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58字,读完约6分钟

2019年未来科学奖得主。

2016年1月17日,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宣布设立未来科学奖。今天,这个备受瞩目的民间科技奖已经走过了四个春秋。

如今,由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赞助的100万美元的未来科学奖已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奖的重要补充。随着社会力量的不断参与,民间科技奖励逐渐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势头。

成为“中国诺贝尔奖”

最近,2019年未来科学奖的获奖者在北京揭晓。

邵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因其在发现人类细胞内毒素性lps炎症的受体和执行蛋白方面的贡献获得“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卢金标在实验中发现了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这为超越标准模型的物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解释了宇宙中物质和反物质的不对称性。可能的贡献获得“材料科学奖”;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因其在密码学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她创新的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并由此产生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王小云成为第一位获得未来科学奖的女科学家。

与未来相遇 与科学相拥

“成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是未来科学奖设立之初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目标。为了挑战已经走过110多年历史的诺贝尔奖,激励全世界的中国科学家,甚至成为全世界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奖项,未来的科学奖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锤炼。

在奖项设置方面,未来科学奖借鉴了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著名科学奖的经验,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例如,捐赠的形式是由四个捐助者共同出资,其他的奖励大多由家庭或个人捐赠。

在评价过程中,确立了提名权与评价权分离、评价成员与被提名人不接触等规则。采用提名邀请制度和国际同行评议制度,来自世界上许多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0多名著名科学家组成了科学委员会。候选人由科学委员会邀请的被提名人提名,不接受个人申请和机构推荐。最终获奖者名单由科学委员会参照国际同行评审,通过无记名投票确定。

与未来相遇 与科学相拥

提高社会权力奖励的影响力

作为民间科学奖的代表,在未来科学奖等奖项发展的背后,中国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科学技术奖。

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明确强调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健康发展。“对于具有一定财务实力和组织保证的奖励,鼓励国际化。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逐步培育一批在国际舞台上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奖项。”

同年,科技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社会科学技术奖在激励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为促进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注入积极活力。

事实上,民间捐赠和支持是整个科技发展生态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进一步推动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业内专家认为,鼓励民间资金支持科技奖励,提升社会力量科技奖励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声誉,将极大地改变社会力量科技奖励“短缺”的现状,并能极大地提升中国社会力量奖励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其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

与未来相遇 与科学相拥

同时,对于企业家来说,捐钱设立科学技术奖也是支持科学事业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中国,香港很多知名企业家都捐钱设立了很多科学奖项,包括贺李奖和奖。

放眼世界,举世公认的诺贝尔奖由化学家和企业家阿尔弗雷德授予。诺贝尔委托他的继任者捐钱成立;霍华德,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医学研究所。美国企业家霍华德创建的休斯医学研究所?休斯做出了贡献;尤里,一个著名的俄罗斯投资者?2012年,米尔纳和他的妻子出资设立了世界上最高的科学突破奖,单项奖高达300万美元...企业家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也以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

与未来相遇 与科学相拥

让科学家成为时代的榜样

重视原始基础科学研究,奖励无国籍获奖者,奖励在大中华区做出突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除了奖金之外,未来科学奖,像许多官方领导的科学和技术奖一样,在诞生之初也承担着另一项重要任务——弘扬崇尚科学之风,使科学家受到应有的尊重,激励科学家,并鼓励成千上万的科学爱好者,使科学家成为公众学习的榜样。

自该奖项设立以来的四年里,一些重量级的获奖者出现在获奖者名单上。物理学家薛其坤、生物学家石、化学家、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李嘉阳等著名科学家都获得过这个奖。

仔细观察发现,近年来,公众对科学家的关注和支持的热情越来越高,围绕科学家事迹的舆论热点经常“刷屏幕”。

2018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两位科学家李嘉阳和张启发共同获得未来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在促进水稻产量可持续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袁隆平的获奖消息在网民中引起了热议,甚至以数亿条微博的阅读量在当时的热门搜索列表中排名第一。“你是中国的脊梁”和“袁爷爷照顾好自己”……网民们把最诚挚的赞美和祝福献给这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

与未来相遇 与科学相拥

将时间线再向前转动一次。2017年,当时年仅36岁的许晨阳获得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奖”,这是一个未来科学奖。这位“最年轻的获奖者”因其杰出的科研贡献而在互联网上广受欢迎。许多年轻人把许晨阳作为自己的目标,并决心在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中有所作为;许多孩子把许晨阳视为成长道路上的偶像,想成为像他一样的科学家!

与未来相遇 与科学相拥

鼓励更多的人选择接近科学,爱上科学,甚至成为科学家,在探索科学真理的旅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许多民间科技奖的共同初衷。我们相信,由于民间科学技术奖的发展,创新的科学精神将更好地影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影响下一代,引领科学更广阔的未来。

未来科学奖已经颁发了三次,有12人获奖,即-

生命科学奖:(2016)、石(2017)、袁隆平、李嘉阳、(2018)

材料科学奖:薛其坤(2016)、潘剑伟(2017)、马大伟、周齐林、冯小明(2018)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许晨阳(2017),林本建(2018)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与未来相遇 与科学相拥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1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