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09字,读完约8分钟

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他与机器人相关的作品中为机器人制定了行为准则,并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或者坐以待毙看着人类受到伤害;第二定律,除非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条规则,除非违反第一条或第二条规则,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机器人三定律不仅在科幻小说中大放异彩,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这三大定律的基础上,发展了一门新的学科“机械伦理学”,以研究人与机械的关系。

《筱静观察》探索AI:人工智能其实是个哲学问题

虽然现有的机器人没有足够的智能根据人类目前的人工智能水平来区分人和危险的概念,但是人类和机器的未来发展是什么?它背后的伦理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显现。

在第三期《萧静观察》中,萧静与信息与数字经济研究智库创始人刘志毅、北汽物联网价值链公共链创始人覃逸、hcr陈晖信息首席执行官赵龙进行了深度访谈,分析人工智能的边界在哪里?

(左起:叶晓静、刘志毅、覃逸、赵龙)

01

什么是人工智能

关键词:智能增强,智能架构,自动算法

人工智能这个术语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似乎人们每天都在谈论这些话,并成为衡量“未来人”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

刘志毅从三个角度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定义:“智能增强、智能架构和自动算法”。他认为这三个概念合在一起就是人工智能。

智能增强是基于人类的特定能力,市场上大多数人工智能应用都属于这一类;智能建筑是指在原有的人类生态中加入智能元素。例如,智能城市和智能家居的概念;自动算法意味着机器不再依赖手工编程,而是通过深入学习找到合适的算法来实现其功能。

覃逸从实践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大多是强人工智能,又称‘超级人工智能’。在这个定义下,机器拥有接近人类的人类智商和情商。目前,人类正处于人工智能薄弱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专业行业和特殊领域。”

赵龙总结道:“人工智能很简单,就是(机器)像人一样工作,像人一样思考,最后比人更强大。”

在我们定义了人工智能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开始讨论人工智能的特性了。人类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充满了好奇和恐惧。人工智能机器人颠覆人类的故事经常出现在电影中,这暗示着人类的担忧。在这个节目中,叶晓京和三位嘉宾开始了一次头脑风暴之旅,一起讨论了以下问题:

图灵测试有意义吗?

未来的人机关系将如何呈现?

人工智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问题?

02

图灵测试有意义吗

关键词:30%

5月9日,在谷歌的io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助手”被认为是第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谷歌助手打破了图灵30%的辨别标准,50%的人无法分辨他们是否在和机器说话。

1950年,图灵发表了一篇论文,预测了创造一台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注意到“智力”的概念很难准确定义,他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图灵测试的内容。简而言之,通过盲测,人类可以区分彼此的身份。当超过30%的人认为他们分不清谁是机器人时,这证明机器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

目前,人类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完全由人类定义。图灵测试的意义在于检验。

当它发展到强大的人工智能阶段时,图灵测试就成了一个明显的悖论:当一台机器能够真正独立思考和判断时,它就能决定是否通过这个测试。那时,人类没有办法确定它是否有人工智能。

03

未来人机关系

关键词:网络化,应用场景,新兴人类

“在实践中很难讨论机器人三定律所讨论的人机关系。”刘志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讨论人机关系,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道德和伦理原则,但是社会伦理是不同的,所以没有普遍性。第二,道德和伦理能否在计算机中转化为逻辑和数学问题还不确定。”

那么人和机器能平等吗?

覃逸认为,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和人类建立了平等的契约关系和交易关系,这是人类和人工智能共存的条件。

未来的人机关系可能是机器人、人机结合、非人类智能机器或人机互连。所有形式都可能存在,但它们适用于不同的领域。

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完全由人来定义,它需要人来订立契约。当它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时,机器就不受人的控制了,这时就有必要通过谈判来制定规则。

关于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形态,从理性主义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智能生命体,硅基生命即将诞生。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看,有一个专业的词来形容人与机器在不同程度上的结合——网络化,即有机体与电子在不同程度上的结合增强了人的力量。

不同领域的专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刘志毅认为:“我个人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所以我相信通过强化人和实现人与机器的结合,网络化可能是一个更强的趋势。”因为理性主义有一个前提,即机器必须有独立的意识和自由意志,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研究人类的自由意志。但事实上,从哲学或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覃逸说:“我更喜欢自由主义。”从这些年的技术进步来看,我不认为技术是线性发展的结果,它是一种积累到突破,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新的突破。在这个逻辑中,我希望参与其中,充分利用数据源,并应用人工智能来使用这些数据。让我们看看什么样的人工智能应用诞生了。”

赵龙认为,人工智能的形式并不重要,但关键在于应用场景。

赵龙分析道,“在一些传统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很浅,甚至更像传统的劳动保险行业。在我参与了人工智能在劳动保险行业的探索之后,我发现它甚至没有一个基础。此时,这是需要建立数据的阶段。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们绝不能忽视人工智能的进化作用。像人类一样,这是一个维度。这一代机器现在是由人类来完成的,这件事是可以控制的。一旦机器和机器可以复制,迭代将会非常快。一旦到了这个阶段,机器就掌握了说话的权利,它一定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漂亮,就像我们人类社会一样。”

《筱静观察》探索AI:人工智能其实是个哲学问题

主持人肖静说:“在人工智能比较薄弱的现阶段,人工智能可能更多地是以机器人的形式出现。在未来,我希望它是人和机器的结合。我认为最完美的事情是人和机器的结合,成为一个新的人。我期待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它将使人类超越肉体的极限,为人类做出巨大的飞跃。”

04

人工智能可能导致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歧视,所有权

当智力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提高时,实际上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方面,许多人和工作已经自动化,人们不能继续从事低端和自动化的工作。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是无形的,这将增加社会歧视。

“在整个社会通过智力联系起来之后,人类将不可避免地制定一些规则,而这些规则必须由少数人制定。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规则可能只是人们之间的一些共识和想法。当它成为某些社会的固定规则后,智力会加强它,歧视可能会扩大。”刘志毅分析道。

人工智能无疑是生产率提高的一个重大突破。生产力的突破会带来什么变化?-生产力关系的调整。

例如,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这种发展围绕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当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类的劳动,工厂的生产和生产设备,谁将拥有人工智能设备生产的产品?

属于这个人工智能装置的主人?还是属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本身?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覃逸认为,从现在起,生产力关系的变化应该重新定义。

“在研究了区块链之后,我们发现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碰巧带来了生产力关系的变化。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正在提高生产率,区块链正在将生产率关系转变为共享经济模式。我们有一个叫做消费和投资理论的概念,可以通过计划链来实现。通过这种所谓的代币所代表的价值,消费者消费了人工智能产品,然后获得了这种人工智能产品所代表的利益,从而重新分配了社会财富。我对未来的判断是,在人工智能时代,生产力关系将伴随着区块链的重大突破。”

《筱静观察》探索AI:人工智能其实是个哲学问题

05

人工智能的边界

当人工智能以多种方式取代人类并成为一个可预测的未来时,人工智能替代理论使人们恐慌。人们对生命的定义影响了我们对人工智能本身的判断。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可能是人类向更高维度的探索。

主持人萧静认为,如果人类的定义是血肉之躯。有一天,生物印刷技术也可能制造出符合这一标准的机器。但是人类的思想、情感和意志是人工智能的界限。

我们不应该害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来源:搜狐微门户

标题:《筱静观察》探索AI:人工智能其实是个哲学问题

地址:http://www.shwmhw.com/shxw/47458.html