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51字,读完约8分钟
“美学”一词起源于西方,王国维先生在翻译中进行了新的建构。他想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中国东方美学,这是一种艺术哲学。
在《大众美学》中,我对“美学”一词进行了全面梳理。今天的美学是国际化的,它需要包含东方品质研究的艺术哲学概念。
大众美学是质量科学之外的学习、理解、传播、体验和应用质量科学的科学。普及美学将关系到每个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幸福指数。
大众化肯定是指所有人的、所有人的、公平的和所有人的。每个人的天赋都有其“原始美”。大自然赋予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天赋品质,这使得我们每个人在认识事物时,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心灵方面都有天赋。然而,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固有的程式化的东西掩盖了我们的才能。
以饮茶为例,喜爱并懂得如何喝茶的人会在喝茶时比较各种茶的质量,品尝不同茶在舌尖、舌苔和喉咙上的感觉,以及这种香味在口腔和鼻腔中回流的感觉。这样的生活方式是通过比较、回忆和分析来学习和体验茶的品质的过程。如果全国人民都能在生活方式上做出这样的改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品味就能得到提高。
随着审美能力和品味的提高,人们会更加细致。人们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会更加细腻和细致。事实上,这种一丝不苟意味着我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样,人们的眼睛、耳朵、身体和其他部位可以用这种方式仔细比较、体验和品尝。
人的审美能力是自然的、自然的。我们需要的是如何发现并发展这种能力。
目前,人们已经从温饱走向小康,所以我们需要摆脱仅仅停留在基层的需求,产生一个更加宏伟的需求和认知。因此,普及美学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通过普及美学,我们可以在自我层面获得更好的生活方式。
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
如何培养人们的美感?首先,我们应该学会慢下来,因为慢会细致,慢会深刻,慢会把很多事情做到位,快又快,慢必须慢。一路追求速度的过程会导致我们天生本能的丧失。除了消费主义的异化,消费者被品牌而不是自我消费的品牌所消费。美是统一和规范的,人们对美的真实感知被忽视了。
现代人很忙,生活压力很大,焦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在非理性和焦虑的情况下进行判断和分析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可以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平静下来。这种平静并没有让我们什么都不想,而是让我们更加新鲜。如果一个人活着,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会很好。
那么人类的观察从何而来呢?事实上,通过对思想新鲜度的系统训练,对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头脑的全面新鲜度训练。
在古代,我们的士大夫们总是把琴、棋、书、画、诗、酒、茶、香作为一种审美趣味的训练,这是一种使自己保持活力,保持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应能力的训练。事实上,这种训练可以使我们获得克服生活、工作和家庭中各种困惑和困难的能力。
因此,合理安排时间,让你的眼、耳、鼻、舌、身、心活起来,这是学习美学的好方法,可以随时练习。例如,你可以制作3种茶和5种茶,每种茶都可以慢慢地细细品尝。当你努力活在这个领域,你的观察能力、洞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这种感知的丧失落在美的维度上,美变成了简单和独特。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战略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即树立和彰显我们自己的文化之美。
大众美学呼唤质量回归
美学的大众化是质量的回归。什么是质量回报?例如,如果我们现在有更好的条件,我们将在农村租一块地种菜养鱼,这样童年的猪肉和蔬菜味道就可以回到我们的嘴里。事实上,这是一种普及美学的方式。
我们不应该说这种美学是先进艺术作品的艺术理论,但实际上,我们应该从美学的普及和人们感知能力的恢复开始。
为此,2018年,我们与北京哲学会合作成立了一个宇宙美学工作组。现在我在南京大学做宇宙美学的研究。我希望通过对生产、学习和研究的综合和系统的研究,把普世美学的建设从民间推向全国,使我国的消费结构、内需结构和供给结构发生一些变化。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步应该是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只有重建这种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我们才能生产出属于我们自己审美趣味的产品。
供应方的深层结构改革是有价值的,但需求方的深层结构没有改革就无法实现。
我们需要从美学和文学的维度重新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只有当我们有了坚实的基础和美好的生活方式,我们才能匹配我们的生产链和消费链。此时,我们与他人的互动是平等的、自我扎根的、友好的。
美学与文化
能够承受时代的宏观需求
一切都是辩证的,相互促进的,一切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连食物和衣服都解决不了,美丽绝对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然而,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疫情爆发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都在思考如何构建这样一个新的核心生产力。美学和文化应该承载时代的宏观需求。
我们都不喜欢被说成不漂亮或不理解美。我们做什么呢在各种审美趣味的文化旅游氛围和宣传链中,在各种艺术形式的快乐趣味游戏中,我们体验到了不同层次的审美趣味,可以带来不同的认知和快乐。这时,追求幸福的动力和审美情趣的动力就结合在一起了。
审美和文化的提升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当人们的审美情趣改变后,他们就再也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良言行了。整个经济审美趣味上升的根本驱动力是我们所说的消费,它将促进生产的变化。
更微妙的审美认知会产生更微妙和多样化的消费模式。被迫从事生产是不同的,正如一个人带着兴趣从事生产一样。
文化旅游产业需要重构“玩心”的旅游文化
作为支柱产业,文化最大的魅力在于审美。
以旅游市场为例,要么旅游景点挤满了人,这是一个纪念和旅游;各种各样有趣的旅游景点都拥挤在入口处,很难操作。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太忙了,怎么有时间学美?”更不用说如何欣赏美了”。
因此,普及美学必须以有趣的方式普及美,从而刺激全民审美趣味的提升,这是文化宣传链条中的一个策略。
在文化旅游链中,我们应该深入挖掘每一个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增加互动性和教育,将有趣的普及教育集中到文化旅游项目中。前一段时间,文化旅游部发布了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即非遗产扶贫和旅游。
这个想法很好,但我们认为有必要从两端进行改革。从供给方面来说,我们不能把非遗产教育扩展到所有游客,尤其是90后,他们非常渴望学习和尝试各种东西。在尝试娱乐的过程中,一些人会融入其中,不同的游客会融入到相应的旅游景点,当他们融入到不同的学习和教育中。
14亿人将有更多有趣的文化旅游景点,在那里他们可以以有趣的方式学习、竞争和生产。最后,它们将刺激当地的住宿、食品和就业,这将形成一个深入和互动的需求和服务平台。他们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技能,制造产品,然后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
随着通识教育的丰富,每一个文化旅游目的地都可以变成一个深度的、互动的旅游目的地,它可以使人们的审美情趣得到深刻的提升,生产力和消费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这只是我的想象。事实上,每一个文化和旅游目的地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改造。从这个角度来看,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国家战略是非常正确的。
同时,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是不同的概念。文化旅游通常是展示给你旅游的一种文化,而旅游本身实际上可以构成一种文化。在古代,学者们先读数千本书,然后旅行数千英里。事实上,出国留学是为了消化你在课本上看到的东西,然后提高你的智力,也就是说,为了滋养你的心灵而玩耍。
旅游可以使每一个文化旅游目的地进行这种游戏的整体设计,从住宿环境和服务到教育和互动服务,形成旅游文化的学术建设和培训体系,进而使整个旅游成为提升审美情趣的好途径。
大众美学的建构越来越完善
今年,南京大学成立了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旨在通过普及美学的建设和研究来促进经济和文化的进步。我们希望发掘和整合各方的学术和社会资源,共同加强普遍美学的学科建设,使学科建设更加细致和系统。要旅行数千英里,我们必须夯实我们的基石。
逐步推出普及审美经济学、普及审美传播、普及审美营销等分支及相关书籍。为了普及审美艺术,我们也在细化分工和研究。目前,音乐、小说、文学、戏剧和电影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正在推进。
我也希望更多热爱美学大众化的人能够为社会的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贡献。
(本文根据邱教授的访谈记录整理而成)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普及美学学科建设 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1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