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5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一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我们应该坚决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我们不应该改变我们不能改变的。”在这里,我们第一次提出了改革的“应该”和“能够”的标准。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以及“应该”和“能够”之间是什么关系?在这里,我想谈谈与“能源”的关系。在我看来,授权改革是互联网、数字经济和改革开放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意味着,由于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可以改变。
众所周知,农村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开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应该改变,也可以改变。从“应该”和“能够”的角度来看,公有制应该已经认识到,整个世界是为全世界所有和使用的。然而,原始的土地制度,特别是人民公社制度,导致土地为全世界所有(如全民和集体),但不能为全世界所有(如农民)。这是应该改变的。“能”的变化意味着,通过使用与使用的分离,土地被承包给农民使用,一次就能找到一个前人从未走过的改革之路。
土地也是如此,但其他生产方式能否按照“应该”和“能够”的同样逻辑进行改革?例如国有企业的资源,它们能被全世界使用吗?“应该”的理论是一样的,但“能”的理论是不同的。因为土地足够农民分割,即使农民人口增加,土地也可以重新分割,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土地。然而,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对城市居民来说是不够的。由于我国工业化基础薄弱,生产资料作为固定资产是一种稀缺资源,只能由国有企业职工使用,而国有企业职工实际上是代表全民使用。这并不是说它不应该被全体人民使用,而是说稀缺资本是特殊用途的,不能被全体人民使用。例如,一台机床只能同时被一个工人使用,而不能同时被成千上万的人使用。
但是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改变了这一点,使得不可能成为可能。以流通业为例,原来的生产资料主要是商店和柜台。在实体经济条件下,要使用真正的生产资料,你需要成为真正公司的一员。例如,如果你想使用像王府井百货公司这样的商业地产,你必须成为国有百货公司的推销员。王府井百货商店不可能所有的城市居民都站在柜台前或摆摊。像张炳贵这样能站在柜台边的人很少。阿里巴巴让这不可能成为可能。怎么说呢?阿里巴巴相当于打开了一条看不见的王府井大街。不同的是,所有的商店和柜台都不是由砖块和金属制成的,而是可以复制和共享的虚拟商店和柜台。安得有数千栋建筑,全球网络运营商都开设了商店?分享吧。阿里巴巴的1000万网络运营商没有淘宝网虚拟商店和柜台的控制权,但他们可以像农民承包集体土地一样使用这些资源。在“用而不是拥有”的意义上,阿里巴巴正在进行一场类似于农村改革的改革。马云作为一个改革人物,当之无愧。
可以说,信息和数据作为非排他性的生产力特征,使生产资料不可共享,使一些本应改变但不能改变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一些原来不能改变的领域得以改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为这方面的改革提供了动力。
通过数字化资产促进共享发展,可以使一些领域的改革从不可能变为可能,从低水平变为高水平成为可能。从而不仅赋予改革权力,而且改变改革模式。比如,通过大幅度降低公众对公共资源的准入门槛,扩大资源平等使用的公平机会,提高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可以有效地将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将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
展望未来,一旦创新和技术的非排他性使用的先进生产力特征发挥作用,各行各业的生产资料相互分离并被数字化功能所取代,就有可能把原来不能共享和使用的实体变成可以通过数字化重复分配、共享和使用的实体。“包”的范围可以从农村土地扩大到各行各业,从而促进公有世界和公有制世界的统一。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为改革赋“能”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3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