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27字,读完约7分钟

“七八说”使“奇葩”一词再次变异。

资料来源:吴条(身份证号:esnql520)

作者|吴

1

马东可能是60后中最了解90后和00后的叔叔,他总是以此为荣。这也是《七八说》从诞生之日起就能让这一代网络原住民产生认同感和代际优越感的原因。

在《齐帕的故事》第一季中,每个节目开头的动画都会强调:40岁以上的人,请在90后的陪同下观看。这种自嘲决定了节目的初始定位。20世纪90年代后,马东带领团队试图突破前代的沉闷,表达新生代年轻人对生存意识和话语权的心理诉求,进而聚集了一批对异域花卉概念有着特殊理解的文化娱乐消费者。

“异国花”这个词至少经历了两轮基因突变。奇花异草是指奇异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形容不寻常的优秀文学作品或杰出人物,在教科书中作为褒义词出现。这是第一次,细微的变化使它成为非常规和个性的同义词。现在,它更多的是对不同类型的人的讽刺。虽然这个语义没有被包括在字典中,但是它已经在网络环境中被广泛使用。

《奇葩说》:互联网原住民的焦虑解码器

“七八说”使“奇葩”一词再次变异,开始成为一个包含多种观点的消费符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和圈子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巨大的代沟和沟通无能。支离破碎的社交网络切断了中国年轻人的生活。他们似乎没有享受到红利,而是有着无尽的焦虑,而老一辈人则焦虑不安,因为他们越来越不了解年轻人。

由于它根植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随着社会的变迁,职场关系、伙伴关系、男女关系、家庭关系等也发生了逐渐的变化。在人类社会中,这些变化,无论是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都离不开情感的羁绊,比如亲情、爱情和友情。

但是这个总结相当简单和粗鲁。中国式关系的经典概括是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它最初是用来描述地方社会的概念。我们的模式不是一捆干净的柴火,而是一块石头被扔在水面上时形成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力所带来的圈子的中心。被圆圈的波纹推动的东西是相连的。每个人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使用的圆圈不一定相同。

《奇葩说》:互联网原住民的焦虑解码器

虽然已经包括血缘关系和地理关系,但说实话,费孝通的理论相当模糊。正是因为这种模糊性,学者们才严谨而克制,中国式的关系才复杂而多变。

就像《七八说》一样,四季之争,近百场之争,除了几个脑洞外,大部分都是围绕各种情感和中国式关系展开的。在坚持底线的基础上,程序往往是有价值的,但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随着“妙花”一词含义的反复,“七八说”本身也在升级,现在我们看到了它的4.0版。与前三季相比,在肆无忌惮的表象下,第四季的《七八说》更多关注的是年轻人真实的思想困境,用较少的金句,更多的是为90后和00后带来较少愤怒的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2

我们常说这个时代是一个由感官主义主导的视觉文化时代。图片、声音和图像都是诱饵,尤其是图像,它们控制着观众。从这个维度来看,《七八说》是感官主义指导下的网络理性狂欢。至于狂欢节,我有一篇特别的文章要解读:“爱护你的心,爱护你的肾,认真辩论。”《七八说》实际上是一个都市中产阶级的叙事狂欢。

在这里,我想从观众的角度谈谈齐帕是如何说的,通过解构中国式的关系,节目的观众可以实现虚拟的参与,并引起个人自身复杂的观点和行为。

我很赞同孔,武汉大学新的传教机构,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入手。她说,当辩论者、主持人和嘉宾结合他们自己的经历来阐述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实际上是在用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观众的选择和判断。不同的故事可能对观众有不同的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的观点、视角和立场。在这个多元的碰撞场中,观众会找到自己的影子。

《奇葩说》:互联网原住民的焦虑解码器

观众的有意识参与和无意识虚构参与将会越来越强。例如,当观众实时观看《七八说》并选择投票位置时,观众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或摇摆,即以跑票的形式出现在节目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格结构中的矛盾。心理层面的虚拟参与导致行为层面的投票和评论互动的有意识参与。

嘉宾和参赛者的特殊身份激发了观众的参与。在6月9日的本期节目中,高去了趟归程,说这将激发他的战斗精神。如果说是一种感性的人文关怀,那么高则是一种相对的理性关怀。

在《小朔》、《小宋七谈》中,高更多的是在评论历史,而高作为辩论队的队长和嘉宾,却可以无情地评论参赛选手,毫无保留地对从一个蛇精成长为辩手的过程表示赞赏,从而展现出他血腥的一面。对肖骁来说,七八朔的经历比他四年的大学教育要好。对高来说,《七宗罪说》在成为网红的道路上承担了与《小说》完全不同的功能。

《奇葩说》:互联网原住民的焦虑解码器

作为嘉宾,高参加了第四季的第一场辩论赛,即亲戚们总是不把自己当成陌生人,要他们爵(用北方方言来说,他们只是丢面子,冷冷地拒绝),并回顾了整个四季的《齐帕朔》,包括家庭关系问题、敦促结婚、爱情是否反常、结婚是否真的有必要等等。

从第四季开始,我的一些朋友就开始接触齐白石了。最近,他们开始往回追,看了前三季。他们告诉我,似乎每个话题都能触及现在或已经发生的困惑。

例如,就朋友关系而言,好朋友的爱人出轨了。你想告诉你的好朋友并和愚蠢的人交朋友吗?两性之间最难的关系,是不是要分手,是不是应该让男孩和女孩几乎一样去找对象,是不是女孩应该主动去追男孩;就自我对抗而言,似乎从来没有答案,我没有自我激励。有错吗?生命的关键真的是感恩吗?这些都在齐帕的理论中有所论述。

《奇葩说》:互联网原住民的焦虑解码器

那朵奇妙的花说它给了他们困惑的答案,但它没有。个体逻辑中总会有漏洞。争论的尖锐和价值的上升最终提供了一个模糊的平衡。这也证实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愿意与你矛盾关系的另一方分享你的观点,你的世界将不会那么混乱和暴力。

3

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鲁弗斯提出大众文本应该是生产者风格的。

生产者风格的文本意味着读者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它,同时,它具有让读者独立生产的开放性。生产者文本的一个特征是它已经包含了与其偏好相反的声音,即使它试图抑制它们。

在第四季,有一场关于我为空奋斗的城市的辩论。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所以我应该离开她吗?臧洪飞说:“我们沉迷于欲望。幸福的前提是健康。我必须健康。”。Mix说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被不舒服的环境所压迫,而正是因为这种不舒服,我们才开发了我们的盔甲。

正是像上面这样的制片人风格的文本,具有观点的多样性和相对性,使观众能够体验参与和解释节目意义的乐趣。《七八说》的聪明之处在于,它决定结果的规则不是由哪一方支持高票数决定的,而是由票数的多少变化决定的,从而最大化了节目的矛盾性和模糊性。

内容产品应由用户消费,并满足某些要求:认知需求(获取信息、知识和理解)、情感需求(情感、愉悦或审美体验)、个人整合需求(加强可信度、信心、稳定性和社会地位)、社会整合需求(加强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和压力缓解需求(逃避和转移注意力)。

《七八说》中辩论方式的选择和社会问题的设置满足了上述大部分需求,也避免了一些娱乐节目带来的空空虚感。

对于一代为关系焦虑的网络原住民来说,“七八说”就像美国记者普利策对记者社会意义隐喻的解读:如果一个国家是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那么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员。他想观察无边无际的大海上的一切,看看大海和浅礁的意外情况,并及时发出警告。

“七八说”解释了信息的复杂性、观点的灵活性和世界的多样性,但选择和行动仍然是你自己的。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奇葩说》:互联网原住民的焦虑解码器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