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66字,读完约7分钟
2020年5月26日晚,比亚迪透露,其旗下的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半导体”)成功引进了以红杉资本、CICC资本、SDIC创新为首的战略投资者,喜玛拉雅资本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认购。
具体来说,这一轮投资者由红杉陈余、红杉陈至(以上为红杉资本)、金钟齐鲁基金、中电金钟基金、金钟浦城、金钟启辰基金、金钟传化基金、联通金钟基金(以上为中金资本)、先进制造基金、一盾基金(以上为国投创新)、喜玛拉雅资本、燕尔庆亚、中航凯盛、辛迪新组成,在公告日,各方签署了投资协议。
根据比亚迪半导体75亿元的投资前估值,本轮融资总额为19亿元,投资者共收购了比亚迪半导体20.21%的股权,公司的投资后估值接近100亿元。
为什么红杉资本、CICC资本和其他主要机构选择在这场快速战争的背后进入市场?即将独立上市的比亚迪半导体能否缓解中国的“核心缺失”?在万亿美元市场爆发前夕,资本的筹码和担忧是什么?
比亚迪就像一个巨大的引擎,随着资本的成熟,它慢慢拉开了半导体纠纷的帷幕。
42天的快速战争,投资阵容豪华
比亚迪半导体的“战争计划”始于42天前。
2020年4月15日,比亚迪宣布最近通过子公司之间的股权转让和业务转让完成了比亚迪微电子的内部重组,后者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寻求在适当的时候独立上市。
比亚迪表示,计划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之后,比亚迪半导体仍将是比亚迪的子公司。未来,比亚迪半导体将加强市场需求导向,积极拓展外部市场订单,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
同时,比亚迪董事会还通过了比亚迪半导体股权激励计划,计划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向比亚迪半导体董事、高级管理层和关键人员授予3001.976万份股权,占比亚迪半导体目前注册资本的10%。行使价是5元/每1元。
2020年5月26日,比亚迪半导体的领先战结果迅速尘埃落定。
根据比亚迪的公告,比亚迪半导体的首轮融资阵容十分豪华: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CICC资本(Capital)、SDIC创新(Innovation)和喜玛拉雅资本(himalaya capital)纷纷进入市场,希望在“新基础设施”浪潮来袭时分得一杯羹。
红杉资本与半导体行业有着深厚的关系。红杉资本官方网站称,红杉资本创始人唐?唐·瓦伦丁早年在飞兆半导体公司工作。他离开后,创建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可以说,在瓦伦丁职业生涯的前半段,他一直专注于半导体行业。
1972年,瓦伦丁创立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并开始他的投资之旅时,他很快发现了一批当时极具潜力的芯片初创公司,并帮助这些公司实现了长期发展。“电子控制系统是所有行业和技术的核心,而芯片是所有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红杉资本表示。
CICC资本在《2020年半导体产业展望》中也提到,在科技板块和半导体本土化浪潮的推动下,半导体行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发展成为市值超过1万亿元的重要投资领域。
SDIC创新和喜马拉雅资本都是比亚迪的老股东:2016年比亚迪a股上涨时,SDIC创新成为股东;喜玛拉雅资本作为一家典型的价值投资机构,持有比亚迪股份已有十多年,并一度促成巴菲特在比亚迪的战略持股。
据了解,增资总额19亿元中,7605.01万元为比亚迪半导体新增注册资本,18.24亿元为进入比亚迪半导体资本公积的溢价。除非交易文件另有规定或经各方同意,所有增资资金将用于主营业务。
比亚迪宣布,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公司内部重组后拆分和上市子公司的又一重要举措。后续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上市,并开始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子公司,实现市场化运作,不断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中国的“核心缺失”能得到缓解吗?
长期以来,中国的核心芯片主要依赖进口。如今,发展国产芯片产业已逐渐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中之重。
据公开信息,比亚迪半导体前身为深圳市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主要业务覆盖R&D,生产和销售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和光电半导体,集成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
华创证券表示,比亚迪分拆的第一步是比亚迪股票的基本低点。随着电动汽车政策的实施,公司新的电池技术和第四代dm技术的推出,公司的销量和利润率有望在未来两年内持续提高。从中期和长期来看,该公司有望成为全球一体化的电气技术供应商。
据了解,igbt技术作为电动汽车的“cpu”,是比亚迪半导体的核心业务,长期以来一直为外国企业所主导。
目前,igbt自行车的价值高达1000-5000元。2020年,全球空客房接近100亿元。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空房业将达到370亿,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经过十多年的R&D和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应用,比亚迪半导体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idm igbt制造商,累计装机容量居国内制造商之首,产品涵盖乘用车和商用车。
据比亚迪介绍,与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相比,比亚迪的半导体电流输出能力提高了15%左右,综合损耗降低了20%左右,温度循环寿命提高了10倍左右,打破了国际巨头在汽车规格级igbt领域的垄断。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将sic模块应用于汽车主电控的半导体制造商,为国内自主控制新能源汽车电控核心部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在万亿市场爆发前夕:100多家风投/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争相下注
一些投资者告诉中国投资网,红杉资本、CICC和其他机构涌入比亚迪半导体并不奇怪。毕竟,近年来,对于总部组织来说,竞争高质量的芯片项目一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根据“中国制造2025”,国内芯片自给率将在2020年达到40%,2025年达到70%。然而,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芯片产量的增长率只波动了15%。
得益于广阔的市场发展和政策资金,国内半导体替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些投资者告诉中国投资网,他们对国内芯片领域的国内替代机会更加乐观。
根据cvsource的投资数据,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内芯片投融资的数量和金额几乎逐年增加,融资总规模达到1000亿。其中,2018年芯片行业投融资数量达到260家,为五年来最高,融资规模为451.84亿元,占总规模的近50%。
“芯片热”的背后是负责机构的祝福。红杉中国、深圳风险投资、百度风险投资、陈达风险投资、祁鸣风险投资和北极光风险投资等100多家主要机构都进行了押注。
“投资芯片行业的初期是非常漫长和痛苦的,但一旦占据了某个细分市场的制高点,奠定了行业标准,以后获得的超额回报是不可想象的。”鼎兴量子首席执行官金宇航曾经说过。
大势已去,但vc/pe的“竞争进入”并不意味着“盲目服从”。
金沙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公开披露了自己挖的坑。“我们没有投资芯片。在我们进行几次投资之前,我们就亏损了。”
在朱啸虎看来,中国的芯片技术有几个困难:首先,大多数公司都是单一产品,从长远来看,回报会有问题。因为生命周期很短,很快就会降到平均水平。此外,该公司在早期阶段投入了大量资金,这对R&D的人员和芯片生产(通过装配线等一系列工艺步骤制造芯片)提出了高成本要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半导体是投资者的理想选择,该公司已经成熟,既有技术壁垒,又有市场资源。同时,从比亚迪半导体的角度来看,其财务实力的增强增加了其扩大主营业务的可能性。
“这一轮投资将有助于比亚迪半导体进一步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丰富第三方客户资源,多渠道扩大产能,加快业务发展。比亚迪半导体将专注于汽车级半导体,并推动半导体在工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比亚迪表示,未来,比亚迪半导体将努力成长为国内和国际领先的汽车级半导体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从这个角度来看,资本的进入肯定会引发新一轮的竞赛:这场世界级的芯片对抗才刚刚开始。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比亚迪半导体引入战投!红杉、中金入场 万亿市场即将爆发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