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58字,读完约26分钟
今天早上,雷军兴奋地在微博上宣布,“北漂,奋斗了九年多,终于买了房子!”原来,昨晚(7月9日),小米在北京海淀区上地新总部举行了一个开幕式。据雷军介绍,小米新建的办公区有8栋建筑,占地34万平方米,总造价52亿元。
7月9日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除了小米科技园的开业,这也是小米上市一周年。去年7月9日,小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去年,小米的股价一度跌破9港元。接下来的一个月,小米连续进行了近20次回购,直到其股价稳定在9.5港元至10港元之间。雷军还承认,小米即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没有盲目乐观的余地。”
拆分redmi,继续开发aiot(ai+iot),调整组织结构,都没有解决出货量下降、性价比模型困难、爆炸性产品缺乏、人才引进瓶颈等问题。小米能熬过这段痛苦时期吗?
"当故事无法证实时,市场将挤出过剩的泡沫."小米上市一年后,其股价从17港元跌至9.61港元,市值蒸发了43%。小米已经“见底”了吗?
在禁令解除前夕,这只由陈子文管理的基金市值蒸发了一半以上。他与几个客户进行了讨论,将基金拆分,并将股份分配给客户。但他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不,不管怎样,如果它像这样掉下来,你可以把它拿走,等它回来时给我们。”
这是2019年1月,小米上市半年后。
在锁定期的六个月里,该公司的市值从539亿美元下降到约350亿美元。陈子文没有想到的是,六个月后,当小米上市一周年时,它的股价仍未摆脱下行曲线。
小米股价图/股票金融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小米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不仅是因为市场价值的下降,还因为被小米视为基础的手机业务再次遭遇出货量下降和市场份额下降;虽然物联网业务势头良好,但目前主要集中在硬件销售,尚未与互联网业务形成协同。
小米的一位投资者表示:“硬件分流和软件赚钱的原始故事令人难以置信。”"当故事无法证实时,市场将挤出过剩的泡沫."
2019年6月初,小米的股价一度跌破9港元。接下来的一个月,小米连续进行了近20次回购,直到其股价稳定在9.5港元至10港元之间。“年终奖金可能不得不收回。”小米的一名员工开玩笑说。
除了市值几乎减半之外,过去一年对小米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小米已经从一家初创公司转型为一家上市公司,无论市场环境、组织结构或企业文化如何。有人称之为“痛苦时期”,也有人称之为2016年后小米的又一次“危机”。
在2019年小米年会上,雷军曾承认,小米即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没有盲目乐观的余地”。
在内外双重压力下,小米经历了什么,将走向何方?全天候技术最近采访了20位与小米相关的人,包括小米的经理、员工、合作伙伴、投资者、分析师等。我们试图以多维度和近距离的方式了解小米,以恢复其过去一年的经验和状况。
被关起来后冷冷的想着
输了一多半后,张夏河开始反思自己对小米的认知。
和陈子文的客户一样,张夏河在小米正式上市前就进入了该公司。那是小米估值最疯狂的时期。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尽管外界仍不确定小米是否上市,但无数小米ipo前的旧股票推广材料已经在投资者中流传;每一种材料都为这位即将到来的巨星设定了价格,从450亿美元到1200亿美元不等。有不同的估价版本。即使在最高水平,也有小米2000亿美元的传奇。在陈子文的印象中,曾经有一段时间市场越来越热。
“小米式奇迹”在投资圈发酵。当时,争夺小米的投资份额成为投资者最迫切的事情。
“硬件分流、软件赚钱”的概念不仅有吸引力,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米去年刚刚完成的“黑鸟下架”:2016年,小米手机出货量突然下降逾2000万部,来自中国。第一名落到了第五名;为了挽救公司,雷军亲自接管了手机部门和供应链,并替换了老将周光平;经过一系列调整,小米终于在2017年迎来了逆转,出货量增长了32%,排名回到第四位。
这种重生已经成为无数小米员工和投资者对小米的信心来源。“在中国,没有哪家手机公司能在出货量直线下降后重振旗鼓,”就连不久前加入该公司的玛氏也感慨地表示,“小米是一个奇迹。”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陈子文带领团队寻找小米在市场上的旧份额转移。“当我们从海外找到配额时,小米的估值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在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者竞标后,陈子文最终以近800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这一份额。
这仍然被陈子文及其投资者视为物有所值,甚至物有所值。投标前,陈子文咨询了一家知名外资银行,对方告诉他,小米上市后,市值不会低于950亿美元。在这种氛围下,市场将大部分定价在600-700亿美元的老股票视为“稳中有进,不亏不盈”。
“当时,我的直觉更强,认为小米的市盈率非常高。”张夏河高度评价小米的创始人雷军,认为他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神级人物”。在张夏河的推动下,他和身边的几个朋友已经成为小米的基石投资者。
上升的热度持续到2018年5月,然后开始逆转。“大环境开始衰退。另一方面,5月3日招股说明书公布后,投资者对一些数据不满意,整体热度有所降低。”张夏河记得,在招股说明书中,小米2017年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4亿英镑。美元,低于之前的预期;业内人士多次质疑雷军强调的“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的三项全能商业模式
图/建筑研究所
“1000亿小米”的预期逐渐下降。2018年7月9日,小米以每股17港元的发行价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粗略计算,相应的市场价值为539亿美元。
张夏河承认:“这比预期的要低。”然而,当雷军在上市当晚的庆功宴上承诺“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应该赚两次”时,张夏河还是选择了相信。
首次公开募股的第二天,当小米的股价升至18.98港元,汽车董事长何宣布将连续两天买入超过1亿美元的小米股票时,许多投资者和员工的态度变得更加乐观,他们一度感觉又回到了“1000亿小米”的兴奋中。
何志明和火星暗暗抑制住了他们的兴奋。他们都是小米的员工,两人的雇佣时间相差五年。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被分配了公司的股份。何志明没有透露他持股的具体情况,但他知道很多同事都有买房的想法。“说到这,他们至少是价值数千万的人。”。
然而,经过仅仅10天的上涨,小米的股价开始暴跌。Mars回忆说:“在衰退之初,员工们并不太相信,他们还讨论了是否有人故意做了空。”
直到股价“持续下跌”,他们才停止冒险。
在陈子文看来,小米的市值最终远低于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特征有关。「香港市场的流动性较低,企业的财务数据受到重视,即『估值后』受到重视。a股和美股更加关注未来,对科技概念持乐观态度。”
HKEx IPO前一个月,小米还申请了a股cdr,这一度被陈子文和许多投资者视为增加市值的机会之一。不知何故,两周后,小米再次取消了申请。
股价的持续下跌迫使投资者重新审视小米。一位投资者表示:“一级市场可以讲述故事。”“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非常现实。如果你想把每项业务分开,分别看增长和市场份额,就很难混水摸鱼,泡沫就会被挤出来。”
在股价“跌入麻木”的状态下,陈子文反复思考小米的定位:它是一家硬件制造商,还是一个传奇的“新物种”?最后,他得出了一个判断——“小米应该是一家百货公司,应该根据好市多或沃尔玛的pe值来计算。”
张夏河后悔投资时没有进行精算。在反思中,他想知道小米是手机制造商、智能硬件制造商还是物联网的新品种。
一位证券分析师表示:“关于小米有很多争议。”“手机制造商、物联网、新品种和百货公司都有,所以一个关键问题是,小米应该如何定义?”
一个参考数据是,根据斯诺鲍的数据,小米目前在香港股市的静态市盈率约为15.5倍。同期,苹果在美国股市的市盈率为15.46倍,a股投资者对格力和海尔的市盈率分别为12.97倍和14.03倍;他们都是硬件公司。
与投资者对“定义”的担忧不同,对于玛氏和许多小米员工来说,股价的“冷却”逐渐让大家从“上市前的兴奋”中平静下来。与此同时,许多人心中慢慢升起一个疑问——小米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中国手机市场
巧合的是,在小米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的那个季度,小米手机的国内出货量自2017年以来首次下降,随后在2018年第四季度大幅下降——国内出货量达到1030万部,同比下降35%。
横向比较华为、oppo和vivo等主流制造商的增长曲线,小米出货量的下降相当惊人。
数据来源可以在制图/全天候科学技术研究所找到
小米高管曾将这一下降解释为“特例”。毕竟,从这一时期开始,小米计划将红米拆分为红米品牌,与小米形成“双品牌”战略;一直支持小米销售的红米在2018年第四季度没有发布任何新机器。小米品牌只发布了小米混合3和小米手机。其中,mix系列被认为是小米高端能力的代表,出货量一直较低,而后者是在12月底发布的,对本季度的销量贡献不大。
“第四季度的销售情况主要是我们积极调整产品组合的结果。”在2018年财务报告业绩会议上,小米首席财务官周接受了资助,回答了这个问题。
人们对新的一年会有更多的期待。根据周资金报表,“2019年第一季度发布了主要价格板块的模型”,包括红米7、红米7、小米9等。“最初的感觉是,市场反应非常好”。然而,截至3月底,小米在中国的手机出货量仅比上一季度增加30万部,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出货量没有上升,而是下降了0.7%。
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手机市场已经进入近三年的瓶颈期。2017年和2018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分别下降了0.7%和4.1%;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幅度扩大至6.4%。
手机制造商的寡头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全球市场上,前五大制造商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在中国,这种现象更加强烈。除了“华密ov”和苹果,其他中小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已经从三年前的30%下降到8.5%。金利、美图、哈默、360等品牌纷纷退出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建智研究所的分析师说:“当市场增长时,每个公司都有发展的机会,彼此之间的竞争就不会那么有针对性了。”“进入瓶颈期后,空没有增量,小厂商的份额几乎被消耗殆尽。如果剩下的四大制造商想扩大他们的份额,他们只能摧毁其中一家。目前,小米是一个目标。”
小米9发布10天后,vivo子品牌iqoo发布了一款新机器,也配有高通Snapdragon 855处理器,最低价格为2998元,仅比小米9便宜1元;5月,oppo品牌realme宣布回归中国,其产品定位与红米相似;5月底,荣耀旗舰机器20系列开始销售,起价为2699元人民币。
对小米来说,另一个“黑天鹅事件”是华为手机业务的意外崛起(包括华为手机和荣耀手机)。此前,尽管华为在《永远保持》中的手机业务稳步增长,但今年以来的一系列事件以及华为p30的成功明显加速了华为的市场占有率,使其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整体下降4.5%,较2019年第一季度的趋势上升了39.6%。同期,小米下降了19.7%。
“在去年上市之前,小米的品牌效应仍然很强。谈到它,(人们)会说这是一个民族品牌和一个新的国内产品。”“但今年的声明已经听到了。许多人认为华为要稳定得多。技术也更加坚实。”
这是火星第一次失望。当她加入小米时,公司在上市前就沉浸在这种期待中。“我认为小米是一个被中国人认可的民族品牌”,人们充满了兴奋;在此之前,她重新思考了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发现手机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好。”想要提升品牌定位,但在质地、速度和技术上,与华为和over相比,它并不是很有竞争力。毕竟,它仍在发挥性价比的作用。”
成本效益模型变得越来越困难。在“朋友和商人”推出目标产品的同时,小米由于利润率较低,在上下游产业链中逐渐变弱。
一位手机行业分析师透露,下游渠道供应商对小米手机的销售意愿较低,这降低了小米在线销售的竞争力;根据调查,在一些生产供应商中,小米的订单一直排在其他主要制造商之后——反过来,这将进一步加剧小米的短缺,这将导致其错过销售窗口。
上述分析师表示:“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手机销售的窗口期非常短。”“如果一款机型在发布后不能及时发货,那么它将在半个月或一个月内被另一个品牌的新机器所取代,许多小型制造商将被挤出市场,这与供应链能力差密切相关。现在,这也是小米面临的一个问题。”
当小米的手机在2017年“重生”时,雷军设定了手机出货量“在10个季度内重返中国第一”的目标;如今,这个目标很少在公共场合被提及。
在今年6月19日发布的一段内部会议视频中,雷军宣布,小米手机将在市场份额排名中“在三年内赢得中国市场”并“稳中求胜”;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周寿子还强调“手机是小米打不赢的仗”,但据小米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对手机的态度已经“相对稳定,暂时不再是唯一的增长引擎”。
转向双引擎
在一些老员工心目中,手机是小米不可或缺的一个位置。“这是小米的招牌。当消费者想到小米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手机。如果他们做得不好,人们会认为你的公司做不到,不要购买其他产品。”
然而,更多的新员工和投资者将期待转向小米的“物联网”,这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未来市场,也是小米布局中最具优势的部分。
“这也是移动电话保持现有份额、进而推动物联网增长的一种策略。”李明达这样分析。过去一年,他在小米生态链部门工作。
2018年9月,小米进行了上市后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组织重组。原四个业务部门重组为十个新的业务部门,均为一级部门,直接向雷军报告;其中,原生态链部门分为四个部门:生态链部门、物联网平台、智能硬件和产品电子商务。
三个月后,雷军在小米2019年年会上宣布,aiot(ai+iot)升级为与手机并列的“双引擎战略”。他在讲话中强调,这是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公司将继续在这一领域投资100多亿元。
推广物联网战略不是小米家族的行为。事实上,在过去两年中,包括手机、家电和互联网在内的许多领域的参与者都提出了物联网布局,一些企业(如华为)也将物联网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几位分析师提到:“物联网已经迎来了疫情爆发的前夕。”在一些数据报告中,物联网的全球市场规模将以万亿为单位进行计算。
小米的优势在于,从业者和投资者都认为,它的物联网规模处于行业前列,其增长率也很高,就连接数量而言,甚至位居世界第一。小米物联网的成就经常在各地展示。小米内部人士透露,小米aiot平台设备接入数量已达1.71亿台,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截至2018年底,智能语音助手萧艾拥有超过1亿次激活和近4000万个月用户。
“小米无疑在智能家居和物联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在品牌效应方面还存在竞争障碍。”他还供应小米、华为和许多品牌,“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当他们想到智能家居时,首先想到的是小米。”
张夏河将小米股价回升的希望寄托在物联网上。他说服几个共同投资小米的朋友“稳定”并准备长期持股,只要他们不急着用这笔钱。“手机可能很难突破。物联网仍有绝对优势。等了三五年,物联网市场成熟了,我相信小米肯定会有明显的变化。”他说。
在众多大力推广物联网的技术公司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两派,一派是搭建平台,生产少量核心硬件;二是以生产硬件为主,平台连接为辅。前者包括华为和vivo,后者主要以小米为代表。
许多小米生态链员工向全天候技术透露,小米非常注重创造物联网方向的“爆炸性模型”。
小米一名员工透露:“2018年,没有特别强大的爆炸性产品,这是每个人最担心的部分。”
李明达记得,在此之前,空气体净化器是“爆炸模型”的典型例子;它刚推出时,不仅销量很好,而且毛利率也很高,是一款理想的物联网设备。此后,净水器和清扫机器人等产品也承担了“爆炸模型”的角色。
据李明达介绍,在生态链的相关部门中,家电被称为“战略节点”,打造一个生命周期长、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战略节点”已成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空是今年最重要的爆炸事件。小米内部人士透露:“今年的战略是以空为增量,以电视为存量。”他还提到,专注于爆炸式增长的运营模式是小米的传统优势之一。
“硬件基因”很难改变
“爆炸”的想法不是没有限制的。
李明达和他的同事在对小米物联网用户进行研究时,证实了一个被多次提及的现象:“大多数用户购买小米产品,他们不想使用物联网,他们只是觉得好玩,所以他们不一定要连接互联网,而且他们很少在联网后使用智能功能。”他耸耸肩,表示物联网带来的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想象很难在短时间内给小米带来实质性的好处。“谈到增长,它实际上是在销售硬件。”
据各种消息来源称,虽然小米在物联网硬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对于物联网如何与互联网业务合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在某种程度上,这又一次给小米“硬件分流和互联网赚钱”的故事蒙上了一层迷雾。
几乎每一位受访的小米员工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无论是在手机、物联网还是互联网业务中,小米的企业文化都是非常‘硬件思维’的。”许多程序员强调,这在应用于互联网业务时尤其困难。
作为小米上市时宣布的“三驾马车”之一,互联网业务占据了小米的利润来源。2018年,互联网业务贡献了该公司近10%的收入,毛利率高达45%。在公司内部,互联网业务的重要性也增加了。
图/建筑研究所
在去年9月的组织结构调整中,原来的miui部门被拆分,部分系统业务被分配到手机部门,部分应用业务由一到四个互联网部门组成,都是一级部门,直接向雷军汇报。不久,小米相继成立了两个一级部门:互联网国际部(五个部门)和互联网商务部。
这是一个旨在提高互联网业务的变化,将调整更多的R&D人力到应用水平。一位手机部门的员工说:“过去,miui有很多工程师去探索更狂热和技术性的东西。”“现在这部分基本上还没有完成。移动电话部门关注项目并强调按时交付的能力;互联网部门强调商业应用的创新,并希望制造一些具有高月寿命的产品。”
在新架构中,第一个互联网部门负责miui核心体验、广告和游戏,而其他三个部门则专注于创建多媒体、阅读和搜索。在上述手机部门的员工看来,从长远来看,这是对小米发展的有利调整,但令他担忧的是,“小米还没有制造出互联网的基因。”
刚从互联网“大工厂”来到小米的张克诚清楚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目前的互联网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和游戏分销,这两项收入接近上限,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制造一些好的产品,但小米孵化互联网业务的能力确实不强。”张克诚有些无奈。
"最直接的是,你看到小米的哪个应用在做特别的火吗?"他问自己,回答说:“不。”
根据张克诚过去的工作经验,通常一个产品经理会每周与三四个R&D员工合作推出一个产品。如果验证数据不好,两周后产品可以调整;当他到达小米时,他发现一些业务的两名产品经理与一名R&D员工通信,在推出产品时必须反复论证其可行性,这导致新产品的推出延迟至一个月。
“不同层次的审查制度,害怕手脚,虽然不容易出错,但很难产生爆炸。”张克诚动情地说,小米紧跟市场上流行的信息流和短片,但由于速度慢、团队规模小、资源投入少,一直不温不火。
在他和他的许多同事看来,在小米目前所有的互联网产品中,增长最好的只有那些被网易严格选中的小米产品。
这款电子商务产品诞生于2017年,在过去的两年里,其gmv每年翻一番。2019年,小米设定了gmv突破100亿元的目标,并首次实现盈利。据几名小米员工称,过去两年,产品数量从几十个小团队扩大到500个,涵盖R&D、设计、运营、仓储、物流和售后环节,今年将继续扩大到800个,Sku超过7000个,并持续增长。
火星透露:“压力很大。”在小米最高管理层的背景下,产品的年gmv增长率应该保持不变,未来几年将超过1000亿元。为了支持这项业务,今年5月以后,小米的所有机型都预装了产品应用。
马尔斯说:“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对于小米来说,这是一个“价值数千万的广告空间”。
然而,互联网基因的缺乏也反映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中。“我们没有一个好的用户肖像。”火星在乐观中透露出一些无助。由于R&D互联网人力和能力的缺乏,目前电子商务的许多常见功能,如用户肖像和算法推荐,都无法在产品中实现。“过程太广泛,这是一个可怕的问题”。
马尔斯希望小米能有一位互联网背景的高管。但到目前为止,小米的高级管理团队几乎都是硬件出身。"虽然雷军以前是做软件的,但他的思维与互联网不同."。马尔斯预计,小米将拥有一位精通互联网的高管,他能够“改善整个公司互联网业务的商业模式。”
极端储蓄下的人才困境
张克诚钦佩字节跳动的工作风格。他有许多朋友在这家公司工作。
他一再强调,在字节跳动,只要找到机会,资源就会迅速集中,人才激励也会跟上。他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在一定程度上烧钱是不可避免的。”“在硬件思维的影响下,小米会计算所有业务的成本和利润,甚至1万到2万元的预算也会非常严格。”
火星也有同样的无助。由于对电子商务的重视,小米的产品部门今年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资金”,但其工作方法没有改变。她说:“在小米,人们更认可的方式是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更高的业绩,而营销和公关费用一直非常紧张。”“(公司)非常担心,如果这笔钱花光了,如果利润跟不上,那就太糟糕了。”。
或许是因为硬件思维,或许是因为“节约是一个铭刻在雷军骨子里的概念”,几乎所有受访的小米员工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极端节约是小米的企业文化。
自成立以来,小米一直展示其强调成本效益和薄利多销的形象。在雷军承诺“硬件的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后,小米在2018年年报中宣布当年的综合税后净利润率不到1%。
许多员工记得,雷军和小米的一名高管发生过争执,后者希望提高手机价格,以赢得更多R&D预算。事实上,在小米9发布会后,雷军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如果我们能多提一点价格,一两百美元,我们就能做得更好。”然而,在那场纠纷中,雷军拒绝了这一提议,仍然坚持原价出售。
产品的低利润只是表象,其背后是贯穿项目、研发甚至人才各个层面的紧张预算。在上市之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当李明达和马尔斯加入该公司时,该公司承诺了与其预期价值相等的期权。李明达回忆说:“我来自京东,因为我想转型,所以工资是固定的。”“部分补偿是以期权的形式给出的,是根据小米当时的估值计算的。”
当然,随着小米股价下跌,期权价值也低于预期——等待一个可预测的未来,用期权来平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一直是许多早期小米员工坚持不懈的驱动力。
当张克诚进入公司时,这种模式是无法复制的。“据说上市后,股票就不再给了,至少我还没听说谁得到了它们。”。
许多员工表示,小米的工资不仅低于互联网制造商,还低于oppo、vivo等手机制造商,后者约为后者的50%至80%。一名员工抱怨道:“福利几乎是空·怀特的专利。”“上市后,有必要节约成本。下午茶取消了。端午节没有标志。在小米成立9周年之际,每个人都送了一瓶米酒。”
去年9月组织结构调整后,三井物产部的部分员工离职,部分员工转移到美团、oppo等企业,“工资至少增长了50%。”两名小米员工进一步强调,“我以前几乎就知道的‘技术巨牛’已经不见了。”
正在扩大招生的部门遇到了招聘瓶颈。一位项目负责人表示,预计该系今年将增加30至40名学生,并一直在进行面试。“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大部分我们想要的人在谈及薪水后都不会来。”
这位负责人希望招聘一些有“大互联网公司”背景的员工,他们在技术和视野上更有优势。然而,“这些人很容易就能从其他大公司获得工作机会,而且他们的工资明显更高,所以他们不会来小米。”
李明达说:“小米非常需要新鲜血液。”从京东到小米工作后,他发现他们之间有一种类似的“中年危机”:在公司发展的第七、八年,早期的员工已经进入了精疲力竭的状态,需要新人来激活他们的战斗精神。然而,没有竞争力的薪酬很难吸引到理想的人才。他思索了一番,说小米目前可以招到“相对中等水平的人才”。
徐洁在小米上市前后加入了该公司,当时她也收到了百度的邀请。“我自己也是米粉,我非常欣赏小米的产品,所以我来小米有两个选择。”然而,她不禁感到有些遗憾,因为她的工资,工作方式和内部缺乏对研发的关注。
"员工的小米和消费者的小米完全是两家公司."徐洁没有否认小米的产品,她只是认为小米的每一个“性价比”甚至都来自对员工的“剥削”。
让徐洁更加焦虑的是,到目前为止,她还不知道自己在小米的“排名”。自2018年上半年以来,小米已陆续推出试点项目,为员工定级。
据今年2月36日氪星的报道,小米的管理层分为专员-经理-总监-副总裁及以上级别,与之匹配的员工队伍一般为13-23人,专员级别约为13人,经理级别约为16-17人,总监级别约为19-20人,部门副总裁级别为22人,集团副总裁级别为23人。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员工不知道自己的级别、相应的工资和晋升方式。
徐杰叹了口气:“我原来的公司一年申请升职两次,但现在根本没有升职的消息。”她还听说小米的排名系统在外部就业市场上没有得到认可。
如何度过痛苦的时期
何志明回忆了一个细节。
那是在2017年,雷军给业务团队开了一个会,每次会后,他都要进行30分钟到1小时的“管理培训”。在一次培训中,雷军问道,小米在中国第一次发货时,管理层是什么样的?如何进行管理设计?
何志明参加了培训,他清楚地记得雷军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小米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如何管理它,小米需要做“布朗运动”——一个物理术语,意思是“被分子撞击的悬浮粒子做随机运动。”
何志明说:“多年来,雷一直在教育中产阶级和教育员工。”“强调自由,而不是如此死板,这一理念深深扎根于那些从那时起就来到这里的人们的心中。”
在何志明和一些老员工的印象中,小米永远是一家“创业公司”。这反映在员工的水平上。最初,小米只有三个级别:副总裁雷军和工程师。甚至在加入公司后的两三年里,何志明直接向雷军汇报了很多工作
这也体现在管理模式上。许多人评论称,小米过去是一种“兄弟文化”,“如果你想做点什么,就让每个人都加入进来”,而不是依靠标准化的机构流程。
上市后,一切都戛然而止。
一家市值数百亿美元、拥有2万名员工的上市公司承载着员工、消费者和无数投资者的期望。小米不能再被称为“创业公司”。尽管在情感上不愿意接受,何志明和几名员工承认小米必须做出改变,无论是在文化、管理模式还是战略方向上。
过去一年,外部世界看到的结构调整、层级制定和新战略都证实了小米试图改变的决心。然而,这一变化也给小米带来了许多问题。
一些老员工不能接受改变了的管理风格和新的领导,所以他们选择离开。据何志明等人说,由于需要从扁平化到多层次化,小米提拔了一些工程师作为中层管理人员。“有些人突然变成几十人、几百人的团队,管理经验不足。”
至于职级考核,一些业内人士也透露,由于变化很大,最初负责实施的首席人力资源官已经离职,其他负责人也在后来被替换。小米没有向所有员工披露他的排名评估的原因之一是评估方法不够成熟,担心这一宣布会在整个公司引起动荡。
然而,据全天候科技报道,小米最近在内部实施了一个推广系统,“机制已经制定出来了。”
上市后,外界对小米的态度更加严厉。一年前,这家公司以“新民族品牌”和“新物种”的形象站在聚光灯下,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关注;一年后,小米的每一项业务和行动,无论是手机的衰落、互联网的困境还是物联网的攻击,都被外界用放大镜仔细审视。几乎每个人都在想,“小米的故事是真的吗?”
这是每个上市公司都会遇到的情况,也是小米上市后不可避免的。
一位高级员工承认:“这很不舒服。”内忧外患的变化让员工抱怨连连,在公司形成了相对消极的工作氛围。然而,从长远来看,除了薪酬水平低于行业水平之外,他还认可了小米过去一年的调整方向,认为该公司“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上述员工表示:“例如,三井住友的拆分,短期内,一些人离开了,他们抱怨了很多。”“但从长远来看,总体方向是正确的,这有利于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此外,过去一年的结构调整,如成立技术委员会、增加R&D投资、成立人工智能部门和大数据部门,即使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能按计划发展,也可能在未来3-5年有所收获。
一些员工将小米目前的状况描述为“痛苦时期”,这是从初创公司向真正上市公司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过程。其中,小米总是处于危机状态,如果他熬过了危机,他将超越小米的理想目标。
Mars在2016年两次提到“重生故事”:“小米经历了一场危机,当时很多员工对小米失去了信心,离开了小米,但在2017年和2018年,他们中的一些人回到了公司。那一次,走出低谷给了很多人信心。面对今天的危机,我们也必须有这样的信心。”
马尔斯记得,一位资深同事曾告诉她,小米的那群人是“无敌蟑螂”。
5月17日,雷军宣布他个人负责小米中国,这也为公司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一些员工坚信,“雷总能在2016年拯救小米,他一定能带领小米度过今天的难关。”
至于外部投资者,他们对小米的增长也有更多的期望。“目前的pe值大约是15或16倍。即使它是由硬件制造商单独定义的,也不能被视为虚假的高。你可以展望未来的趋势。”
“2015年之前,小米的成功是一个奇迹;2017年,小米的“重生”创造了另一个奇迹。”采访结束时,李明达告诉全天候技术。“我们今天谈到了小米的许多问题,不是说它不再运转了,而是我们不想让它成为一家销售硬件的平庸公司。我们希望小米能够再次创造奇迹,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陈子文、张夏河、何志明、马尔斯、李明达、张克诚和徐杰都是笔名。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北漂雷军终于“买房”了 然而小米过得并不好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3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