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2字,读完约4分钟
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赵)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5月23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第16届公众科学日将在全国121所高校举行。受疫情影响,这个公共科学日在网上启动,主题是“参观中国科学院,想象新生活”。
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实现第一个世纪目标的决定性一年,也是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年。本次公众科学日将向社会展示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主题的重大科技创新,描绘科技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景,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与此同时,今年的公共科学日还将开展各种科普活动,普及公共卫生和健康知识以及科学的防护方法,帮助打赢防疫和控制疫情的战斗。
中国科学院各分支机构将充分发挥区域协调作用,协调组织建立科学院所属机构的网上直播室,开放网上观测站、植物园、博物馆、野外观测站、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直播酷科学实验和科学观测,帮助公众通过云接近科学。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心(北京分院)也将于5月23日启动第三个“科学传播月”,主题为“科学点亮生命之云,探索奥秘”。科技创新中心将结合北京区域研究所的特点,在每个周末举办网上科普活动,为公众带来“科学云体验”。
本次公众科学日将举办“中国科学院之旅”、“科学公开课”、“中国科学院全景”和“科技音像馆”等各种在线活动。“云游中国科学院”将在中国互联网的发源地——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设立“云游中国科学院”主直播室,并邀请科学大咖啡和科普红网在线讲解各机构的直播内容;“科学公开课”将向公众展示由97个单元录制的177个公开课。一群包括院士在内的一线科学家将谈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科学的发展,并分享科学背后的故事;“全景学院”将以虚拟现实全景的方式漫游一些研究机构的公园、实验室或科学仪器;“科技音像馆”将推出100多个科普视频,聚焦中国科学院的“第一行动成果”,展示“科研重点”、“前沿技术”和“侧科学”背后的科学原理。
每个学院都将专注于有自己特色的在线活动。青藏高原将开放冰芯图书馆,展示第二次青藏科学考察中发现的杰尼索夫人化石;上海光学与精细机械研究所将展示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大气物理研究所将在气象观测塔的顶部进行现场直播,气象观测塔是世界上唯一位于大城市中心的气象观测塔,用于分析当天的天气;昆明植物研究所将开放世界第二大种质资源库(西南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库),展示种子保存地点;上海天文台将开放1.56米光学望远镜、25米射电望远镜和60厘米激光测距观测台;力学研究所将带来公众体验,再现飞行条件风洞和高速列车动力学模型实验;广州能源研究所将开通中国首个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将展示“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金属研究所将展示重型锻造车间,并告诉全世界最大直径和最大重量的整个锻造不锈钢环是如何制造的;自动化研究所将开展云之旅的智能世界,通过直播展示三维建模和视觉定位技术、无人驾驶和反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将开放中国古代动物博物馆,让公众通过屏幕“触摸”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国家时间服务中心将展示“北京时间”实验室,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北京时间生成和维护的过程;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将首次开放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展示“海逸”滑翔机、“海都”潜水一万米等科研仪器,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本次公众科学日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主办,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云游中科院:中科院公众科学日云上开启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