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42字,读完约11分钟

很多人从来没有在朝鲜半岛学过韩语(朝鲜语),第一次踏上韩国土地的中国人,对由怎样的横、纵、圈构成的韩语(朝鲜语)感到头疼,认为它就像“天书”。 其实是容易学习的拼音文案,就像我们一样。 偶尔看几个汉字,那简直是乐趣。 但是,仅仅在六七十年前,情况还不是这样。 当时朝鲜半岛采用的书写系统是汉字和韩语混合的。 所以中国人来到朝鲜半岛,即使语言不通,也能大致推测复印的意思。 和现在在日本的情况一样。 这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叶,可以说是过渡期。 再往前看,追溯到15世纪中叶汉字发明的年代,400多年来,是以汉字表记系统为主,以汉字表记系统为辅助的时代。 那时,所有的官方文件、外交文件、历史著作、文人文集,甚至人名、地名、标志、招牌……都是用汉字写的。 民书契、私书、小说歌词、土风歌谣……只有韩语写的。 所以那时的中国人来到朝鲜半岛,阅读没有障碍,人际关系也可以使用“笔谈”的方法。 因为虽然说的不同,但写作是一样的。 再追溯一下,到西元前的古朝鲜时代为止,一千几百年间,朝鲜半岛除了汉字,还可以使用汉字了。 不要说任何官方复印件。 一定是用纯粹的汉文写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土风歌谣,都必须用汉字来表示(这个表示法被称为“乡牌”,也叫“吏读”。 传入日本后,用于书写和歌,被称为“万叶假名”。 汉字是当时朝鲜半岛唯一的书写系统 其实不仅仅是朝鲜半岛,古代东亚各地区也是如此。 汉字曾经是东亚汉文化圈的通用复印件,所以汉文化圈常被称为“汉字文化圈”。 也就是说,在韩语发明前的一千几百年里,汉字是朝鲜半岛唯一的书写系统。 汉字发明400余年间,汉字是朝鲜半岛的正式书写系统。 这在东亚汉文化圈也是非常突出的现象。 除此之外,韩语作为正式的书写系统,即使加上六七十年的过渡期,至今也只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 考察汉文化在复制和语言方面对朝鲜半岛的影响首先不能忘记这些基本的历史事实。 韩国寺院的汉字牌匾朝鲜半岛为什么长期以来汉字韩语(朝鲜语)和中文属于不同的语言系,朝鲜民族采用汉字有很多不便,特别是两者的语法完全不同。 这正如朝鲜学者郑麟趾《教民正音序》所说:“吾东方礼乐文案,侔拟华夏。 但是方言的俚语,和它不同 学书的人很难知道其宗旨,治狱的人不能知道其曲折的难度。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历史现象呢? 为什么汉字被使用了将近2000年? 最初,因为朝鲜民族只有语言没有复印件的时候,开始和发达的汉文化接触,自然地借用汉字调整了表情。 不仅是朝鲜民族,中国和周边的很多其他民族也这样做。 但是,其他民族大多很早就制作了本民族的复印件,朝鲜民族比15世纪晚开始了创制。 而且,为什么喜欢在创制后继续采用汉字呢? 现在,他们当时非常尊敬汉文化,所以采用汉字作为承认汉文化的象征,似乎是提高自己在汉文化圈的地位的手段。 朝鲜世宗率学者创制汉字后,集贤殿副提学崔万理等人反对(参照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卷100页20 a ),其理由表明了上述认知。 确实,在当时的东亚汉文化圈,汉字运用水平的高低也是关系到地区“面子”的大事。 比如1278年,元世祖突然必烈召见高丽忠烈王时,在“文化程度”上他真的谦虚到“我是不会读写的粗人,首尔是会读写的人”。 “”(《高丽史》卷二十八《忠烈王世家》一)“读写”、“不会读写”的“字”自然是指汉字。 因为这是当时两国之间的外交用字。 军事上比不上元朝的高丽,在“文化水平”上挽回了面子。 朝鲜世宗率学者除了想创造韩语,写民族语言之外,还有表现“汉字‘正确’读音”的附带动机。 也就是说,它起到我们今天的注音符号和中文拼音的作用。 理解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当时韩语被称为“谚语”,意思为“不正式”的文案相对于“正式”的文案“真书”“文案”(都指汉字)处于低级水平。 这和日语中称汉字为“本名”,称和字为“假名”的情况相同。 汉字和“谚语”之间有“吏读”,即文案用汉字,语法使用韩语的书写方法。 在当时的人心中,汉字水平最高,是“官员阅读”次,“谚语”次。 其中反映了当时人对汉字的崇敬态度和对本民族复印件的蔑视态度。 所以,韩语被创制发表后,也不能代替汉字成为正式的书写系统。 这个延迟是400余年。 汉字退场背后的东亚史对汉字和韩语态度的根本逆转,到19世纪末叶子悄然到来。 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落后被殴打,失去了以前在东亚汉文化圈传播的领导地位,由此拥有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很大。 而且,作为近代世界性潮流的一环,朝鲜民族的民族主义意识开始觉醒了。 由于这样的根本原因,时代还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字没有享受它,享受了约2000年的崇敬,开始逐渐退出朝鲜半岛的复制舞台。 汉字作为民族主体性的象征受到空前重视,成为朝鲜半岛唯一的书写系统。 朝鲜半岛最早的报纸用字变化可以说是晴雨表 1883年10月,第一份政府新闻《首尔旬报》出版了。 这份报纸只有汉字。 1886年1月改成了《汉城周报》的复刊,汉字和韩语混杂在一起。 最初的私营新闻《独立信息》于1896年4月创刊,仅用韩语(也有英语版)创刊。 最初的日报《每日情报》创刊于1898年4月,只使用了韩语。 由此可知,大致以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为界,新闻用字从汉字变成了韩字。 但是,变化还没有彻底,从这个时刻到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稳定在汉字和韩语混合的中间状态。 当时的官方文件和出版物杂志中使用了这样的混合书写系统,和现代日语的情况很相似。 彻底的变化发生在战后(特别是1970年以后)。 不久南北就会分割成两个国家,但采取同样的复制政策。 也就是说,只把韩语作为唯一的书写系统,不是韩语混合的书写系统。 北方的朝鲜和中国的朝鲜族,从1950年代前半段开始,逐渐取消了夹入用的汉字。 韩国在1948年10月发布了专门研究韩语的法令“韩语专营法”。 汉字从这里正式退出朝鲜半岛的文案舞台 这时,朝鲜世宗率学者创制汉字已经500年了,汉字传入朝鲜半岛已经将近2千年了。 在那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仅限于韩国,随着各时期复印政策的动摇,也允许汉字的夹入,但首先只有韩语政策是一贯的,在朴正熙时代特别优越。 这与现代日语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显然与战后盛行的民族主义潮流有密切的关系。 率学者创作汉字的朝鲜世宗受到高度评价,其肖像画印在一万韩元面值的纸币上,其雕像立在各小学校舍前。 他发表韩语的日子被韩国定为“韩语日」(),每次这个节日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学生的练习本上印着“爱国语,爱国家”(,)的口号,是否爱韩语被视为是否爱国的象征。 开展“国语净化运动”,多检查有无“语言污染”。 对年轻人有很大影响的“韩乔来信息”(韩乔来,意思是“同胞”),不使用汉字,通过独自的实践,显示了自己的民族主义角度。 《光州事》创刊的《光州情报》也是如此。 首尔景福宫正门光化门的匾额是“光化门”三个大字,曾经是汉字”,在韩国以前流传的建筑匾额中是很少的。 所以朴正熙总统强硬主张以文字为内容的政策,也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找回了汉字额)。 汉字和汉字的矛盾但是,汉字在朝鲜半岛已经采用了近2000年,汉字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朝鲜语的“骨髓”,所以汉字无效和不使用是很开心的,但带来了很多问题。 长期使用汉字的文化从以前就流传下来了,围绕着现代流行的民族主义意识和汉字的采用问题也有对立,政府和民间对汉字的态度也摇摆不定,对立起来。 比如韩国学校的文案政策,几十年来一直在重复,有时都是韩语,有时复活教授汉字,有时限制汉字的字数,使学生和家长不恰当。 允许中学高中教授的一部分汉字(韩国政府于1972年8月16日发表了中学高中中文教育用基础汉字各900字。 小学从1970年开始不允许教汉字),但是因为只是放在括号里做注释,所以学生依然不重视,到了大学的时候看不了专业书,不能理解书的复印件。 而且,因为规定是“当用汉字”(非强制的),不是“常用汉字”(也就是强制的必要汉字),所以日本政府最初规定了一千八百五十个“当用汉字”,之后扩展到了一千九百四十五个“常用汉字”。 因为这可以看小说。 里面连汉字都没有。 也可以看到充满汉字的学术论文 既有或多或少夹着汉字的报纸,也有像“韩乔来信息”那样一个汉字也不用的报纸。 混乱也反映在政府机关的标志上,政府和法院的徽章上使用了韩语、宪法法院和国会的徽章上使用了汉字。 一些网民表示了对应该统一采用韩语的不满。 也许是采纳了那个意见,国会后来改成了韩语。 因为韩国的交通标志等都不用韩语附加汉字(不如说附加英语),所以给来自采用汉字的国家的游客带来了不便。 来韩国的话,朋友抱怨过“眼睛瞎了,不能出门、上街、旅行了”。 和日本相比,即使语言不通,外出、上街、旅行也没有问题。 因为交通标识等使用的是汉字。 这当然可以用“入乡随俗”“客人主要服从便便”来说明,但实际上不利于推行吸引邻国游客的政策,毕竟受害的是韩国旅游业。 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 首尔的地铁也在中文报站使用。 韩语本质上是拼音复制,它的作用之一是汉字拼写的发音。 同样的韩语,在韩语中多表示同音的多个汉字到几十个汉字 不使用汉字带来的结果,很多同音词容易引起意思的混淆、解释的混乱,在人名、地名、书面用语方面尤其如此。 如果这种问题出现在法律文件中,其后果的严重性是显而易见的。 拼写中国人名地名时也有同样的问题。 不是用汉字直接表现,而是用韩语翻译其发音,所以那个翻译音是人的语言特别,不能统一。 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仅仅是彼此的差异,自己也和自己吵架,以前是这么翻译的,后来是这么翻译的。 比如同样是“上海”,翻译成韩语的话有两个字的“”(韩式发音)和三个字的“”(中国式发音),不清楚的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这当然给网民带来困惑,网民也对此有意见。 给报社写信想统一翻译方法的网民络绎不绝。 但是,其实原因是不使用汉字,使用汉字就没有问题了。 汉字教育的不足和忽视容易引起现代韩国人和古代文化之间的差距。 我和韩国朋友一起出去旅行的时候,对于名胜古迹的汉字金额和碑文,他们作为本国人不知道意思,反而要求我的“外国人”解释,经常有令人感叹的场面。 例如,去有名的刹那通度寺玩的时候,山门上有汉字的额头是“灵鹫山通度寺”(“灵鹫”是“灵鹫”的繁体字),韩国朋友说不知道写了什么,说明这个寺庙的山名很大。 他们以前也经常来这个寺庙,感叹经常看这个额头,写的是什么,特别是“灵鹫”这个词就像“天书”。 考虑到韩国近一百年的变迁太大,我也很感叹。 也有图书馆汗牛充栋的古代文献,它几乎是用纯粹的汉文写的,和中国的古籍一模一样,但现在很少有人能利用它们。 普通人连汉字都不认识,所以要读古汉文的文献。 受过专业训练的专家学者太少,而且他们已经脱离了汉文化,所以对汉字、汉文的语感比以前大了,即使是来自著名学者手中的汉文标点,由于缺乏语感而产生的常识性错误也不少,不会令人遗憾。 (本文摘自《青丘汉潮:中华文化的遗留与影响》,选用邵毅平著、中西书局、年1月。 经批准,澎湃的信息转载,现在的标题和小标题由编辑安排。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热门:曾经在韩国采用了二千多年的汉字怎么成了“天书”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