍了日本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投机和短期融资曾经充斥日本资本市场,导致企业资本链断裂和危机交叉扩散,最终导致日本经济和日本企业的崩溃。
作为一个后起之秀,中国正在高科技R&D和生产的各个领域追逐日本,占据了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
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高科技机械、电子和工业生产工具出口国之一。据亚洲开发银行称,中国已经结束了日本主导亚洲高科技出口的时代。然而,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日本老牌巨头未能及时正视中国日益上升的地位,从而在消费者竞争中逐渐陷入劣势。
写在最后
东芝的教训是痛苦的。如果没有变革的紧迫性,它往往会在竞争中被淘汰。这种东芝病实际上存在于许多国家的企业中。
中国当前供应方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企业患有类似的东芝病,它们的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它们仍在消耗原材料和能源,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产能过剩和亏损增加。改革必须坚决剥离这些亏损企业,改造和开辟新的业务。如果你向前看并犹豫不决,你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必须指出的是,东芝今天正在压缩其生产能力,并放弃其家电业务给中国企业,事实上,它是在断臂求生。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但也是一个挑战。今天,我可能仍然很高兴收购东芝的工厂,明天,我可能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可以说,如果没有强烈的危机感和持续创新的能力,中国家电企业能否在未来5年或10年内避免东芝的噩梦仍是未知数。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当年“洗脑”中国人最成功的日本品牌 如今要倒闭了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5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