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99字,读完约14分钟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朝鲜70周年。

70年前,我的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背负着司令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同志领导的民族期待,举起维护和平、抵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壮、意气昂扬,越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和军队在一起,2年零9个月,忘记死亡

70年来,中国人民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并没有忘记人类战争史上创造弱胜强光辉榜样的志愿军将士。

今天,库叔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西线战役为例,追忆那炮火硝烟中的峯岁月,讲述志愿军将士在极其不对称、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如何弱胜强、不断取得辉煌的胜利。

文|王正兴

|谢芳望智囊团

本文希望智囊团的原始复印件,转载时请在文章前注明出处展望智囊团( zhczyj )和作者的消息。 否则,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一个“胜利”会使麦克阿瑟产生误判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志愿军取得了胜利,但因为是遭遇战,所以没能怎么消灭美军和韩国军的生存能力。 特别是美军,除了骑兵第1师的1个团在云山战斗中受了重伤以外,其他部队没有太大损失。

图为朝鲜战争中的美军炮兵

所以,表面上志愿军取得了胜利,但战争的迅速发展态势对我们并不是不利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第一次战斗中,美军、韩国军队被打败,但整体实力远远超过志愿军。

当时志愿军入朝兵力为6军,23万多人,朝鲜人民军新的败北其余还在整编中。 美军仅陆军就有17万人,韩国、英国、法国、土耳其等国军有10多万人,地面兵力超过了志愿军。 另外,美军在空中,在火力、机动、物流方面,与志愿军相比具有绝对的特征。

志愿军的入朝作战已经暴露,不能像第一次战斗时那样取得突然的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军的攻击势头枯竭,从战略学上来说,这是美军反击的绝佳机会,大举攻击对志愿军造成很大威胁。

图为志愿者军机枪手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关键是通过势利主义有利地改变不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阶段,三十八军夺取飞虎山,严重威胁交通要道、战术重点军的角落的情况下,彭德怀下令停止攻击。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让败北的美军和韩国军队产生幻觉,他们以为阻止了志愿军的攻势,在飞虎山打败了志愿军。 70年过去了,美军战史和韩国军队战史上也留下了这样的记录。

这场“胜利”使麦克阿瑟误判,志愿军在局面有利的情况下停止了攻击。 那证明兵力不足,其战斗意图只是保护边境安全。

基于这一评价,麦克阿瑟改变了以前的部署,命令二线美军调往一线,加强一线兵力武器,准备以美军为主力再次向北进攻。 为了保证特征,麦克阿瑟下令大规模轰炸鸭绿江的桥,阻止志愿军进入朝鲜,失去了战场上的志愿军的后援。

但是,这时麦克阿瑟只是做了准备,实际上没有开始攻击。

为了形成有利的战场态势,彭德怀又下了第二步棋。 他命令三十八军自愿放弃飞虎山等阵地。 这进一步巩固了麦克阿瑟的评价---志愿军实力不足,不是真的想和美军对战。

图为麦克阿瑟

实际上,彭德怀采取的手段是后发制人,使用的是中国几千年来战争智慧的结晶——示形动敌。 彭德怀故意向麦克阿瑟示弱,引导美军北上进攻。 这就是孙子说的“予之,敌必取”。 为什么敌人一定要拿? 因为向敌人展示了形势对他们有利。

但是,仅仅让美军自发攻击是没有用的,他们的实力那么强,志愿军凭什么经得起攻势?

其实,彭德怀不想防御。 他的最终目标是攻击,让美军先攻击,等待美军破产,志愿军再次反击。

那么,美军没有露出破绽怎么办? 如果没有破绽,就会形成有利的战场态势,使美军破产。

彭德怀的第三步棋着眼于此,他的方法很简单:继续撤退,边战斗边后退,深深地诱惑敌人。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网友说“不是深深地诱惑敌人,有什么稀奇的事吗”? 其实,诱敌必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敌前撤退是战争中最危险、最有技术含量的事情。

2

敌前撤退? 彭德怀是怎么想的

那为什么彭德怀命令志愿军继续撤退,一边战斗一边撤退呢? 这需要知道彭德怀是怎么分解敌情的。

麦克阿瑟的这一攻击,美军第八集团军从西向东分别是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韩国军第1师、美军第25师、美军第2师、韩国军第2师(第6、7、8师)。 战役预备队是美军骑兵第1师,空下降187团,土耳其旅,战斗力最强的是美军第2师,最弱的是韩国军队第2军团。

美韩军从安州、军角里的一线开始攻击时,其正面约120公里。

志愿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一边战斗一边撤退,后退到第一场战斗开始的地方。 这时,美韩军向北攻击了约25公里,正面约200公里。

图是表示两次战斗之间的战线变化的图

在这种情况下,美军第八集团军越向北进攻,其阵型就越呈扇形展开,正面越广,兵力越分散。 这是重点,但还不重要。 在美军第八集团军正面120公里时,其预备队是一个师和一个团战斗队,但正面扩大到200公里时,预备队还这么多,纵深增加了25公里。 这么大的面积,这点预备队真够受的。 这称为后方空虚。

这是彭德怀必须考虑的问题,可以使美军前进几公里,分散其兵力,志愿军可以进行穿插作战,并且可以使美军前进几公里,使其后方空虚度,这样攻击穿插部队 这些部署需要相当深厚的军事基础。

考虑到志愿军的兵力和火力不及对方,彭德怀还有三个对比部署。

在美军第24师和英军第27旅方面,彭德怀放下了志愿军最弱的50军。 在韩国军队中是最强的,但战斗力与美军相比还是有差距的韩国军队第1师团方面,彭德怀放下了仅次于志愿者军的弱六十六军。 在美军第25师团和最强的第2师团方面,彭德怀安置了志愿军最强的3军2,39军和40军。 志愿军最强的两支军队之一三十八军(另一支是三十九军),当面进攻的敌人是汉军第七师。 志愿军软弱的四十二军,彭德怀让他们对付最弱的汉军第六八师。

图为第二次战斗发动前战场态势

我相信看到这个列兵的布阵,很多库友很快就会想起田忌赛马这个故事。

左路美军第24师不是美军中强大的部队,但有英军第27旅的辅助,彭德怀让最弱的50军牵制了他们。

韩军第1师团实力不及,被六十六军打,旗鼓相当。

中路美军第2师团和第25师团最强,必须挺进志愿军的最强部队。

右路汉军第二军团最弱,把兵力集中到负责第一层穿插迂回的三十八军,让一个师,让负责第二层穿插迂回的弱四十二军,让两个师。 这样部署,志愿军最强的三十八军可以直接打美国军队第八集团军最弱的部队,而且还是一师,保证打开战斗的突破口。 只有打开战斗的突破口,才能进行织入,割裂和包围敌人。

但是,彭德怀面临着与美军同样的问题,正面广阔,兵力不足。 他有自己的处理方法,不服从教科书,没有战斗准备队,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第一线。 这样做有两个理由。 一是志愿军兵力火力薄弱,必须集中力量。 第二,美军是离心运动,他们的扇形向外扩展,越往北扇形越大。 志愿军在向心运动中,越往南扇形越小,特别是美军第8集团军的预备队不足,后方极度空虚。

这种情况下,彭德怀不战斗预备队,把所有力量用在第一线,越往南,美军就越虚空,志愿军的攻击强度就越大,这场战斗获胜的把握就越大。

这是让敌人后退,把敌军导向我方是有利的位置,所谓“有利”,不是当然的,需要正确计算和解体敌人的状况。 美国人不擅长这一套,他们只知道攻击掌握主动权。 撤退是失去主动权,但彭德怀不知道进攻,需要美军后方空虚。

这里也有彭德怀不擅长当时的苏联顾问,像教科书一样组织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质问斯大林为什么不提交发电报告,被斯大林骂的情节。

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战场的态势

战斗的过程和彭德怀设想的一样。 五十军和六十六军面对的敌军很强,战果通常,但没关系。 彭德怀是让他们牵制敌军。

需要正面硬抗的三十九军和美军第二十五师团打旗鼓相当,便宜一点。

四十军对美军王牌第二师猛烈攻击,完全控制了他们的攻击势头,为什么这么激烈? 因为必须配合织入的三十八军。

三十八军枯朽,轻易地打败了韩国军队第七师。 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被逼到土耳其旅的顶峰,又被38军轻易贯通。 这时沃克只能得到骑兵第1师和空187团,空187团需要保护平壤,只能使用骑兵第1师。 如果进一步提高骑兵第1师团,就可以阻止三十八军的攻击。 这时彭德怀是第二个对比配置,双层织起了迂回作用。

四十二军很弱,但两个韩国军师决不是他们的对手。 对于直接威胁后方的志愿军四十二军,沃克只能让骑兵第一师填补空白,但这样就没有部队阻止三十八军了。

沃克命令英军第27旅紧急援助,但已经来不及了。 三十八军打倒土耳其旅行后,没有停止而是交织在三个地方,切断了美军王牌第二师的退路。

以后的事,相信库友们听说过,美军第2师团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三十八军能完成这个壮举,彭德怀的战场势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图为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

这样的战场求势,美国人不擅长。 这场战争过去了70年,美军在进行战斗复兴的时候,也不知道彭德怀是怎么打的。 他们顽固地认为在第一场战斗中飞虎山顶停止了志愿军的攻势,但不知道这是彭德怀故意让志愿军停止进攻,放弃飞虎山,让他们向北进攻。 美军还认为,将三十八军放在三个地方的113名师误判为难民,是导致美军第二师惨败的关键。 不误判不是重点。 因为当时的美军第8集团军没能出兵填补其后方的空白。 你为什么不能出动部队? 因为彭德怀的战场在求势。

3

中西方战略认识差异很大

战略,顾名思义是战斗的做法和手段。 战略也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指导战斗。 二是进行战斗。

指导战斗,就是从宏观的立场谋划整个战局,布势,形成对我有利的战场态势。 这个指导是对整个作战体系的指导,我们可以说是基于体系的战略。

进行战斗的做法是采用手中的武器装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战性能。 武器装备是作战系统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称为基于武器的战略。

在理解以上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明确志愿军和美军在战略学上运用的区别。

历史,特别是最近几百年,西方依靠坚船利炮征服了科技落后地区,武器装备在特征条件下战斗。

因此,在军事思想方面,西方更重视以武器为基础的战略,这从其编写的战略史书籍中也特别清楚。 西方战略史书籍总结的战略史,完全是武器装备的战略史,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战略以当时采用的武器为基础:冷兵器时代是方阵战略,火器诞生后出现了线性战略,之后升级为散兵线战略等

图为朝鲜战争中的美国空军

在此基础上,西方特别重视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 这种认知毫无疑问,武器装备的特征辗压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捷径和法宝。

问题是,不能只有这一种认知。 战争在各个方面,不仅包括武器装备,还包括人头。 武器装备有世代差异的话,差距太明显了,交战中的弱者在战场上求势改变战局并不容易。 但是,如果武器装备没有世代差异,只有特征和劣势的区别,弱者才能在战场上求势改变战局。 如果双方实力均衡,善于寻求势力的人获胜的概率相当大。

包括西方、现代美军在内,他们的问题是,长期进行非对称战争,对方实力太弱,不需要寻求战场势头,无视求势。 根据他们的战略理论,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能发生弱胜强下的战争。

另外,根据西方战略理论,他们极为先发制人。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军队的战略思想以武器装备为基础时,这一观点是正常的。 如果先击退敌人,破坏敌军的兵力武器,当然容易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这个思想本身也没问题,同样偏执于一个思想才有问题。

图为朝鲜战争中的美军步兵

主动权的掌握,不仅有先发制人,还有后发制人,先发制人可以得到便宜的东西,后手也可以。

后发制人这一战略思想是孙武总结的,曹剑争论时他指出了这一点。 所谓后发制人,就是让对方先下手,把握敌人的虚实,在敌人失去攻击势头后,反击敌人的要害,控制敌人的死命。 这里又分为两点。 一是等待敌人犯错误,另一是引导敌人犯错误。 战场的主动权在敌人犯错误时转移了。

其实,从《孙子兵法》出发,我国军事著作对战争指导的战略进行了总结。

比如,不伤害人,塑造人,但我看不见(不是被敌人动员,而是被敌人动员,用各种幻想欺骗敌人,不暴露我军的真象)。

墨服从敌人,决战事(意味着实施作战计划,必须灵活地根据敌人情况的变化,决定军事行动)。

奇正相生(运用通常大致为“正”,特殊情况下随机应变为“奇”,负责正面攻击的部队为“正”,两侧袭击为“奇”,战争中“奇”和“正”相辅相成)。

移动敌人(通过伪装和欺骗,假装移动,使敌人产生错觉,做出错误的决定)。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这些战略发展迅速,总是以战争为指导,一直持续到现在。

可以说,自古以来,在战略上,西方重视基于武器的战略,中方重视基于系统的战略。 这种认识的差异是我们在朝鲜能战胜美军的战略原因。

4

为什么美军不能解开志愿军的战略?

两军训练水平、装备水平相等的情况下,意味着两军基于武器的战略水平基本一致,用于决定战斗胜负的自然必须依赖于基于体系的战略。

朝鲜战争表明,如果两军的训练水平大致相等,即使装备水平有很大差异,在基于体系的战略上采用更合适的军队,取得胜利的自信也会更高。

为什么美军不能解开志愿军的战略? 根本原因是志愿军用基于体系的战略指导作战,基于体系的战略是,其本身的阶层高于基于武器的战略,那是天然可以指导基于武器的战略。

美军在基于武器的战略上手段丰富,威力强大,但对体系整体的指导比志愿军弱,武器装备的威力的发挥与预想的相差甚远。

但是,我们也不要高兴。 在之后的朝鲜战争过程中,美军有天才人物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志愿军的战略,同时投身志愿军。 这个身体不是李奇微,是范佛里特。 但是美国人不重视他,但后来解职了他。 这是我们的幸运,但战争不能寄托于幸运。

现在美军越来越重视指挥官大局意识的培养,这种培养提高了基于系统的战略水平。 现在解放军致力于基础战斗力的建设。 这毫无疑问,基于武器的战略是基础,但不能无视我们以往的特征,抛弃祖先胜利的法宝。

作者概要: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工作,致力于战争史学和战略学研究,对军队战略和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特的理解。 着作《这才是战争》于去年5月、6月,在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栏分两期被推荐。 他的公众号也是“这才是战争”,wechatid :小强123,请关注。

本文首次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发表:眺望智囊团。 复印件是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搜狐网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己承担。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诱敌深入、田忌赛马…这一仗彭德怀三步定胜局!70年过去了,美军还是没搞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6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