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6字,读完约3分钟
“一个网通”意味着开放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解决“关键的小事”,如没完没了的手续、没完没了的章节和没完没了的道路。这是关系到政府服务实效和人民群众切身体验的基础性工作,而这把剑是指长期存在的网络服务痼疾。这个网络必须“连接”和“运行”
走进一张网,做所有的事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一个网通办公室”作为互联网+政府服务的硬性要求,首次被列入重点。
“一网打尽”意味着开放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群众只需要操作一个服务系统,就可以完成不同领域的事情,解决“关键小事”,如无止境的手续、无止境的章节、无止境的道路。除了连接各行各业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外,还需要开放网上和网下的政府服务平台,这是关系到政府服务成效和人民群众办事经验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一个网通办公室”发展迅速,全面开花。“智能政府”、“最多运行一次”、“不满足审批”、“每秒执行一次”和“通过整个网络一次完成所有任务”……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做法和声明实际上正在朝着一个目标前进——通过一个网络完成所有任务。根据《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8年),截至去年12月底,31个省级政府建立了省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其中20个建立了省、市、县以上网上政务服务系统,21个建立了电子许可证数据库,27个地区建立了省级自然人和法人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然而,蓬勃发展的网上政务背后的经验是什么?一些企业和群众说,告诉他们要带什么材料,跑多少次,跑多长时间,尽可能地靠近,这是很令人满意的。从现实来看,“网”还在“存在”的层面,但还没有成熟到“善”的层面,还有一些“虚拟的火”。这也是一个省级整合平台。有些网络在省、市、县甚至在村一级使用,而有些网络只覆盖省一级;电子许可证数据库的建设也大不相同。一个数据库汇总了一个公民的主要信息资料,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信息都已收集完整。
这个网络应该是“可访问的”和“可操作的”。
应进一步推进大堂窗口后台流程的标准化,实现在线和离线业务流程再造。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检查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通知》的颁布,各地区政务大厅的工作流程和规范逐步统一,但线上线下整合和多渠道整合有待进一步推进。另外,面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需要规范工作流程,以便更好地把服务延伸到群众。
数据共享是推动“一个网络运行”的最大难题。如果群众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就应该把它纳入政府服务改革的范围,而公民的户籍、教育、就业、生育、医疗、婚姻等基本信息仍然处于分散和分裂的零散状态。据统计,每个人都有数百个相关的证书和证件,但常用的不到三分之一。共享这些关键数据是一大进步。最近,公安部开发认证的“身份证网上功能证”,即身份证网上版,已经在浙江和福建的很多场景中应用,可以购票和办理入住。许多网民期待在全国推广。
当然,在“一个网通办公室”不断推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毕竟是服务大众的渠道。只有尊重项目本身的特点和属性,充分利用适合上网的项目,而不是一味追求“上网”,才能真正提高政府服务的“有效性”。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一网通办”通了还要能办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