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6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5月17日电:“牦牛司令”眼中的珠峰生态变化
新华社记者多吉占队、边巴次仁、王一友
48岁的拉巴兹伦被称为“牦牛司令”,他的全名是“牦牛司令”。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了28年后,他联系了当地的牦牛队,在几年的登山季节为登山队运送物资,因此得名“牦牛司令”。
珠穆朗玛峰依靠牦牛来运输物资,牦牛的指挥官和牦牛一样有一双好脚。他现在是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分部珠峰大本营管理站的站长。他的日常工作是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巡逻,保护野生动物,并监督当地村民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如垃圾管理和湿地保护。在巡逻路线上,经常有汽车无法行走的陡峭的砾石斜坡,而强壮的“毛司令”三两步就能爬上去。
“在冬天,珠穆朗玛峰登山大本营的积雪可能有膝盖深。如果车不能走,我们就步行去。”他说他最长的徒步记录是8小时,那是在珠穆朗玛峰东坡的荣霞沟。
毛司令员的家乡在西藏日喀则,但由于他太喜欢动物了,他去了海拔四五公里的珠穆朗玛峰工作。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也与偷猎者面对面。"那时,每个人都没有环境意识."“毛司令”说,有些人认为,野生动物就像他们自己的牲畜一样,看到就可以杀,看到就可以吃,看到就可以卖皮毛,所以在那个时候,“人人都躲着动物”。
1994年,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定日、丁洁、尼亚拉姆和吉隆四个县,总面积近3.4万平方公里。
随后,“毛司令”到珠穆朗玛峰脚下的村庄向村民解释什么是国家保护动物,乱杀保护动物会受到什么惩罚,如果野生动物减少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什么损害。
渐渐地,情况变了。
"十多年前,我在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看到了一只雪豹."他说。后来,西藏珠穆朗玛峰雪豹保护中心安装的红外照相机也多次拍摄雪豹。“毛司令员”看了高兴:“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的数量很少。”我原来怀疑它已经灭绝了,现在我不担心了。”
"其他动物的数量也增加了。"他说,每次巡逻时,他都会按照保护区的规定,将看到的动物数量和分布情况认真整理成表,逐步形成珠穆朗玛峰地区野生动物分布图:西藏野驴分布在加错乡、余刚镇和马可乡;曲荡乡和荣县乡海拔较低,可以看到猕猴。“摇滚羊,到处都有很多。”他说在珠穆朗玛峰的大本营附近还有一个“熟悉的”岩羊朋友。它的角很特别,一眼就能认出来。有时它会向它打招呼,当巡逻车经过时,它不会躲起来。
"动物们知道人类现在不会伤害它们了。"毛司令员微笑着说,几天前,他和他在管理站的同事们救出了一只破碎的岩羊,并把它送到一位维修队员的家里进行疗养。当地村民如果发现被杀或受伤的野生动物,将向管理站报告。
根据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数据,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有491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其中雪豹的数量在190至270只之间;高等植物2550种;森林面积550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14.85%。
像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这样的管理站有20个,每个管理站平均配备10名管理团队成员。仅定日县就有80多名这样的团队成员,其中大部分是当地的农牧民,每人年收入约3万元。
除了保护野生动物,“毛司令”和他的同事也是珠峰大本营地区的垃圾管理员。
在珠穆朗玛峰旅游基地营地附近设立了垃圾转运站,将登山者、游客和当地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转运,并建立台账,然后转运到定日县统一处理。
今年,“毛司令”还在登山大本营发现了一个新的垃圾处理设施:“登山者产生的污水、厨余垃圾和粪便,经过现场无害化处理,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可以从登山营地运走。”垃圾要少得多。”
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已投资超过1.3亿元保护珠穆朗玛峰地区的生态环境。未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将在定日县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空燃气监测站,并在核心区实施全天候空燃气质量监测。对此,“毛司令”充满期待。
随着天气变暖,在高海拔的山区可以看到大片的绿色。走在巡逻的路上,毛司令员的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山坡和山谷。再过一个月左右,岩羊的繁殖季节就要到了,这是他最喜欢的动物,但那时狼也会很活跃。
“我们绝对不会保护它的幼崽,因为我们更喜欢岩羊,这对狼不公平。”他说,从负责牦牛的“指挥官”到野生动物的朋友,“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会了尊重自然规律。”
在珠穆朗玛峰脚下,牧民的牦牛队随着钟声飘走了,岩羊在山坡上漫步。人、动物和山脉和谐共存。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牦牛司令”眼中的珠峰生态之变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