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20字,读完约9分钟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辐射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结合重庆直辖体制、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的实际,在吸收中外博物馆经验的基础上,对总馆分馆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实施总分馆制是打破重庆区县博物馆发展瓶颈、拓展三峡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客观需要
一是区县博物馆发展的需要。截至2018年底,重庆共有100家博物馆(包括非国有博物馆),覆盖率为89.7%。随着人们对更好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硬件和软件的缺乏,收藏数量少,种类不全;专业人员少,研究力量弱;资金保障不足,缺乏高水平展览,临时展览少;规划教育活动的能力不强,开展的活动很少;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严重,严重制约了区县博物馆的功能和发展。
第二,需要扩大三峡博物馆的公共服务空。从三峡博物馆的功能发挥、功能辐射、服务延伸和延伸拓展来看,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中央共建博物馆,对重庆区县博物馆进行业务指导和规划、人员培训和项目支持是一种社会责任。作为全国最具创新性的博物馆,有理由将博物馆联合开发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区县博物馆的服务,引领区县博物馆的改革创新;作为历史博物馆的龙头,我们应该把业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经验和做法输出,上下衔接。同时,三峡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有限,建筑面积为5169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27597平方米。原设计缺乏配套的公共教育区和公共服务区,没有扩建到位空。许多收藏品无法展示,社会教育的数量和规模无法得到最好的展示,特殊的受众无法获得更多的特殊服务,文化创意产品的展示和销售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要改变现状,我们必须把服务范围扩大到区县。
第三,借鉴中外经验,探索实施总分馆的学术支持。基于区县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和解决区域中心博物馆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三峡博物馆开展了“重庆博物馆群建设背景下总分馆系统发展模式研究”,并被纳入重庆市社会科学协会项目。分析研究了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集团直接管理模式、美国史密森学会博物馆体系、意大利托斯卡纳博物馆集团政府主导共享共赢合作模式、国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模式、南京博物馆总分馆制模式、安徽区域博物馆联盟模式和红岩网上模式,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坚持“资源整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选择全市部分区县博物馆进行培育,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吸收更多合格的基层博物馆作为分支机构。
三峡博物馆实施总分馆制运行模式初探
三峡博物馆主馆运行模式主要采用合作共建模式,坚持行政隶属、人员关系、资金渠道三不变原则,构建定位清晰、运行有序、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博物馆总馆分支体系。
首先,尝试品牌管理模式。名称按照总馆分支机构的形式管理,分支机构可以保留原名称,并悬挂“重庆三峡博物馆××馆”的标志(该名称不作为博物馆注册的第二个名称)。社会教育品牌、展览品牌和文化创意品牌的管理是基于加入总分馆系统前创建的品牌,由品牌创建博物馆授权,由系统内博物馆共享。
二是尝试平台管理模式。联络平台的管理依靠总行办公室的协调运作,主要职责是协调和监督各业务平台的工作,监督各合作项目的实施。馆藏资源共享平台由总收藏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建立统一的馆藏资源目录,供系统内所有博物馆查询和利用;在系统内建立博物馆藏品信息交流平台,交流和共享藏品信息。普通博物馆公共教育部门负责社会教育共享平台,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系统内博物馆社会教育项目的统筹规划,建立统一共享的社会教育资源网络;负责建立系统内博物馆展览的统一合作机制和网络体系。展览交流平台由总博物馆展览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规划系统内的博物馆联合举办历史、文化和文物的原创展览;向系统外的博物馆推荐系统内博物馆的原创精品;推广原创精品展览巡礼系统。学术交流平台由总图书馆学术办公室负责。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分支机构开展文物和区域历史文化学术研究,联合申报和承担学术研究项目,联合召开学术会议;协调总图书馆出版的学术著作、馆藏目录、科普图书和期刊,向分馆赠送免费礼品。
第三,尝试通用分馆系统的访问管理模式。加入总分馆序列,必须具备市文物行政部门认可的博物馆资质;有符合办馆要求的软硬件设施和人员;举办长期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展览;有一定数量的文物藏品;有稳定的营运资金等条件。建立评估和评价机制。总行每年对分行之间的合作进行评估,对不符合标准的分行提出整改意见。对于连续两年考核评估不合格的分行,总行提出终止与分行的合作协议,合作机制自行终止。
三峡博物馆实施总分馆制的实践效果
在充分对接、选择和培育的基础上,2015年我们与巫山县政府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并与巫山博物馆在人员培训、馆藏资源共享、展览合作、项目合作、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五个方面进行了合作,成立了第一个分支机构。2018年4月16日和5月9日,我们开始与重庆师范大学和云阳县政府合作参观,与重庆师范大学博物馆和云阳县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挂上分馆标志。目前,有三个分支。从实践来看,已经取得了以下初步成果。
一是支持分馆建设。基础设施升级项目:2015年,三峡博物馆总馆投资450万元在巫山馆,完成了该馆800平方米临时展厅的改造升级;帮助他们制定预防性保护计划,指导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实施,完成仓库和维修间辅助设备的采购,启动仓库保护环境监测和评估系统;完成龙鼓坡遗址危岩应急加固保护、龙鼓坡遗址A点保护棚建设、李继达事迹展览馆、朝院观修缮保护、圣安多尼天主教堂维护。
业务工作拓展升级项目:正厅和巫山分局建立了三峡(巫山)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站和三峡(巫山)古人类考古工作站;创建巫山博物馆非遗馆和临时展厅;帮助巫山亭编制各项文物保护和修复计划,争取250万元修复507件文物(包括264件珍贵文物和243件三峡出土文物),免费修复20件铁器;启动高唐旅游建设项目和巫山博物馆二期(旅游接待中心);全面推进巫山分局珍贵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巫山红叶节原展改造、巫山分局免费展。主馆实施“云阳县博物馆藏珍贵青铜器保护与修复”工程,修复文物300多件,联合建立“石城保护工程”、三峡库区文物风险管理中心和云阳县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站”;我们开展了文化、教育和研究等文化产业合作。
二是分馆展示质量提高。主馆指导巫山亭策划临时展览“巫山百年,山川长河”和“巫山百年,永恒家园”;介绍了三峡博物馆的“清代鼻烟壶展”、“清丰正气——文物诚信文化”、“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工农红军口号展”,参观者20多万人;我们与四川省博物馆、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等7个单位合作,共同举办了“长江文明大溪文化主题展”。综合博物馆为云阳博物馆提供了四个基本展览的规划和设计。总图书馆为重庆师范大学的三个基础展览提供文本策划和展示。
第三,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提高。人才素质是制约分馆业务发展的关键。三家分行安排员工到大厅进行30多次免费业务培训,包括文物修复、藏品管理、安保、社会教育等,提高了分行的业务水平。总图书馆还在重庆师范大学分校的帮助下培训新员工。仅在2018年,巫山分局就在公共期刊上发表了3篇论文,在互联网上发表了245篇文章。云阳分公司已发表5篇论文。
第四,社会教育品牌更响亮。为了使分馆的社会教育具有更好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总行指导分馆打造社会教育品牌。云阳支行和重庆师范大学支行打造了三个鲜明的主题教育品牌:武山支行打造了非遗表演、武侠电影节、武侠之窗、武侠论坛、武侠艺术园、社会教育活动、公益培训等七大社会教育品牌;三个分支机构共举办681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主博物馆指导云阳博物馆研究课程的开发和编写,并提供丰富的图形材料。该博物馆已成为云阳县四大研究基地之一。三个分支机构在社区和城镇举办了100多次展览,惠及50多万人。
第五,文昌产品更具特色。文昌是观众“带博物馆回家”的重要载体。成立“重庆文物店巫山分店”,总公司指示巫山分店开发30多种文化创意产品,销售额达100多万元。武山分局自主研发的骨雕鸟等文化创意产品在首届市文化创意产品评选中获得组织奖和十佳创意产品奖,是唯一获得两个奖项的区县;先后推出了“感恩家庭,感谢父母”的文昌丝巾领带感恩系列;明信片是根据四楼巫山系列展的“龙山水”开发的,特色书签和姓氏连环画是根据“永恒的家园和国家”开发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馆指导云阳博物馆开发8种具有地域特色、反映地方历史的文化创意产品。
实践表明,总分馆制模式是整合资源、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合作共建博物馆系统双赢的有益探索。在博物馆事业大发展、博物馆体制创新的背景下,总分馆制模式是一种尝试,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改进,才能使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期望,也是使命和责任。(正文/图成)
:张嘉诚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重庆三峡博物馆总馆分馆制探索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