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3字,读完约7分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林元培。本文图片均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提供

在宇宙中,有一颗被冠以中国科学家姓名的小行星——“林元培星”,获得此项殊荣的林元培,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市政总院”)资深总工程师,他曾主持设计南浦、杨浦、徐浦、卢浦和东海大桥等项目,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热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林元培:黄浦江上“画弧线”的专家

一生都和桥打交道的林元培笑称,“因为赶上了好时代”,才有机会在黄浦江上造大桥,并创下了多个世界纪录,“正因为幸运地处在难得的历史进程中,作为桥梁人的我们更要坚守造大桥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勇于革新,敢于担当,不懈奋斗。”

热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林元培:黄浦江上“画弧线”的专家

为黄浦江上造大桥储备技术

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开发开放上海浦东,黄浦江上造大桥的重任,落在了当时市政总院总工程师林元培的肩上。

“在黄浦江上造大桥是市政总院三代总工程师的梦想。之前没有规划,前两代总工程师都没有这个机会,而我作为第三代总工程师是福气好,赶上了好时代。”林元培说。

那么,要建什么样的桥呢?专家们对几种桥型方案进行比较,从斜拉桥、开启式桥、悬索桥、拱桥、桁架桥、T型刚构桥中最终明确了斜拉桥的方案。

1980年代,物质条件普遍落后,黄浦江上造大桥的条件很不成熟。面对这一困境,林元培没有知难而退,他认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于是提前储备技术。

当时,有三大难点摆在他的面前。“一、黄浦江大桥跨径超过400米,我们没有实际经验;二、我们的大桥拉索技术和国际水平相差太远;三、上海是软土地基,造桥难度大。”林元培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中国斜拉桥技术自主探索的过程。

热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林元培:黄浦江上“画弧线”的专家

1985年,林元培在设计上海恒丰北路斜拉桥时,试图处理拉索和软土地基打深桩两大难题。“上海为天然的冲积平原,怎么防止基础沉降引发上部结构沉降,进而影响桥下火车的通行,是该桥需要处理的一大难题。我们经研究后决策,将钢管桩打入地下70米的地下持力层。另外,拉索技术也在实践中向国际水平方向撰改。”

热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林元培:黄浦江上“画弧线”的专家

为黄浦江上建桥提供技术准备的,还有林元培设计的重庆嘉陵江石门大桥。

这是一座独塔单索面双跨斜拉桥,跨径组合为“230米+200米”。“嘉陵江中间是一个小岛,桥墩就做在这个小岛上,到岸230米,我就想,这个做得成,重复一次是460米,就超过黄浦江的跨度了。”重庆嘉陵江石门大桥的建成,意味着中国已具备了修建460米跨度斜拉桥的能力。自此,在黄浦江上造大桥,林元培心里有了底气。

热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林元培:黄浦江上“画弧线”的专家

工程不允许失败

“革新是有风险的,但又是必需的,只有革新才有进步,人才都是在革新中成长的。”林元培回忆说,为了黄浦江上的大桥,时任上海市长朱镕基专门把他请到办公室,只问了一句话:“你有没有把握?有多少把握?”

他考虑了一下,一字一句地回答道:“我有80%的把握!但是我会用120%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南浦大桥的设计重任便落在了林元培的肩上。但是,设计大桥的风险始终存在。事后,林元培对家人说:“设计南浦大桥有一种走在悬崖峭壁上的感觉,但我一定要走过去。”

南浦大桥的结构原型是当时位于加拿大的世界第一叠合梁斜拉桥———安娜西斯桥,实地考察后,林元培发现桥面上已经出现了上百条结构裂缝。

“我很着急,桥梁出现裂缝就会有安全隐患。”回国后,他把自己关在客厅里看幻灯片,仔细琢磨那一道道让人揪心的裂缝,细细琢磨一个个化解裂缝的做法,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最终,对比安娜西斯桥的4种裂缝,他提出了4类化解做法,并将其应用到了南浦大桥的设计当中。全长8346米的南浦大桥主跨跨径423米,一跨过江,1991年12月1日建成通车。如今大桥已经运行了27年,未曾出现过一条结构性裂缝。

“革新也是在困难中倒逼出来的。“林元培说,做科研与做工程的区别在于,科研允许失败,工程不允许失败。

继南浦大桥之后,杨浦大桥的建设,要把世界最新桥型的跨径从465米一下提高到602米,是世界建桥设计水平的一个新高度。

“如果把已经成功的南浦大桥设计搬过来,杨浦大桥桥墩就要落在黄浦江里,影响航道安全。为了把两个桥墩都立在岸上,我决策把主桥跨径设计到602米,这是当时斜拉桥的世界第一跨度纪录。“革新的艰难让林元培每晚都无法安稳入眠。

热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林元培:黄浦江上“画弧线”的专家

“如果失败,就是大事故,不是赔钱的问题,事关人命!”林元培只要一有时间就跑工地,找潜在的风险苗子。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在设计中规划了6条防线。

1993年9月15日,当时世界第一跨度的杨浦大桥建成,奠定了中国在国际桥梁设计界的领先地位。

退休后依然每天到办公室

革新就是不满足现状。

卢浦大桥设计之初,多个人觉得可以换种桥型,塑造新景观。林元培用自己从未尝试过的拱桥方案进行投标,结果中标,成功处理了拱桥在软土地基建造,结构计算和施工工艺等难题,设计出“世界第一钢拱桥”。

这座大桥获得了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的“杰出结构大奖”。“当时该协会主席亲自到上海,把铜奖牌贴在卢浦大桥桥下。”林元培说。这座大桥现在成了黄浦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经过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卢浦大桥的设计,林元培再迎挑战——东海大桥,从江河走向海洋。“多次大桥的设计经验,让我们在技术上没有问题,关键重点是,东海大桥要与洋山深水港同步建成。”

据他透露,东海大桥在外海,风狂浪高,一年只有180天可以施工。“过去做工程,是结构决策工艺,现在反过来工艺决策结构。我们跟业主、施工单位反复讨论,先明确靠得住的施工工艺,再根据工艺来定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可信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保证不误工期。”

热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林元培:黄浦江上“画弧线”的专家

东海大桥由于使用了新的设计思路,在各方的努力下,历经35个月施工,于2005年5月25日实现结构贯通,创造了中国桥梁建设史的又一个奇迹。

如今,83岁高龄的林元培虽然已经退休,但还是会每天到办公室半天,继续桥梁理论研究,希望把目前工程上尚未处理的问题提升至理论层面。平时,他也常常会给年轻人做的方案提提意见,做一点顾问性的从业。他笑道,退休后自己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不用整天提醒吊胆担心设计出问题。

热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林元培:黄浦江上“画弧线”的专家

“桥何名欤?曰奋斗。”这是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的名言,昭示着桥梁人不懈奋斗、服务人民的初心。

林元培说,作为一名桥梁人,自己与桥打了一辈子交道,不管过程中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努力建大桥、报效祖国。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也正是这份初心使命,让他勇往直前,敢为天下先。

热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林元培:黄浦江上“画弧线”的专家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专集】别忘了初学者的使命

【专题】最美的奋斗者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热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林元培:黄浦江上“画弧线”的专家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