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5字,读完约3分钟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赵)新发现的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四个新元素的中文名称终于确定,依次为“n”、“m”、“Tiá n”、“à o”。5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科技术语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这四个新元素的中文名称。

上述四种新元素的合成和确认填补了元素周期表的第七个周期,形成了一个完整、规范的元素周期表,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家科技术语认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介绍说,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正式发布了113、115、117、118四个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

第113号元素名为nihonium,其符号为nh,源自日本国名nihon115号元素名为莫斯科,符号为mc,源自莫斯科的城市名称莫斯科;117号元素叫做田纳西,符号是ts,它起源于田纳西州,田纳西州的州名;118号元素,名为oganesson,象征og,源自俄罗斯核物理学家尤里?Oganesian (yuri oganessian)。

裴亚俊介绍说,学习和建立中文名字遵循一个科学和严格的程序。根据汉字命名要素的相关原则,咨询了社会和学术界的意见,组织专家反复讨论,并获得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的同意,将其纳入国家标准汉字。海峡两岸的专家也进行了多次磋商,并就中文新词的命名达成了共识。

据介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元素命名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命名原则:金属元素的名称被“金”所包围,非金属元素在室温下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简单物质分别被“石”、“水的三分点”和“气的前缀”所包围,尽量采用左右结构的形声字。

裴亚俊说,为新发现的四大元素建立合适的中文名称,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术语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合作的结果,有利于化学、物理等各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承。同时,它也有利于在全球汉语世界的交流,促进中国文化和科学知识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新闻背景:新元素是如何被发现的?

重离子聚变反应合成的三种新元素:

第一种是热聚变反应,即用较轻的重离子“壳层”轰击锕系靶核,形成激发能约为40 ~ 50 mev(兆电子伏)的复合核,蒸发4 ~ 5个中子去激发,产生104 ~ 106个超重元素核。元素104、105和106是由加州伯克利实验室合成的。

第二种是冷聚变反应,即球形双魔核208pb (Pb)和209bi (Bi)被α> 40的重离子轰击,形成激发能约为10 ~ 15 MeV的复合核,107 ~ 113元素的超重核通过蒸发一个中子去激发而产生。这样,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合成了107 ~ 112种元素,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2004年用70zn(锌)轰击209bi(铋)合成了113种新元素。

第三类是温聚变反应,用48ca(钙)离子轰击超镅和铷系列(如248cm(锔)、249bk(铥)和249cf(铷))的靶核,形成激发能约为35 ~ 45 mV的复合核,然后蒸发。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元素周期表第7行四种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